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膽系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膽系病的藥物。
背景技術:
慢性肝炎在中醫臨床中多屬于“脅痛”范疇。認為肝氣郁結,失于疏泄,膽失通降,不通則痛,肝胃不和,則暖氣、納呆,骯腹脹悶。若濕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呈中院或右脅隱痛、納呆、口苦等。本病肝膽濕熱、熱重于濕型其肝炎病程常處于活動期,病人可見有熱象。本證發病以病毒處于活動期而見熱象明顯兼有血脂代謝失常所表現的痰濕之象為其病機特點,其發生于急性肝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病因上多由于肥胖痰濕之體,或素體脾胃虛寒,脾氣不足,痰濕內生,或因外邪入侵,導致濕郁化熱聚毒。而濕熱的產生,個別時候也和病人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包括氣候、地理環境等有關系,如明·張景岳《景岳全書》中載“蓋濕從土化,而分旺四季,故土近東南,則火土合氣,而濕以化熱。”說明了東南地區容易產生濕熱。“暑月久坐久立濕地,則濕熱之氣蒸人經絡”(出自《景岳全書)})說明了暑季容易產生濕熱。其次是內在因素如飲食“凡肥甘酒醋,辛熱炙爆之物,用之過當,皆能致濁。此濕熱之由內生者也。”(出自《景岳全書》)肥甘厚味、醇酒、煎炸燒烤之物容易產生濕熱已是中醫的共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肝膽系病的藥物夏枯草12份、垂盆草30份、黃答10份、虎杖15份、苦參10份、石打穿20份、田基黃15份、五味子10份、豬荃15份、蒼術12份、白術12份、白芍12份、甘草6份。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治療濕熱病癥中,元·朱丹溪《癥因脈治》中載“濕熱則滲泄之”。此實為治療濕熱的基本法則,滲濕泄熱,亦即清熱利濕,根據濕與熱的程度不同,恰當的調配清熱與利濕兩種不同的藥物組成。清·王士雄《溫熱經緯》載“清熱必兼滲化之法,不使濕熱相搏,則易解也”闡明了清熱利濕之法的內涵。清·薛生白《濕熱病篇》中載“濕熱者濕從熱化,故宜甘淡,利其下,蓋燥性多熱,利藥多寒,便利則熱亦自去……”亦闡述了清熱利濕之內涵。清熱利濕亦為張景岳治療濕熱的基本法則,如《景岳全書》中載“濕熱者宜清宜利;寒濕者宜補脾溫腎”;“酒濕傷陰,熱而煩滿者,濕熱為病也。清之泄之”;“然又有濕熱之為病者,必見內熱之證,滑數之脈,方可治以清涼,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當歸拈痛湯之類主之”;“濕熱相乘者,當分利。”清熱利濕僅為治療的基本法則,具體運用還需靈活應變。清柳寶治《溫熱逢源》茍非濕熱蘊積成實,未可遴用下法。”說明了治療濕熱應謹慎用下法,但一旦確認熱重于濕,卻需果斷重劑清熱,斷除外邪傳變之道。清·葉天士《溫熱論》載“若濕熱亦必勃滯難解,須通陽氣以化濕。若過涼則濕閉而陽更困矣。”此文則說明了治療濕熱的另一應變法則,稍助以通陽氣之品。實施例病癥體倦精神不佳,兩腿偶乏力,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膩,脈細弦。B超檢查提示肝臟亮點增粗,膽壁毛糙。西醫診斷乙型肝炎、膽囊炎,中醫辨證肝膽濕熱,熱重于濕型。治以清熱保肝,化濕解毒,擬基本方為夏枯草12g垂盆草30g黃答IOg虎杖15g苦參IOg石打穿20g田基黃15g五味子IOg豬荃15g蒼術12g白術12g白芍12g甘草6g,經一月中藥治療后復診見患者精神轉佳,未見口苦,略有口干,舌紅苔薄微膩。中藥擬方調補肝脾善后、囑病人注意勞逸結合,清淡飲食,定期復查。方中以苦寒清熱之品清疏肝熱,其中夏枯草、黃答、虎杖平肝清熱,佐石打穿、苦參加強清熱解毒之效;田基黃、垂盆草清肝熱同五味子合用可降轉氨酶,佐以白芍滋養肝陰,合蒼白術、豬荃健脾化濕。全方苦寒大劑,直達病所,故王老提示需注意患者口干口苦現象一旦不顯隨即調整苦寒用藥、用量。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上述苦寒藥物均具有顯著的廣譜清熱消炎和抑制乙肝病毒活動能力的作用,改善感染狀態,從而減輕患者癥狀。另一方面,辨證用藥時需注意對于濕熱病證如見發黃而需用茵陳、桅子等清利濕熱而退黃,治療仔細耐心。因為濕熱纏綿,難以一時盡去。要緩而細心觀察,務使濕熱邪氣盡去才可罷手。若留有余邪,便可能出現反復,更加難消,必要時可配合住院觀察。對于濕熱較重的病證,口渴喜飲,舌苔黃厚而膩,可以配合生石膏、滑石等加強清熱之效;如見脅肋部疼痛,可配合金鈴 子散延合用,并注意觀察肝區疼痛程度;在熱邪熾盛的階段慎用補法,待邪去正虛之時,需注意配合調補肝脾,提升中氣抗邪。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系病的藥物夏枯草12份、垂盆草30份、黃答10份、虎杖15份、苦參10份、石打穿20份、田基黃15份、五味子10份、豬荃15份、蒼術12份、白術12份、白芍12份、甘草6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肝膽系病的藥物夏枯草12份、垂盆草30份、黃答10份、虎杖15份、苦參10份、石打穿20份、田基黃15份、五味子10份、豬荃15份、蒼術12份、白術12份、白芍12份、甘草6份。
文檔編號A61P1/16GK103054964SQ2012105958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呂曉春, 楊治國 申請人:青島力宇倉儲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