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1-3份、細辛1-3份、肉桂1-2份、麻黃1-2份、葶藶子1-3份。制備上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時,將各原料藥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00-120目篩,取篩下物加0.7-0.8倍90-100℃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狀,冷卻到50℃以下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本發明中主要利用麻黃、肉桂能夠宣肺散寒,細辛溫肺化飲,白芥子行氣化痰,葶藶子利水化飲,通過諸藥合用,能夠溫肺散寒,化痰定喘,本發明藥物通過俞穴滲透至皮下刺激相應穴位,發揮藥物作用;主要用于治療寒性哮喘,癥見咳嗽氣喘,喉間哮鳴,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惡寒無汗,舌淡紅,苔白滑,脈浮滑。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哮喘是屬于常見的肺系疾病,是一種反復發作的哮鳴氣喘疾病。哮指聲響言,喘指 氣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稱為哮喘。臨床以發作時喘促氣急,喉間痰吼哮鳴,呼氣延長,嚴重 者不能平臥,呼吸困難,張口抬肩,搖身擷肚,唇口青紫為特征,其包括西醫所稱的喘息性 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現有治療寒性哮喘的口服中藥,小兒服藥比較困難,且有較多的副 作用;靜脈使用中西藥物,副作用多,小兒依從性差;西藥霧化療法雖療效肯定,但需要相 應的儀器設備才能開展,推廣起來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及其制備方 法,其原料藥材來源較廣,配方簡單,易于配制,且對小兒寒性哮喘的治療效果好。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 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1-3份、細辛1-3份、肉桂1-2份、麻黃 1-2份、葶藶子1-3份。
[0005] 優選的方案中,包括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1份、細辛2份、肉桂2份、麻黃2份、 葶藶子3份。
[0006] 為了獲得最佳療效,其原料藥中還有:杏仁0-1份、法夏0-0. 6份、丁香0-0. 1份。 [00071 進一步優選的方案中,包括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1份、細辛2份、肉桂2份、麻 黃2份、葶房子3份、杏仁1份、法夏0. 6份、丁香0. 1份。
[0008] 上述各原料藥組分及用量都是發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到的,各組分用量在上 述范圍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0009] 制備上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的方法,將原料藥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 碎,過10〇-12〇目篩,取篩下物加〇· 7-0. 8倍9〇-10(TC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 重l-2g,冷卻到50°C以下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10] 治療機理: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膀胱經。味辛發散,性溫散寒,其氣微香,善達肌表,開腠 理,透毛竅。為辛溫發汗峻品,能解表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0011]肉桂,有驅風健胃、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之效。
[0012]細辛,味辛,性溫。歸心、肺、腎經,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作用。用于 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0013]白芥子,味辛、辣,歸肺經。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化痰逐飲的作用。用于 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
[0014]葶藶子,味辛,苦,性寒,歸肺、心、肝、膀胱經。具有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利水消腫 的作用。用于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之癥。
[0015] 杏仁,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治療外感咳嗽,喘 滿。
[0016] 法夏,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
[0017] 丁香,味辛,性溫。歸肺、腎、脾、胃經。具有溫中、暖腎、降逆的作用。
[0018] 本發明中主要利用麻黃、肉桂能夠宣肺散寒,細辛溫肺化飲,白芥子行氣化痰,葶 藶子利水化飲,杏仁祛痰止咳,法夏燥濕化痰,丁香溫中暖腎的作用,通過諸藥合用,能夠溫 肺散寒,化痰定喘,本發明藥物通過俞穴滲透至皮下刺激相應穴位,發揮藥物作用;主要用 于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癥見咳嗽氣喘,喉間哮鳴,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 惡寒無汗,舌淡紅,苔白滑,脈浮滑。
[0019] 本發明提供的方案通過將溫肺化痰、宣肺平喘的中藥制成貼劑貼敷于患兒相應的 穴位上,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且副作用小,患兒容易接受,在臨床上容易開展,也是兒科中 藥外治法的成功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以下通過臨床病例及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貼,但本發明要求保 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此表述的范圍。實施例中的配方及配比僅為解釋本發明,在治療小兒 寒性哮喘時,其具體的配方及配比并不受實施例的限制。
[0021] 實施例1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10g、細辛 log、肉桂l〇g、麻黃10g、葶藶子10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 碎機進行粉碎,過100目篩,取篩下物加0· 7倍9〇°C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 重1-2g,冷卻到50°C以下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22] 實施例2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10g、細辛 2〇g、肉桂20g、麻黃20g、葶藶子30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 碎機進行粉碎,過12〇目篩,取篩下物加0. 8倍l〇〇°C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 重l-2g,冷卻到45°C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23] 實施例3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2〇g、細辛 10g、肉桂l〇g、麻黃2〇g、葶房子30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 碎機進行粉碎,過1 2〇目篩,取篩下物加〇· 8倍100Γ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 重1-2g,冷卻到45°C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一
[0024] 實施例4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3〇g、細辛 I0g、肉桂2〇g、麻黃l〇g、葶藶子10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 碎機進行粉碎,過100目篩,取篩下物加0.7倍 9〇°C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 重l-2g,冷卻到50°C以下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一
[0025] 實施例5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20g、細辛 20g、肉桂20g、麻黃20g、葶藶子20g、杏仁份。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取,然后 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10目篩,取篩下物加〇· 8倍100°C的水進行混合,制成藥餅 狀,每塊藥餅重l-2g,冷卻到45?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26] 實施例6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2〇g、細辛 20g、肉桂20g、麻黃20g、葶藶子20g、杏仁2〇g、法夏12§、丁香2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 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 120目篩,取篩下物加〇· 7倍9〇°C的水進行 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重l-2g,冷卻到5〇°C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27] 實施例7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I0g、細辛 2〇g、肉桂20g、麻黃20g、葶藶子30g、法夏6g、丁香l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 取,然后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20目篩,取篩下物加0_7倍90°C的水進行混合,制 成藥餅狀,每塊藥餅重l-2g,冷卻到5〇°C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28] 實施例8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20g、細辛 20g、肉桂20g、麻黃22g、葶藶子30g、杏仁20g、丁香2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述配比稱 取,然后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2〇目篩,取篩下物加0.7倍90°C的水進行混合,制 成藥餅狀,每塊藥餅重l-2g,冷卻到50?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29] 實施例9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30g、細辛 3〇g、肉桂20g、麻黃20g、葶藶子30g、杏仁2〇g、法夏1此、丁香2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 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20目篩,取篩下物加〇.7倍9(TC的水進行 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重l-2g,冷卻到50°C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30] 實施例10 : 一種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包括按重量計的以下原料藥制成:白芥子l〇g、細辛 2〇g、肉桂20g、麻黃2〇g、葶藶子3〇g、杏仁10g、法夏 6g、丁香lg。制備時,將原料藥按照上 述配比稱取,然后采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2〇目篩,取篩下物加0.7倍9(TC的水進行 混合,制成藥餅狀,每塊藥餅重l-2g,冷卻到50°C即可得到治療小兒寒性哮喘的中藥貼。
[0031] 哮喘的診斷標準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 醫兒科病癥(哮喘)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
[0032] (1)發作前有噴嚏、咳嗽等先兆癥狀,或突然發作。發作時喉間痰鳴,呼吸困難,伴 呼氣延長;咯痰不爽,甚則不能平臥,煩躁不安等。
[0033] (2)常因氣候轉變、受涼,或接觸某些過敏物質等因素誘發。
[0034] (3)可有嬰兒期濕疹史,或家族過敏史。
[0035] (4)兩肺布滿哮鳴音,呼氣延長,或聞及濕性啰音,心率增快。
[0036] (5)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可疑變應原皮膚試驗常呈 陽性。大部分患兒特異性IgE明顯升高。伴肺部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增高。
[0037]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 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
[0038] (1)反復發作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 呼吸道感染以及運動等有關,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或加劇。
[0039]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0040] (3)上述癥狀和體征經抗哮喘治療有效或自行緩解。
[0041]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
[0042] (5)臨床表現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哮鳴音),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1]支氣 管激發試驗或運動激發試驗陽性;[2]證實存在可逆性氣流受限:①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吸入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 增加> I2%或②抗哮喘治療有效: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質激素治療1-2 周后,FEV1增加彡12% ;[3]最大呼氣流量(PEF)每日變異率(連續監測1?2周)20%。 [0043] 符合第1?4條或第4、5條者,可以診斷為哮喘。
[0044] 治療方法 采用本發明提供的中藥貼進行治療的方法,該中藥貼在使用之前進行制備,將藥冷卻 到5〇°C以下即可,每穴位l-2g,為了方便操作,可將藥餅附著在紗布或者藥貼布上。
[0045] 取二組穴位。
[0046] 第一組:大椎、定喘(雙)、氣戶(雙)、華蓋、膻中 第二組:肺俞(雙)、心俞(雙)、膈俞(雙)、靈臺 取兩組各7穴,并交替使用,隔兩日敷貼一次,每次敷貼4-6小時取下,3次為療程,一般 1-3個療程。
[0047] 療效評價標準 1.臨床痊愈:哮喘癥狀完全緩解,平時基本不發作,即使偶有輕度發作也不需用藥即可 緩解,兩肺聽診無喘鳴音。
[0048] 2.顯效:哮喘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發作時癥狀較前明顯減輕,兩肺聽診偶聞及喘鳴 音。
[0049] 3.有效:哮喘發作次數有所減少,發作時癥狀較前有所減輕,兩肺聽診可聞及少許 喘鳴音。
[0050] 4.無效:哮喘發作次數及發作時癥狀均無改善,兩肺聽診時聞及喘鳴音。
[0051]寒性哮喘是一種反復發作性疾病,臨床療效的評價主要以發作次數、病情程度等 方面為依據,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作為參考。
[0052] 臨床治療應用: 2〇〇〇年元月?2〇12年元月12年間,宜都市中醫院兒科共用寒哮貼治療寒性哮喘 686 例,治愈481例,好轉丨8〇例,無效25例,總有效率96. 3%。其中列舉部分病例說明。
[0053] 病例 1 : 向澤宇,男,8歲。鼻塞、咳嗽伴喘息2天,于2012年11月10日來我院就診。聽診可 聞及雙肺少許干啰音,舌紅苔白,脈浮滑。診斷為哮喘,寒哮證。予寒哮貼分別敷貼:第一組 穴位:大椎、定喘(雙)、氣戶(雙)、華蓋、膻中及第二組穴位肺俞(雙)、心俞(雙)、膈俞 (雙)、靈臺,隔日貼1次,共計6次,鼻塞,咳嗽喘息痊愈。
[0054] 病例 2 : 陳景文,女,3歲6個月。咳嗽,喘息5天,于2012年9月30日來我院就診。聽診可聞 及雙肺痰鳴音及哮鳴音,舌紅苔白,脈浮滑。診斷為哮喘,寒哮證。予寒哮貼分別敷貼:第一 組穴位:大椎、定喘(雙)、氣戶(雙)、華蓋、膻中及第二組穴位肺俞(雙)、心俞(雙)、膈 俞(雙)、靈臺,隔日貼1次,共計6次,咳嗽,喘息痊愈。
[0055] 病例 3 : 唐添格,女,3歲。咳駒3天,于診所予口服藥物治療,無明顯療效,仍咳嗽,并加重伴喘 息,于2012年6月18日來我院就診。聽診可聞及滿肺哮鳴音,三凹征陽性,舌紅苔白,脈浮 滑。診斷為哮喘,寒哮證。予寒哮貼分別敷貼:第一組穴位:大椎、定喘(雙)、氣戶(雙)、 華蓋、膻中及第二組穴位肺俞(雙)、心俞(雙)、膈俞(雙)、靈臺,隔日貼1次,共計9次, 咳駒痊愈。
[0056] 病例 4 : 陳奕航,男,6月。咳駒3天,于2012年4月1日來我院就診。聽診可聞及雙肺痰鳴音 及哮鳴音,舌紅苔白,脈浮滑。診斷為哮喘,寒哮證。予寒哮貼分別敷貼:第一組穴位:大椎、 定喘(雙)、氣戶(雙)、華蓋、膻中及第二組穴位肺俞(雙)、心俞(雙)、膈俞(雙)、靈臺, 隔日貼1次,共計6次,咳駒痊愈。
[0057] 病例 5 : 高潤東,男,2歲。咳駒1周,在家已口服藥物,效不佳。于2012年3月27日來我院就 診。聽診可聞及雙肺痰鳴音及哮鳴音,舌紅苔白,指紋淡紫達風關。診斷為哮喘,寒哮證。予 寒哮貼分別敷貼:第一組穴位:大椎、定喘(雙)、氣戶(雙)、華蓋、膻中及第二組穴位肺俞 (雙)、心俞(雙)、膈俞(雙)、靈臺,隔日貼1次,共計9次,咳駒痊愈。
[0058] 病例 6 : 鄧雨瑤,女,4歲8個月。咳嗽!周,伴喘息3天,在家已口服藥物,效果不佳。與2011 年11月10日來我院就診。聽診可聞及雙肺痰鳴音及哮鳴音,舌紅苔白,脈浮滑。診斷為哮 喘,寒哮證。予寒哮貼分別敷貼:第一組穴位:大椎、定喘(雙)、氣戶(雙)、華蓋、膻中及第 二組穴位肺俞(雙)、心俞(雙)、膈俞(雙)、靈臺,隔日貼丨次,共計9次,咳嗽喘息痊愈。 [0059]病例 7 : 李書妍,女,3歲7個月。咳駒5天,在診所輸液2天,效不佳。于2011年11月16日來 我院就診。聽診可聞及雙肺痰鳴音及哮鳴音,舌紅苔白,脈浮滑。診斷為哮喘,寒哮證。予 寒哮貼分別敷?%B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