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摘要】一種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由麻黃、射干、黃芩、瓜蔞皮、薤白、地龍、桔梗、款冬花、辛荑、甘草粉配伍而成,本發明藥物具有潤肺化痰,利氣寬胸,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止哮平喘,祛痰止咳之功效,對治療支氣管哮喘有切實療效,且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中草藥為原料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的說是涉及 一種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 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氣道慢性炎癥性疾患。這種慢性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 的產生,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并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 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作、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0003] 典型的支氣管哮喘出現反復發作的胸悶、氣喘、及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在發作 前常有鼻塞、打噴嚏、眼癢等先兆癥狀,發作嚴重者可短時間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低氧血 癥。有時咳嗽為惟一癥狀(咳嗽變異型哮喘)。在夜間或凌晨發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哮喘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作。有些癥狀輕重可自行緩解,但大部分需積極處理。
[0004] 發作時出現兩肺散在、彌漫分布的呼氣相哮鳴音,呼氣相延長,有時吸氣、呼氣相 均有干啰音。嚴重發作時可出現呼吸音低下,哮鳴音消失,臨床上稱為'靜止肺',預示著病 情危重,隨時會出現呼吸驟停。
[0005] 支氣管哮喘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慢性持 續期是指不同頻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現癥狀(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臨床緩解期是指 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持續3個月以上。
[0006] 支氣管哮喘目前被認為是一種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多基因遺傳性疾病,它的發 生既受遺傳因素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0007] 西藥治療主要以治療外源性哮喘為主,對于受外部環境影響而誘發支氣管哮喘, 西醫根據其作用機制可分為具有擴張支氣管作用和抗炎作用兩大類,某些藥物兼有擴張支 氣管和抗炎作用。擴張支氣管藥物主要是:¢2受體激動劑、茶堿類。抗炎藥物主要是: 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色甘酸鈉和尼多酸鈉、抗IgE單克隆抗體、抗組胺藥物。
[0008] 對于家族性遺傳支氣管哮喘,西醫暫時還沒有什么更好的治療方案,目前,仍以擴 張支氣管和抗炎兩種治療方案。然而,對于家族性遺傳支氣管哮喘,一種是長期使用抗炎類 藥物,激素的副作用很大,而且部分哮喘者為激素耐受性,激素敏感者應用激素可以控制哮 喘發作,但是停用后哮喘則復發。另一種是擴張支氣管,所有支氣管舒張劑能使收縮的支氣 管舒張,但卻不能改變支氣管的病理狀況,也不能防止哮喘的進一步惡化。因此這些常用的 解痙平喘藥,只能取得一時的療效,無助于病情的長期控制。因而,尋找一種標本兼治、抗敏 平喘的中成藥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9] 本發明從臨床醫療用藥需求及中醫組方辯證原則出發,提出一種治療支氣管哮喘 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藥劑:麻黃3_9g、射 干4-14g、黃芩4-14g、瓜萎皮10-20g、薤白3-9g、地龍4-14g、桔梗3-9g、款冬花4-14g、辛 荑3-9g、甘草3-8g。優選配比為:麻黃6g、射干10g、黃苳10g、瓜萎皮15g、薤白6g、地龍 l〇g、桔梗6g、款冬花10g、辛荑6g、甘草5g。所述藥劑為湯劑、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0010] 所述膠囊劑、片劑、丸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 取方中麻黃、射干、黃芩、瓜萎皮、薤白、地龍、桔梗、款冬花、辛荑、甘草粉碎篩析; (2) 將步驟(1)中篩制的混合物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過濾,將慮液濃縮成70-80 度時,膠囊、丸劑相對密度為1. 0-1. 6的稠膏,片劑相對密度為1. 0-1. 4的稠膏; (3) 制作膠囊、丸劑時: 將稠膏分離純化、干燥,制成干顆粒;將步驟干顆粒混合均勻,填充膠囊內即制成膠囊; 將干顆粒噴加煉蜜、混合均勻,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劑; 制作片劑時: 將2-4份淀粉與步驟(2)中的稠膏混合均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干顆粒,將干顆粒壓 制成片劑,包糖衣,即制成片劑。
[0011] 步驟(2)中所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的優選次數為2次,第一次為60-80分鐘,第 二次為40-60分鐘。
[0012] 本發明藥物原料藥的藥理如下: 麻黃: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開宣肺氣功效,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 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
[0013] 射干: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功效,用于感受風熱,或痰熱 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等癥。
[0014] 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 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 瓜萎皮:瓜萎皮一般指栝樓皮。栝樓皮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等的果皮。為葫 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等的果皮。植物形態詳'栝樓'、'栝樓子'條。植物形態詳'栝 樓〃、〃栝樓子〃條。主產于四川、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也有生產。具有潤肺化 痰,利氣寬胸功效,治痰熱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癰瘡腫毒,滌痰結,舒肝 郁。《醫學衷中參西錄》:〃清肺,斂肺,寧嗽,定喘。〃 薤白:為辛散苦降、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為治胸痹之要藥。治寒 痰阻滯、胸陽不振所致胸痹證。
[0015] 地龍: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的功效,主治壯熱驚癇,動風抽搐,治肺熱痰咳氣 喘,對肺熱型支氣管哮喘療效較好。
[0016] 現代醫學證實,地龍具有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地龍液(每Iml含鮮地龍約 0. 75g/ml) 2ml,對卵蛋白引起的過敏性哮喘潛伏期明顯延長,吸入組胺引起的哮喘潛伏期 也明顯延長,但對吸入乙酸膽堿引起的哮喘則無影響。大鼠腹腔注射地龍液2ml,連續3d對 卵蛋白引起的被動皮膚過敏反應有抑制作用。在體外,地龍液8X10-7g/ml濃度對豚鼠離 體氣管由組胺引起的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從蚯蚓提出的含氮成分對大鼠、家兔肺灌注法 有顯著擴張支氣管作用,并能對抗組胺和毛果美香堿引起的支氣管收縮。靜注于豚鼠,50% 動物可耐受致死量組胺。認為地龍的某種組分可阻滯組胺受體,對抗組胺使氣管痙攣及增 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此為平喘的主要機制。
[0017] 對平滑肌的作用:從廣地龍提取出的淡黃色結晶,能使已孕和未孕大鼠或豚鼠離 體子宮緊張度明顯升高,濃度增加可使之呈痙攣收縮狀態;靜注lmg/kg,可使家兔在位子 宮緊張度升高,靜注3?6mg/kg或灌服10?20mgl/kg,可使慢性子宮瘺管家兔子宮收縮 明顯增強。此外,該結晶0. 5?lmg/kg靜注,對家免在位腸管亦有明顯興奮作用,對大鼠后 肢血管灌流亦表現明顯興奮,但對在體豚鼠支氣管作用較弱。
[0018]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 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0019] 款冬花: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功效,治咳逆喘息,喉痹。對呼吸系統的作用具止 咳,祛痰并略有平喘作用。東歐一些地區亦用款冬花或葉的制劑治療氣管炎、咽炎及支氣管 哮喘。
[0020] 辛荑:具有散風寒,通鼻竅,降血壓功效,主治風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中 醫用辛夷花治療急性或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竇炎、副鼻竇,消毒養顏、消 暑止渴、降壓減肥均有良效。
[0021]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功效,治氣喘咳嗽。
[0022] 現代醫學證實,甘草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次酸有明顯的中樞性鎮咳作用,大劑 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鹽尚有抗炎癥及抗過敏、抗肝損 傷、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0023] 中醫認為:支氣管哮喘為肺升太過,宣降不及,肺氣失于宣發輸布,水液失于通調, 反滋為痰,失于肅降,肺降不得,反為喘逆。肺主一身之氣,肺氣困郁,則影響到肺朝百脈的 運行,內外合邪與正氣相搏,風邪引動付痰,郁而化熱,故而哮病多熱病,多實癥。治療應當 疏風清熱,肅肺化痰,止哮平喘。因此,本發明以瓜萎皮為君藥,潤肺化痰,利氣寬胸,定喘。 以射干、黃芩、款冬花、地龍為臣藥,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清熱燥濕,瀉 火解毒,潤肺下氣,化痰止嗽,清熱定驚、通絡、平喘。佐以麻黃、薤白、桔梗、辛荑,使以甘草,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開宣肺氣,辛散苦降、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 閉結,宣肺利咽,散風寒,通鼻竅,降血壓,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本發明所述的藥物承中醫之 精髓、嚴謹組方,諸藥君臣佐使合用,補破結合、相得益彰,符合中醫用藥規律和辨證施治的 原則。
[0024] 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潤肺化痰,利氣寬胸,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止哮平喘,祛痰止咳 之功效,對治療支氣管哮喘有切實療效,且無毒副作用。 臨床試驗: 1、選擇病例 外源性支氣管哮喘27例,平均年齡57歲; 家族遺傳支氣管哮喘8例,平均年齡13歲。
[0025] 2、診斷標準 中醫標準:冷哮和熱哮,患者胸悶、感覺呼吸困難、喘息、咳嗽、哮喘時胸脹氣粗,聲音 高,呼吸急促。
[0026] 3、治療方案 實施例2所制膠囊,早、中、晚3次服用,每次4粒,每粒0. 3g,15天為一個療程,4個療 程后統計結果。
[0027] 4、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胸悶、喘息、咳嗽、呼吸困難明顯減緩;哮喘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發作時間間隔增 大,發作時間減短; 有效:胸悶、喘息、咳嗽、呼吸困難有所減緩;哮喘發作次數有所減少,發作時間間隔增 大; 無效:病癥無變化;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0028] 5、數據統計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 成的藥劑:麻黃3-9g、射干4-14g、黃芩4-14g、瓜萎皮10-20g、薤白3-9g、地龍4-14g、桔梗 3_9g、款冬花4-14g、辛荑3-9g、甘草3-8g。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 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藥劑:麻黃6g、射干10g、黃苳10g、瓜萎皮15g、薤白6g、地龍10g、 桔梗6g、款冬花10g、辛荑6g、甘草5g。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為湯劑、 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囊劑、片劑、丸 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 取方中麻黃、射干、黃芩、瓜萎皮、薤白、地龍、桔梗、款冬花、辛荑、甘草粉碎篩析; (2) 將步驟(1)中篩制的混合物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過濾,將慮液濃縮成70-80 度時,膠囊、丸劑相對密度為1. 0-1. 6的稠膏,片劑相對密度為1. 0-1. 4的稠膏; (3) 制作膠囊、丸劑時: 將稠膏分離純化、干燥,制成干顆粒;將步驟干顆粒混合均勻,填充膠囊內即制成膠囊; 將干顆粒噴加煉蜜、混合均勻,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劑; 制作片劑時: 將2-4份淀粉與步驟(2)中的稠膏混合均勻,制成顆粒、干燥,制成干顆粒,將干顆粒壓 制成片劑,包糖衣,即制成片劑。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所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的次數為2次,第一次為60-80分鐘,第二次為40-60分鐘。
【文檔編號】A61K35/62GK104474220SQ201410703249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9日
【發明者】高春娟 申請人:高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