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芝蘭
今日,臨近下班時清理手機多個任務的開啟。
突然朋友圈的一則連續小視頻引起了極大的好奇心。
我以為是朋友做“一鍵轉發”軟件而設計的吸引眼球的廣告,起初并無在意,后來點擊細看發現電視劇上映一般分為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乃至大結局。
朋友的小視頻中第一集上演的是威海一輛車牌號為“魯KD**9S”的“奇瑞”牌灰色轎車在市區用繩子拖拽一只寵物犬,因為小狗抵不過汽車的速度,無法站立奔跑,所以四個爪子岔開趴在瀝青路面上被拖行,導致寵物犬渾身是血,看著慘不忍睹;第二集,隨后該車被就近司機逼停到路邊,視頻顯示,這輛汽車后面栓著一條小狗拖行導致小狗血肉模糊,趴在路上大口喘氣,腿部已被血染紅;第三集,視頻顯示眾人圍攻此車解救小狗,可遺憾的是狗狗已經一命嗚呼了;令人有一絲欣慰的是大結局中拖拽小狗的司機被執法人員帶走。
看完視頻,心里各種的不平、憤恨與憐憫一一堵塞在喉嚨想說點什么,可是不知又從哪里說起,也不知說點什么了。
狗的世界很單純,單純到可以對主人無條件地信任;無論我們人類有著怎樣難以言狀的苦衷,都不該以虐待動物把極好或極壞的情緒發泄在它們身上,請以善良的心溫柔以待有生命的東西吧。
猛然間想起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從之前的虐貓事件到這一次的男子虐狗事件,在忿忿不平的良心良知的震懾力下,看著可愛的貓貓,狗狗一張張一段段慘絕人寰的遭遇,相信不在少數。
問題出現這就必須找出一個合理的根源。這個社會里我們欠缺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了他們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肆無忌憚?你可以不愛,但請不要傷害。難道生命空虛到虐待動物為樂的地步了嗎?
或許我們對于一些平凡的角色缺少了關注,少了應有的關愛和保護,物以稀為貴,物豐則價賤,站在這樣一個社會,人,動物的生命的價值亦是如此。難道富人少,價高?窮人普遍,價賤?
每一個生命都是造物主賜給萬物最美好的禮物!
所有宗教在道德方面都提倡善待動物,因為動物也是造物主的創造,人類有義務照顧它們。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共生變得越來越重要,動物福利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焦點之一。動物福利不是給動物額外的待遇,而是滿足動物的基本需求,例如免于饑渴,免于疾病,免于傷害。中國的動物福利事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動物福利的概念和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指出,如果說20世紀是人的福利覺醒和大發展的世紀,那么21世紀極有可能是動物福利覺醒的世紀。動物保護的問題,首先是道德和倫理的問題,牽扯到人類如何對待地球上其他生命,同時動物保護問題又是經濟、環境、公眾健康的問題。
現在的人都在追求完美,殊不知在你追求完美的同時卻丟掉了你最寶貴的東西——人性。
我們每個人初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都是善良可愛的。要不然怎么說“人之初,性本善”呢!無論我們受到外界如何的熏染,在尋求內心完美的過程中請不要把本心的善良的也漸漸削減。
小狗不會說話,我們無從得知事情真正的真相是什么,我只想說,即便是狗狗得病咬傷了人,處理它的方式很多,用繩子系著它的脖子在馬路上拖拽導致死亡,這并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為什么不能接受“虐待”。為什么呢?就因為人性中有一條道德的底線,同時也是起點,叫“惻隱之心”。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觀點,這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天良,故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只要有這份心,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人。
因此,惻隱之心,要從善待動物做起。而且,只有當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動物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否則,下一個被拖拽在鬧市中血肉模糊,粗喘大氣的,沒準就是我們自己。
對生命盡可能的尊重吧。要知道,只有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真正尊重人類自己。
如果你照顧一只肚子餓的狗,給它食物,讓它過好日子,這只狗絕不會反咬你一口。這就是狗和人類最主要的不同。 -- 馬克吐溫
2016年8月1日
海芝蘭,女,回族,喜歡文字。
歡迎廣大作者投稿,攝影作品,游記,散文、小小說、詩歌均可。文責自負,自行校對。投稿時請附作者簡介與需要配圖的照片。西寧表情平臺發布的均為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