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限空間無法定格無限時間,從小到大是成長之路,從家到社會是謀生之路,從家到寺是信仰之路,從生到死是耕耘之路,從無知到敬畏是敬天之路。
在路上,我們會遇見很多人和事,有些人成為我的老師,有些人成為我的鏡子。
無論朋友還是敵人,初期炙熱的愛恨都被時間濾去,唯有老師和鏡子歷久彌新,根植于心靈深處,成為記憶的伴侶。
二
先知說:假如明天就是末日,你們今天也要把手中的樹苗栽種下去。他的訓誡徹底解決了生死帶給我們的困惑。人既然無法決定生死的長度,為何不來拓寬生命的寬度呢?末日僅僅是今世的完結。我們在今世需要完成代治的職責,肩負造物主的托付,我們沒有理由不站好最后一班崗。
三
大多時候我只是個侏儒。熱衷于網絡闊論,怠于現實行動的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四
有些人,身不滿五尺卻心懷天下,有些人,啼饑號寒卻憐恤蒼生,有些人,做卑微的耕耘卻把眼睛放在遼闊的星河,有些人,用他們文盲的乳汁哺育了知識,在他們胼胝的肩頭升高了學者的身軀。我向他們致敬,這些偉大的鈣質堅挺了我母族的脊梁
五
我曾經嘲笑過天主教修士們的孌童,曾經憎惡和尚的斂財和尼姑的思春。以前我覺得完全是因為他們信仰的虛偽才造成人性的扭曲,教規的荒誕促使人們追求畸形的欲望滿足,但阿訇群體里出現的丑聞促使我改變對宗教的淺薄認識,沒有哪個信仰體系可以使信仰者變成圣人,信仰可以提升道德,但是信仰不是道德的保證,人被造化在軟弱里,本能的欲望往往能戰勝內心的道德律。
七
有些責任不是法定的義務,總有一些人站出來承擔,這種擔當在很多學者身上體現,雖沒有宏大敘事,卻有神圣意義。
學者的骨血傳承變成一種信托,他們承攬了這項責任。即便在艱難的年代,生存已經不易,把子弟培養成學者成了奢望,即便如此,他們內心的舉意從來沒有冷卻。
八
人們往往會長嘆上蒼不公:有人積福行善卻一直窮困潦倒,有人作惡多端卻能日日紙醉金迷。
紙醉金迷的人生活在天堂,人間天堂可以自由性愛,所以艾滋病就是天堂病;人間天堂可以賭博酗酒,所以跳樓自殺就是天堂秀;人間天堂可以夜夜笙歌,所以癌癥和性無能就成了天堂里的流感了。
所謂報應,其實就在做的開始就已如影隨形了,只是人們用肉眼看不明白而已。
木子 ,回族,化隆人,阿訇出身,愛好文學與寫作
歡迎廣大作者投稿,攝影作品,游記,散文、小小說、詩歌均可。文責自負,自行校對。投稿時請附作者簡介與需要配圖的照片。西寧表情平臺發布的均為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