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印象
淺若夏沫的西安印象
因為孩子在西安,我便有了許多次去那里游玩的機會。這個負兵馬俑之盛名,享驪山晚照之美譽,存華山論劍之傳奇的地方,其藍田玉暖、鼓樓相望、秦磚漢瓦、城墻高筑曾讓多少人嘆為觀止;其古色古香,古風古韻,又曾讓多少人為之傾倒……
百度有云,西安乃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僅次于北京,而在我看來,如果不看目前的影響力,西安的歷史和文化比北京更有資格冠絕古今,五千年的歷史啊,想想都讓人蕩氣回腸。
僅是小吃也最是讓人垂涎欲滴,口舌相傳的美味,聽著就會讓人的舌尖蠢蠢欲動,每次來西安,我都會去回民街滿足我的味蕾,去往回民街的途中,就可見識鐘樓和鼓樓,它們置于花團錦簇之中,迎候著穿梭往來的人流,各種皮影、剪紙,各種玉料、紀念品,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而回民街位于鼓樓背面,是一條不足千米的美食街,匯聚了西安回族人的各類餐廳、攤販和特產店,是西安最著名的一條美食街,街道上的人流熙熙攘攘,頗為擁堵,所以一定要跟緊伙伴,免得被人群沖散。
終于吃上了盼望已久的biangbiang面,又盯上了醬汁涼皮,說好了只是嘗嘗的,可吃著吃著就見了底……各種招牌在眼前閃現,羊肉泡、肉夾饃、風干牛肉、湯包、各種烤串、冰糖葫蘆、鏡糕、柿子餅等,饞啊!可一次怎么能吃得下?留著肚子吧,留著下次、下下次,一定要把回民街吃個遍。
吃飽喝足,看看天色漸晚,就奔城墻而去,說起城墻,我慚愧有二:一是曾經幼稚地以為,作為游客的我,是可以騎著共享單車在城墻上逍遙一番的,登上城墻才明白,共享單車是不讓騎滴,商品經濟社會,即使是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也要充分挖掘它的商品價值,不付出景點專用自行車的租金,怎可領略城墻的古風古韻?
二是對歷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我竟無知的以為,繞城13.74公里的城墻是秦帝國時期修筑的,殊不知這方圓14公里的城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手筆。城墻是封閉的,呈長方形,古城區安安穩穩地座落在城墻內,鐘樓和鼓樓在古城區的中心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開始我的騎行。
即便是冬日里的城墻上也全無青藏高原那般凜冽的寒風,只覺涼風習習,倒也很是愜意。但見樓閣溢彩,風燈燁燁,偶爾駐足遠望,墻內之城華燈初上,人潮涌動。墻外亦有高樓林立,琉璃之光如花如柳,熠熠生輝。如此盛世,如何能在幾千年前詠唱著“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慷慨悲歌?那些“野蠻”的老秦人如何竟能一掃六國而平天下?
中國有太多的文人像余秋雨那樣總能夠憑借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真諦,從而探索歷史的命運。可我在這龐大宏闊高遠的城墻之上,只能憑空想象戰馬嘶鳴軍旗烈烈的場面,想象城上居高臨下弓箭如雨,城下攻城掠地視死如歸的慘烈,然后向歷史揮揮手,繼續我的騎行了。
此所謂:我且騎行不思量,直叫西風伴月明……
歡迎廣大作者投稿,攝影作品,游記,散文、小小說、詩歌均可。文責自負,自行校對。投稿時請附作者簡介與需要配圖的照片。西寧表情平臺發布的均為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