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乳房為“宗經之所”,乳腺增生在中醫中稱“乳癖”。明《醫宗金鑒》載﹕“乳癖乃乳中結核……雖喜怒消長,多由思慮傷脾,惱怒傷肝,氣血郁結而生”,道出乳房與經絡的關系。
多愁善感、煩躁易怒的女性朋友,乳腺增生容易找上門來。
胸部穴位圖
治療乳腺增生,有一些臨床多年使用、療效較好的中成藥,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如逍遙丸、乳核散結片、乳癖消、乳安片、小金丸、夏枯草膠囊等。中藥外敷也可考慮使用。
中醫推拿與按摩
肝氣郁結型
沖任失調型
還有一些自我推拿和按摩方法
患者不妨在家里做做
用雙手尺側魚際部位來回搓擦雙側腹股溝,直至將腹股溝搓熱為止。
雙手尺側魚際部位是小腸經范圍,屬于陽經,而腹股溝處為肝脾腎三陰經所過之處。此動作取“以陽化陰”之理,有利于三陰經的氣血通暢。
推法
仰臥位或坐位,用左手從外側將左乳向中間推,右手從左乳下方將左乳向上推,用力宜輕柔,反復此動作10次,雙側交替進行。
揉法
仰臥位,同側手固定乳房,用對側手手掌上的小魚際或大魚際揉乳房出現結節或腫塊的地方,力度輕柔,直至結節明顯變軟。
捏法
仰臥位,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以乳頭為中心點在其周圍捏揉左右兩邊乳房各10次。
提拉法
仰臥位,雙手用揉捏手法,輕抓輕放、反復提拉乳房10~15次,雙側交替進行。
之前給大家推薦的李道政老師的脊椎正位操也能很好地預防消除乳腺增生,大家可以每天做做。
刮痧治療乳腺增生
刮痧治療乳腺增生以疏肝理氣、化痰散結為關鍵,通過恢復肝臟的正常疏泄功能,從而調節人體內分泌,達到緩解和治療乳腺增生的目的。
李道政老師認為乳腺增生與胃經、肝經、督脈、膀胱經、脾經均有關系,多由過食肥甘厚味,胃經熾熱,或憂思惱怒,肝氣郁結,外邪火毒侵犯乳房,脈絡阻滯所致。不少病人還伴有胸椎第三節錯位。
對于乳腺增生的治療,李道政老師的特定穴位點穴法已經在課堂上展示了數次,每次都令人目瞪口呆,不同形狀的增生結塊消失無蹤,眾人驚嘆。
接下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刮痧方案(可供參考,具體方案依患者情況而定):
【1】首開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之后背部的膀胱經,從膈俞穴(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開始,并點按這個穴位。它可以活血通脈、緩解膈肌痙攣;并一直刮至膽俞穴(第10胸椎棘突下旁兩指),清熱化濕;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有個膏盲穴, 有句成語叫做 “病入膏肓”,這則成語的膏肓是古時候以“膏”為心尖脂肪,“肓”為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所達不到之處。意思是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刮拭和點按這個穴位,可以調和全身氣血,能起到藥力所起不到的作用。
【2】刮拭膽經上的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可以提升氣血,對治療乳腺疾患大有益處。
【3】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小腸經的天宗穴也是治療“乳癰”等乳腺增生的奇穴。
【4】胸部中線是任脈的通道,是“陰脈”之海,也是治療婦科病的經絡。其中兩乳頭連線的中點的膻中穴是個“消氣穴”,記得有句成語叫做“心花怒放”,其實這個穴位就是產生心花的。心里不舒服的時候就拿刮痧板刮刮或者用手捋一捋這里,心情就會舒暢許多。乳腺增生在中醫看來其實就是“氣疙瘩”,一生氣,氣上來了,血上不來,停滯在胸部,慢慢不就增生了!所以,乳腺增生最怕生氣,而治療乳腺增生的良方除了經常刮拭治療膻中穴,就是要避免生氣,至少不要生“閑氣”! 膻中穴還是防治心悸、乳腺炎、胸部疼痛等病癥的妙穴呢!
【5】阿是穴--- 乳腺增生局部痛點,“哪疼刮哪”,先輕后重,點按刮痧相結合。
【6】乳腺增生還要刮拭肝經上的期門穴(在乳頭直下第六肋骨間隙);緩解肝氣郁結、治療“乳癰”。
【7】如乳腺增生疼痛時,可在胸側部腋下中線、足少陽膽經上,與乳頭(躺下取平)在同一肋骨間隙處,有個淵腋穴和靠前一寸的輒筋穴。這兩個穴位也堪稱是調理乳腺增生的“絕穴”。可用拇指點按推拿該穴(從淵腋向前推到輒筋)約36次左右,把濁氣推開。或感到心里“咯噔”一下時,就會覺的胸不疼了,結節也小了。經常推按,還真有效果呢!
【8】下肢脾經上有個血海穴(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約四指處),稱作人體“血的海洋”。這是婦科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它能通治各種與血有關的疾病,不管是出血,瘀血,還是貧血,血不下行,都可選用這個穴位。乳腺增生就是氣血不痛所致,經常刮拭和點按,就會疏通經絡,使氣血暢通。
【9】刮拭和點按肝經上的太沖穴(腳部第1、2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可平肝潛陽,行氣解郁,清肝火。乳腺增生多由肝火太旺好生氣帶來氣滯或氣逆,所以生氣的人必須消氣方為治病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