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五千年,璀璨的文物精品星羅棋布,但什么樣的文物才是最頂級的?我們不妨把目標對準中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心中自然有了答案。但小編通過觀察不同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一個驚奇的發現:梅瓶以數量第一的氣勢,力壓群雄,成為當仁不讓的“鎮館之寶”之王!不知道您是否還記得,2017年熱播的國寶紀錄片《國家寶藏》,分別介紹了九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中湖北博物館鎮館之寶除了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之外,還隆重呈現了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這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傳世珍品,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收購于民間藏家,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為國寶級文物,已收錄入《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可以稱得上是武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早在2013年,央視《國寶檔案》曾經推出10集大型紀錄片《鎮館之寶》,其中一集就是介紹的南京博物館“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并且號稱天下第一瓷!
南京博物館“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自上世紀50年代出土以來,這件國家一級文物一直是市博的鎮館之寶,也是足以留名中國陶瓷藝術史的一件杰作。
不僅如此,東莞博物館、景德鎮陶瓷博物館、桂林博物館、揚州博物館、觀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無一例外都是梅瓶!
東莞博物館鎮館 白釉貼花折枝花紋梅瓶
這對梅瓶(通高30.5厘米,口徑4厘米,底徑9厘米,屬明弘治民窯產品),不僅是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被業內專家稱作“國寶”,是同類陶瓷藝術品中難得一見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景德鎮鎮館之寶 元青花牡丹紋梅瓶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是元代梅瓶的典型樣式,整個器型端莊穩重,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桂林博物館館藏梅瓶
桂林博物館館內共藏有各類明代梅瓶300余件,其中60余件為陶梅瓶,250余件是以青花為主的瓷梅瓶。
揚州博物館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1984年從揚州市文物商店收購。在國內外收藏的三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中,此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凈潤,紋飾精美且又生動活潑,氣勢磅礴,是梅瓶中的極品。現為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元代藍釉產品傳世十分稀少,全世界僅存12件左右,而現在全世界發現的元藍釉白龍紋梅瓶僅見三件!
馬未都和觀復博物館館藏梅瓶
感嘆之余,也讓人匪夷所思:中國文物如此之眾,為什么偏偏梅瓶的地位如此之高,各大博物館紛紛將其列為鎮館之寶?黃少棠:高調之器,氣勢壓人,瓷器收藏的一個重要品類
為何一直以來梅瓶都能成為追捧的對象?香港著名收藏家黃少棠認為:“梅瓶擺設總給人一種氣勢、厚重、渾厚,我想這個是很多人喜歡梅瓶的原因。”
知名的香港古董商、明成館的主人黃少棠先生
梅瓶也稱'經瓶',最早出現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并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梅瓶,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的美,在中國瓷器史上,持續了1000多年。目前較為統一的觀點,梅瓶誕生在唐朝。故宮博物院藏 元青花云龍紋梅瓶
梅瓶受器重的程度怎么樣?收藏家黃少棠在談及梅瓶在拍場上的魅力時,曾毫不猶豫地說:“每當出現一件很特別的梅瓶,價錢都特別高,都會特別引人注意,甚至成為話題。”根據雅昌數據,梅瓶最早在1992年,就“高調”進入拍場,那一年,在佳士得香港的“1992年秋季拍賣會”上的“中國陶瓷、翡翠雕刻”專場中,一件“十世紀 定窯盤口梅瓶”以374萬港元成交,這個價格當時就轟動了收藏圈,從此,梅瓶成為了瓷器收藏的一個重要品類,不過,入行三十多年的黃少棠也稱:“梅瓶一直都受追捧。在上世紀80年代剛入行的時候,梅瓶就已經賣得很高價。”十世紀 定窯盤口梅瓶
從已有的拍賣數據來看,梅瓶市場從高調入市到首次出現高峰,應該就在二十世紀末,1998年,在香港蘇富比“1998年秋季拍賣會”上的“1998年秋季拍賣會·私人珍藏之珍世八瑰”專場中,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就以1102萬港元成交,梅瓶價格首次突破千萬港元,此后梅瓶價格就在千萬級的基礎上扶搖直上。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紋梅瓶
2011年,梅瓶的市場價格迎來了又一次飛躍。在當年的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二”專場中,一件“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引起了當時在場的所有收藏者的關注,在估價8000萬-1.2億港元的情況下,該件藏品最終以1.6866億港元成交,自此梅瓶正式躋身“億元俱樂部”。中外各大博物館館藏梅瓶賞鑒
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
河北省博物館藏
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哥釉五彩云龍紋梅瓶
桂林市博物館藏
景德鎮影青瓷梅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明成化梅瓶
大英博物館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