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村委會將山林承包給不是村民的第三人,應當事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2/3同意,并報鎮政府批準。村委會未履行該程序,應當認定該承包合同為無效合同。(要覽、承包合同、無效)

  (一)首部
  1.判決書字號
  一審判決書: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人民法院(2006)豐法民二初字第107號。
  二審判決書:廣東省梅州市人民法院(2006)梅中法民二終字第124號。
  2.案由: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
  3.訴訟雙方
  原告(被上訴人):吳圖汝等2 713名豐順縣湯西鎮蕉潭村村民。
  訴訟代表人:吳圖汝等5人,該村村民。
  委托代理人:王秋華,廣東粵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訴人):豐順縣湯西鎮蕉潭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吳仁和,該村民委員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曾運金、張海龍,廣東漢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陳武慶。
  4.審級:二審。
  5.審判機關和審判組織
  一審法院:廣東省豐順縣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鄒春雷,審判員:邱紅藍、朱春生。
  二審法院:廣東省梅州市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徐干忠;審判員:黃建祥;代理審判員:黎永平。
  6.審結時間
  一審審結時間:2006年8月7日。
  二審審結時間:2006年12月15日。
  (二)一審情況
  1.一審訴辯主張
  (1)原告訴稱
  2004年10月12日,被告與第三人簽訂“山林承包合同書”,約定將該村公山承包給第三人,承包期限35年,每年承包金1 200元,承包范圍內的所有雜樹、竹作一次性補償1 000元。合同簽訂后,第三人交付了第一期五年的承包款6 000元及雜樹、竹補償費1 000元,并在承包山林范圍內,采伐了部分林木,種植了速生林。村民知道后意見紛紛,認為該合同顯失公平,僅現有林、竹的價值就遠遠超過總承包款,35年的產值更是難以估量,且該合同未經村民集體同意。村民為此多次找被告交涉,要求收回公山,但遭拒絕。為維護村集體的合法權益,訴請判令確認被告與第三人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第三人退還承包山林。
  (2)被告辯稱
  被告與第三人簽訂的山林承包合同是經過村兩委會討論,并經過公證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村民推舉訴訟代表人起訴的簽名不真實,有很多代簽、冒簽等情形。原告是在被告與第三人簽訂山林承包合同一年后才起訴,超過了時效,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3)第三人述稱
  第三人與被告簽訂的山林承包合同是經過公證的,是合法有效的。
  2.一審事實和證據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查明:2004年10月12日,被告在未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也未報鎮政府批準的情況下,與第三人簽訂“山林承包合同書”。合同約定被告將蕉潭村集體所有的山林承包給第三人,承包期35年,每年承包金1 200元,承包范圍內的所有雜樹、竹作一次性補償1 000元。合同簽訂后,雙方作了公證,第三人交付了第一期五年的承包款6 000元及雜樹、竹補償費1 000元,并在承包山林范圍內,采伐了部分林木,種植了速生林。原告知道后,與被告進行交涉未果。2005年8月30日,原告代表該村村民起訴,因主體問題未被受理。2005年10月23日,原告以豐順縣湯西鎮蕉潭村下村等村民小組的名義再次起訴,仍因主體問題撤回起訴。2006年4月28日,原告重新起訴,提出上列訴訟請求。受理后法院對原告推舉訴訟代表人的簽名表進行公示,并經開庭質證后確認該村村民總人數為4 562人,參加本案訴訟的人數為2 737人。經釋明,第三人明確表示不提出賠償的要求。
  上述事實有下列證據證明:
  (1)原告推舉訴訟代表人起訴的簽名表,證明原告作為村民的身份和人數;
  (2)山林承包合同,證明被告向外村人發包村集體山林的事實;
  (3)豐順縣人民法院公示,證明法院對簽名表的真實性作審查;
  (4)當事人陳述,證明上述雙方當事人無異議的其他事實。
  3.一審判案理由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人民法院根據上述事實和證據認為:本案山林承包合同雖經過公證,但因承包人不是蕉潭村人,被告未取得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也未報鎮政府批準,屬越權發包,應當認定承包合同無效。第三人在釋明后明確表示不提出賠償請求,本案不作處理。被告提出的原告主體資格和原告起訴時被告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已超過一年的抗辯理由,因該村村民為4 562人,經公示、質證后,確定參加訴訟的人數為2 737人,符合了半數以上村民起訴的法律規定;原告知道被告與第三人簽訂山林承包合同后,曾于2005年8月30日向本院主張權利,未超過一年,因此對被告的抗辯理由不予采信。
  4.一審定案結論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經該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
  (1)確認被告豐順縣湯西鎮蕉潭村村民委員會與第三人陳武慶于2004年10月12日簽訂的山林承包合同書無效。
  (2)第三人陳武慶應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將依無效合同承包的山林返還被告豐順縣湯西鎮蕉潭村村民委員會管理。
  (3)被告豐順縣湯西鎮蕉潭村民委員會應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將收取的補償費1 000元、承包款6 000元,合計7 000元,返還給第三人陳武慶。
  (三)二審訴辯主張
  1.上訴人(原審被告)訴稱
  原審原告主體身份不清,人數認定錯誤,2737名村民名單是通過冒簽、欺簽、弄虛作假取得的,且將已死亡、不是蕉潭村村民的人列為原審原告,還有重復計算的情況。原審未查清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反映大部分村民的真實意思,原審原告村民名單公示后,有400多名村民向村委會明確表示自己沒有參與簽名或者被騙簽名,不愿意參與本案訴訟,原審不應該將這些村民列為原告。原審審理過程偏袒原告一方,審判程序不公。原審認定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山林承包合同”程序不合法、合同無效屬事實不清。該合同的簽訂是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的,不過是沒有形成獨立的決議,而是與村內其他重大事務一并討論決定而已,且該合同已經過公證。因此,該合同雖然形式上有些欠缺,但從維護大部分村民利益出發,應認定有效為宜。綜上,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2.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辯稱
  上訴人稱山林承包合同已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沒有事實根據,上訴人的法定代表人未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通過,亦未報鎮政府批準,該合同為無效合同。合同約定的租金也是顯失公平,山林的實際價值超過合同約定的承包款總額十幾倍以上。村民的簽名問題已經法院公示程序證實,沒有冒簽、騙簽等情況。只不過由于訴訟代表人沒有掌握村民的戶籍資料,村民名單出現個別疏漏是難免的,但已經多次核實,村民名單是準確的。綜上,應駁回上訴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四)二審事實和證據
  二審法院受理后,到本案所爭議山林現場進行勘查:該山地的植被基本良好,大部分未被承包人開發,據目測,該山林的面積遠不止1 000畝。同時,在沒有雙方當事人參與,未受雙方當事人意志影響的情況下,隨機調查了7戶約45名蕉潭村村民,其中除3人因年紀大未參加訴訟外,其余村民均系由戶代表簽名同意起訴,收回發包公山。他們認為要求收回公山的主要理由是:承包期太長,承包款偏低;未經村民同意;承包人開發種樹,施肥噴農藥,會影響水源,影響該村的飲水安全。同時,二審法院還到豐順縣公安局戶籍登記部門,打印了該村的戶籍登記名冊,共4 562人。該名冊經雙方當事人質證后,上訴人認為原審原告名單中有400多人不在該村戶籍登記名冊中,且已死亡、已遷出、重復等情況的還有100多人。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提出異議的名單進行核對后,認為除7人已死亡(部分是訴訟后死亡),4人重復,9人戶籍遷出不享有蕉潭村權益外,其余均系蕉潭村村民。為證明這一主張,被上訴人在上訴人提出異議的名單上逐一注明了戶主姓名,并將經公示的村民簽名名單,按照各村民小組、各戶戶主和成員的順序重新打印,人數共2 746人。被上訴人認為,由于戶籍登記部門的戶籍名冊未進行及時更新,造成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認定享有本案公山權益的蕉潭村村民身份,不能以戶籍登記作為唯一標準,比如參軍、入學、出嫁等情況,雖然戶口遷出了,但仍享有公山權益。而起訴簽名的村民名單經過公示和幾次開庭核對,已具有公信力。
  (五)二審判案理由
  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上述事實和證據認為:
  1.關于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山林承包合同是否無效。第三人不是蕉潭村村民,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上訴人將山林承包給第三人,應當事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2/3同意,并報鎮政府批準。上訴人未履行該程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認定該承包合同為無效合同。因第三人未提交已作大量投入的證據,并在一審中明確表示不在本案中提出賠償的請求,合同確認無效后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糾紛解決本案不作處理。
  2.關于被上訴人提起本案訴訟的合法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二條規定,發包方所屬的半數以上村民可以以承包合同違反民主議定原則或損害集體和村民利益為由,請求確認該承包合同無效。本案被上訴人名單的人數已超過了該村村民人數的一半,符合了上述規定,該名單以每戶戶主代表該戶成員簽名捺印的方式符合農村民主管理的傳統習慣和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明確規定以農戶為單位行使土地承包等權利),亦符合關于代理的法律規定,且經公示后沒有村民對其所在農戶的戶主代表簽名提出異議,因此,可以認定以被上訴人名單中的村民提起本案訴訟具有合法性。
  3.關于被上訴人提起本案訴訟的真實性。經公示后,沒有名單中的村民對提起本案訴訟和推舉訴訟代表人表示異議,本院到蕉潭村所作的隨機調查亦證實了提起本案訴訟是名單中村民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上訴人在公示后提交的其認為不愿意參加本案訴訟的名單,沒有相應的村民向訴訟代表人或向法院提出,無法證明其真實性。
  4.關于被上訴人名單的準確性。本案所涉被承包的公山(即村集體預留的機動土地)權益屬于村集體和村民所有,認定村民的身份原則上以戶籍登記作為依據,但也存在死亡、出生等未及時進行戶籍登記(訴訟過程中這些情形亦有發生),或出嫁、外出、遷入小城鎮后仍享有該村權益的情形。為確定名單中村民身份和人數的準確性,原審法院進行了公示,并在庭審中對已死亡等情形的人數作了核減。二審中本院進一步通過調取該村戶籍名冊、隨機調查、庭審核對等形式對該名單作審查,并由被上訴人對每一個上訴人提出異議的村民注明其所在農戶的戶主姓名,將公示的村民名單按所在村民小組和農戶的順序重新排列打印,總人數為2 746人,減去原審法院確定核減的13人,以及二審經復查應核減的已死亡、重復等情形的20人,本院確認被上訴人的人數為2 713人。
  (六)二審定案結論
  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七)解說
  本案是典型的群體性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案件,涉及村民人數眾多,群眾情緒激動,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此類案件的特殊性決定了法官既要對雙方爭執不休的村民身份和人數、承包合同效力等法律問題作出判斷,又要確保案件的審判不影響社會穩定,而且村民的“群情激動”往往使法官更擔心的是穩定問題而不是法律問題,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審理的案件鬧出什么亂子來。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審判方法的恰當選擇和適用很關鍵。
  1.審查村民身份和人數的方法
  村民身份的確定是本案雙方當事人的一個爭議焦點。可供選擇的審查村民身份的方法有幾種:一是以居住為標準(《現代漢語詞典》正是將村民解釋為“鄉村居民”,即固定居住在某村的人),但這種方法顯然無法將外出打工的村民包含在內;二是以是否是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為標準(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村民是指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這種方法只是以一個概念代替了另一個概念,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內涵是什么,同樣沒有明確的界定;三是以戶籍為標準,但這種方法顯然無法將戶籍暫時遷出外出上學、服役等情形的村民包含在內;四是以權益為標準,即以是否享有該村包括土地承包權和收益分配權在內的權益作為確定村民身份的標準。在本案中法官采取了第四種方法,依這種方法確定“是否享有”包括了依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規定)享有和依村規民約(包括該村章程等,當然這些村規民約不能違反法律規定)享有兩種情形。可以發現,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審查,可以比較全面地包含外嫁、上學、遷至小城鎮、未及時進行戶籍登記但享有該村權益等情形。采取這種標準是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的:從程序法的角度看,民事訴訟的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就本案而言,作為原告的村民就應當是與雙方爭議的土地承包權益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而不僅僅是看他有沒有戶籍,是不是住在村里;從實體法的角度看,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是特定的權利義務主體,享有權益的人是債權人。很顯然,程序法和實體法都不約而同地要求以權益作為審查標準,而居住、成員和戶籍標準無法涵蓋享有權益的所有情形。
  確定了審查村民身份的方法只解決了問題的一半,如何確定村民的人數同樣讓人感到為難。可供選擇的審查村民人數的方法也有幾種:一是要求全部村民攜帶身份證等證明村民身份的證件到法院逐一簽名。這種方法嚴格遵守了關于法院受理起訴的法律規定,但明顯不具有可操作性,試想想群情激動的幾千人涌到法院會是什么情形,且這還會讓村民覺得法院不信任他們,極易激化矛盾。二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法院受理后發出公告,通知起訴的村民到法院登記,這也是本案村委會要求采用的方法。但事實上該條規定解決的是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由法院通知那些想起訴的權利人參加到訴訟中來的情形。而本案起訴時人數是確定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村委會對村民人數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是否有人并不是真的想起訴或不具備起訴資格,所以這種方法也不適用。第三種方法是村民在各自的村民小組召開會議討論起訴事宜,同意起訴的村民由戶主代表各戶簽名或捺印,并推舉訴訟代表人辦理起訴和其他訴訟事務,這也是本案村民采用的方法。以戶主代表該戶成員簽名捺印的方式符合農村民主管理的傳統習慣和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明確規定以農戶為單位行使土地承包等權利),亦符合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但以這種方式產生的簽名單由于是單方制作,容易使對方產生異議。為了審查該簽名單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原審法院采取了在當地進行公示的方式,并以公示期間沒有村民向法院及訴訟代表人提出異議為由對簽名單予以確認。從訴訟法的角度看,公示作為法院審查群體性案件的起訴是可行的,但審查幾千名村民的起訴資格僅憑這一種方法是不夠的,村委會正是在公示后隨即就提出其中有幾百人不愿意起訴,并以此為主要理由提出上訴,原審法院對這個問題沒有作進一步交代顯得難以服人。為此,二審法院到該村進行了隨機調查,證實了起訴是大多數村民的真實意愿,并到戶籍登記部門調取了該村戶籍名冊,在庭審中交由雙方當事人與本案的村民簽名單逐一核對,對村委會提出的不具有村民資格等情況的人,責成村民的訴訟代表人逐一注明其所在農戶的戶主姓名,并將村民名單按所在村民小組和農戶的順序重新排列打印,從而使村民的人數得到了進一步確認。
  2.審查合同效力的方法
  審查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效力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程序上審查該合同的簽訂有沒有侵害村民的民主權利,即有沒有按規定經過2/3村民同意。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但也有兩個細節需要注意,一是應當審查是否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的2/3同意,而不是村委會、村支部委員會(即兩委會)的2/3同意;二是應當審查是否有同意發包的會議決議,而不是僅有討論該事項的會議記錄。
  第二個問題是在實體上審查該合同的內容有沒有侵害村民和村集體的權益。在這個問題上法官采用的方法是利益衡量法,即在比較和衡量案件所涉及的村民和村集體利益、村委會利益、承包人利益和社會穩定利益的基礎上,依法作出確認合同無效或調整合同內容的判斷。具體而言,就是首先看合同約定的承包款是否明顯偏低。對承包款的審查最嚴謹的方法是委托中介機構對山林的面積和價值進行鑒定,但這種方法明顯不可取,既增加了訴訟成本,又拖延了審理時間,也容易在鑒定過程中激化矛盾。對承包款的審查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憑法官的常識,或者說憑法官“一看就知道”的經驗作出判斷。本案中法官到現場勘查,很容易就判斷出山林的實際面積遠遠超出合同估計的400平方米,山林的現值遠遠超出合同約定的承包款總額。在此基礎上,就要審查承包人的投資了。法官根據利益衡量法應當作出的判斷是,如果承包人已經作了大量投入,簡單地順從民意確認合同無效反而會加重村民和集體的負擔,這個時候調整合同內容,提高承包款是比較恰當的選擇。而本案中承包人投資種植的速生林面積小(補償問題不難解決),施用化肥又影響了當地村民飲用水的水源,再加上合同在程序上未經2/3同意,法官作出確認合同無效的判斷是既合法又合理的。如果法官在這種情況下還糾纏于村民在人數和身份等方面的一些瑕疵而駁回村民起訴的話(法官心里應當清楚,由于村民人數在訴訟中仍在變化等原因,上述審查方法再好,也只能達到相對的準確),對保護村民和集體的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是有害無益的。從方法論的角度看,這就是違背了利益衡量法,就是審判方法的嚴重失當。

                       (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曹平賢 徐干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祖吉利與張強侵權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未開發票延期付款不承擔違約金,先開票后付款條款可參考本案例
山林權屬問題應當根據該山林土地的變更歷史及相關證據確定(最高法院出版物公布的參考性案例中確定的審判規則)
福建林權糾紛的主要類型、成因分析及法律對策
土地承包經營者將其承包經營的土地再次進行轉包是否有效
和解第一線:325起行政爭議在東平縣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圓滿和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区。| 东明县| 塔城市| 崇左市| 万年县| 哈巴河县| 安阳县| 通州区| 百色市| 兖州市| 浮山县| 织金县| 扶余县| 克拉玛依市| 安新县| 广南县| 东丰县| 青海省| 翁牛特旗| 宁明县| 思茅市| 阿鲁科尔沁旗| 隆子县| 南汇区| 江门市| 马边| 昌邑市| 得荣县| 津南区| 洛南县| 龙游县| 岳阳县| 石阡县| 彭水| 武乡县| 新安县| 河源市| 威海市| 东平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