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疫情多點散發、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汽車消費增長承壓。
近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放開限購、發放汽車補貼等。
業內分析,本輪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工具多、力度大、范圍廣,將有效提振汽車消費,進而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拉動,加速相關行業恢復和增長。但由于疫情沖擊供應鏈產業鏈、汽車生產或無法足額滿足汽車銷售需求,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消費額度下降等因素,都可能制約政策效果。
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密集出臺
汽車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汽車消費社零占比高,增長空間大,帶動效應強,是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關鍵領域。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07億輛居全球首位,汽車銷售額占社零總額比重高達10%。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4月汽車工業核心地區上海、吉林等部分整車制造企業以及零部件企業陷入停產狀態,汽車產銷出現下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20.5萬輛和118.1萬輛,同比下降46.1%和47.6%。4月銷量跌破120萬輛,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月度新低。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凸顯,除了穩定房地產銷售和投資、擴大基建投資外,刺激汽車消費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第一財經表示,汽車產業具有體量大、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影響面廣、消費占比高等特點,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汽車產業對社會生產拉動作用大,每增加1單位終端需求,會帶動其他產業釋放近3倍的產出效果。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引導農村居民綠色出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5月31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2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活動時間為2022年5月至12月,在山西、吉林、江蘇、浙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肅等地,選擇三四線城市、縣區舉辦若干場專場、巡展、企業活動。
四部門鼓勵各地出臺更多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參與活動的企業研發更多質量可靠、先進適用車型,加大活動優惠力度,加強售后運維服務保障。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六方面33項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其中明確要求“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會議還提出了穩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復工達產政策,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商用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等多項利好汽車行業恢復和發展的政策。
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稱,為促進汽車消費,支持汽車產業發展,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上述政策將會給今年乘用車市場帶來約200萬輛的零售增量。乘聯會原本預計今年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900萬輛,同比下降6%,得益于購置稅減半等諸多刺激政策的實施,全年國內乘用車零售量或將達到2100萬輛,與去年的2015萬輛相比,將增長超4%。
汽車消費將持續回穩復蘇
地方上,多個省市相繼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包括以舊換新優惠、購車發補貼、發消費券等多種方式。其中,深圳成為首個對個人新購汽車進行補貼的一線城市,且力度非常大,出臺了對新購置符合條件新能源汽車并在深圳市內上牌的個人消費者,給予最高不超過1萬元/臺補貼;新增投放2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對購置符合條件新能源汽車的中簽者,給予最高不超過2萬元/臺補貼等10條政策。
5月28日,上海市發布的《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提到,上海年內將增發4萬個燃油車車牌照,并按照國家政策要求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個人消費者將燃油車置換成電動汽車,可獲得1萬元補貼。
吉林省長春市提出,向個人消費者發放5000萬元汽車消費補貼,對燃油車最高補貼5000元,對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6000元。湖北省針對汽車以舊換新提供補貼,對燃油車最高補貼3000元,對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8000元。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31日表示,近期各地積極落實國家穩定增加汽車消費的部署,部分汽車限購地區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增加了號牌指標數量,吉林、重慶等地出臺了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便利皮卡車進城等舉措。隨著各項相關措施落地見效,汽車消費將持續回穩復蘇,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
羅志恒表示,本輪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將有效提振汽車消費,進而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拉動,加速相關行業恢復和增長。但他同時指出,本輪汽車消費刺激與前幾輪的背景存在不同,政策效果可能低于預期。
羅志恒分析,從生產端來看,疫情沖擊供應鏈產業鏈,汽車生產或無法足額滿足汽車銷售需求。目前,上海、江蘇仍面臨人員返崗復工率低、產能利用率低等諸多困難,復工復產進展緩慢,其零部件供應還不能滿足汽車生產需求,生產經營受到影響。
從需求端來看,居民收入增速放緩、邊際消費傾向下降,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刺激效果。經濟下行,居民收入下降,同時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風險增加,居民不得不增加預防性儲蓄,消費額度下降。汽車作為大額非必需品,居民購買決策或更加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