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的高等教育發展是相當落后,一個國家想要發展,高等教育水平必須跟上,國家開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出臺了很多政策,如今國內高等教育強勢崛起,擁有大學3000多所。
在以往學生對于上大學的機會十分珍惜,因為考上大學本身就很不容易,上了大學后當然是拼命學習,從而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發展到如今,很多大學生上大學都是混日子的狀態,考試只求60分,畢業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就可以,這樣的想法可以說坑慘了太多學生,可是學生依然是不吸取教訓,后面的很多學生還是在延續混日子的狀態。
就是因為大學生的這種上學現狀,導致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就業變得難了起來,這都是和自身能力有直接關系,國家也是看到了這種情況,決定要改變學生如今的這種現狀,對學校的要求是嚴進嚴出,這樣就能有效解決問題,嚴卡學生畢業這一關,這樣學生想畢業也不是那么容易,為了制裁混日子的學生,更是出現了清退潮,在學校不作為的學生就會被清退。
前一段時間河海大學清退125名博士研究生,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退了404名在校本科生,這都是很大的手筆了,這是高校肅清人才的一種方式,讓混日子的學生是一去不復返,大學生混日子的狀態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為何現在才開始大力整頓,以前為何不如此呢?
1.以前現象并不嚴重,如今已經形成氣候
大學里學生混日子的現象是不可避免,以前混日子的學生比較少,這種現象又不可避免,學校也就沒有重視,如今這種現象在潛移默化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情況已經變得嚴重了起來,這時候為了國家的人才,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下去,不然,未來的大學將很難進步,社會也很難進步,因為沒有優質人才的輸出,也就很難推動社會的發展,因此,現在就要大力整頓高等教育,人才質量保證了,社會才能更好發展。
2.社會對于人才的不認可
在以前大學生包分配,學生不用擔心就業問題,即便是學習不怎么好,學生只要能畢業就能有工作,而且以前學生很少有混日子的人,被學校清退的人也就很少,如今不一樣,學生找工作要靠自己,而且如今的就業競爭很厲害,只有真正的實力選手才可以就業,普通學生是比較難就業,社會對于現在大學畢業出來的人才也就不是很認可,很多企業甚至是只要名校的學生,這都是因為學生混日子影響了企業對大學人才的認可度,為了改變現狀,從而促進學生的就業,整頓學校學生質量也就迫在眉睫。
3.大眾的吐槽
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力不足,大學時間都花在了享受生活上,沒有分清上大學的主次問題,畢業后空有學歷沒有能力,這樣的學生就很難得到企業的認可,很大一部分學生畢業就失業,大眾對于大學生的吐槽聲是不斷,為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也為了不讓人才浪費,糾正大學生的錯誤也就迫在眉睫,高校的清退潮能給大學生很好提醒,學生想不學習都不行。以前人們把大學生都當作精英人才,學生學習也自覺,不像現在這樣,自然也就不需要去清退,如今情況不一樣,清退是一種改變現狀的手段。
大家怎么看待如今的高校清退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