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家的孩子都是寶,要是寶寶突然不愛吃飯,寶媽寶爸們就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缺鋅了。
然而,孩子缺鋅只影響吃飯嗎?
很多家長不知道,缺鋅是孩子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問題之一,統(tǒng)計資料顯示,中國兒童中約有60%的孩子都處于缺鋅狀態(tài)。
也就是說,中國每兩個孩子就有一個缺鋅!但是因為前期癥狀不明顯,而常常被家長忽視。
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質,缺鋅不只是影響吃飯這么簡單!
缺鋅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影響大腦智力發(fā)育,長期缺乏甚至對孩子成長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缺鋅初期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不容易發(fā)現,等能看到身體出現一些明顯異常的表現,往往是敲響了嚴重缺鋅的“警鐘”。
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對孩子的身體信號不是很了解。
其實家長平常要仔細觀察,看看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是否正常,就能大致做出判斷。
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常見的缺鋅癥狀:
1.不愛吃飯,不僅僅是孩子任性
很多孩子不愛吃飯,常常挑食偏食嚴重,不主動吃飯,飯量也減了不少。這是因為缺鋅直接影響了食欲,通常是缺鋅最典型的癥狀,也是讓父母們最頭疼的一種。
2.異食癖,亂啃咬東西
因為缺鋅降低了味覺敏感度,有的孩子還會喜歡吃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啃咬如玩具、指甲、衣服,甚至吃泥沙、墻皮、紙張等其他異物,這時說明缺鋅情況已經比較明顯了。
3.免疫力差,常生病
鋅能維持免疫系統(tǒng)的運行,參與合成免疫細胞,缺鋅易導致人體抗擊病毒的能力下降,出現孩子抵抗力差,經常感冒發(fā)燒,頻繁呼吸道感染等癥狀。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感冒生病,還拖很久才會好,寶爸媽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缺鋅了。
4.身體發(fā)育遲緩
缺鋅會讓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身體發(fā)育遲緩,相比同齡孩子個子體重的增長都慢一些,有些長期缺鋅的孩子,甚至正常發(fā)育指標都達不到。
5.智力發(fā)育落后
缺鋅會減少大腦細胞合成,影響智力發(fā)育,缺鋅孩子的智力明顯要比正常的小孩低,表現為過分好動、反應慢、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不好,學習能力差。
6.其他皮膚毛發(fā)異常
皮膚傷口難以愈合,指甲有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guī)則的紅白相間圖形);容易患頑固性濕疹皮疹。
缺鋅的癥狀還不止這些,孩子如果長期缺鋅,會引起厭食、免疫低下,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缺鋅性侏儒”、智力障礙等,有可能對孩子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
很多家長可能納悶了,現在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為什么孩子還會缺鋅呢?
據專家分析說,首先是因為孩子自身生長發(fā)育迅速,鋅需求量增大,但鋅不能體內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得。
由于鋅極易流失在高溫烹調的過程中,加上有的孩子飲食結構不合理,食物單一,不吃海產品肉類等富鋅食物,長期鋅攝入量不足,孩子就很容易缺鋅了。
孩子缺鋅怎么辦?食補還是藥補?
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通常輕度缺鋅,食補即可。
但是確實出現嚴重明顯缺鋅癥狀的孩子,短期內很難光靠食物來滿足身體所需,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配合吃些安全的鋅補充劑。
適合孩子吃的鋅劑是祥明鋅硒康片,生物轉化的蛋白鋅,更易被人體吸收,不刺激寶寶嬌嫩的腸胃,長期服用不會有副作用;片劑口感比液體鋅好,孩子也樂于接受。
因為缺鋅對寶寶危害很大,我們需要了解一些方法來預防:
建議有條件的寶媽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至少喂養(yǎng)寶寶6個月。
寶寶6個月齡后,家長就可以開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蛋黃、瘦肉末、魚泥、豬肝泥、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當寶寶輔食添加有困難時,擔心營養(yǎng)攝入不足,可以適當配合服用蛋白鋅補充劑。
1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正常吃飯菜了,要注重飲食葷素搭配,粗細雜糧混合,吃得多樣化一些。
平常適當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牡蠣、生蠔、扇貝、花蛤、魚蝦等海產品;牛肉、羊肉、豬瘦肉、豬肝等肉類;此外,蛋黃、花生、核桃、大豆、蘋果中也都含有豐富的鋅。
溫馨提示:
寶寶的健康無小事,寶爸寶媽要及時發(fā)現寶寶的異常情況。因為鋅每天都在消耗,又不能在體內大量存儲,所以缺鋅風險一直存在,平時給寶寶的飲食上要注意均衡,才能保證充足營養(yǎng),避免再次缺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