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都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但是有的時候也是孩子太淘氣,實在是忍不可忍的情況下才動的手。作為家長,你會一時失控,忍不住對孩子動手嗎?
也有家長,脾氣暴躁,不管不顧,總有父母以愛為名,向孩子發泄可怕的情緒!
相信每一位家長看到這樣的案例,都是觸目驚心的,家長在打孩子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我只是打孩子的腦袋,屁股,這些部位不都是安全部位嘛,怎么會造成死亡呢?
其實,這些部位都是看上去“堅固”,實際上很柔弱,有的時候輕輕的一巴掌就讓父母后悔莫及。
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那些部位打不得。
1.頭部/后腦勺
寶寶的頭部和后腦勺打不得
孩子頭部還沒有完全完善,頭部容易受到打擊,有可能會造成血管破裂,嚴重的時候可能會造成顱內出血,造成頭痛、嘔吐、惡心甚至昏迷等癥狀。
2.擰寶寶的小耳朵
擰耳朵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外耳廓拉傷,還有可能造成小耳朵短暫充血、腫痛、耳軟骨損傷,引發耳廓軟骨膜炎,還會增加寶寶患耳廓假性囊腫的幾率。
3.扇耳光
扇巴掌,很解氣,但是也是真的很危險,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耳鳴、鼓膜穿孔,影響孩子聽力發育。如果孩子懂事的話,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4.打后背
孩子的骨骼發育還不完善,稍不注意大力的擊打后背,有可能會造成寶寶的頸椎收到損傷。
5.打屁股
家長不知道的是,男孩子大屁股的危害更大,因為可能不小心會打到孩子的小睪丸
屁股細胞喝毛細血管也是比較豐富的,如果下手過重,不僅會出現局部軟組織挫傷、出血、血循環不暢,還可能導致肌細胞破裂,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有的寶媽可能要說了,要打打不得,說也說不聽,該怎么辦呢?
孩子犯錯,用這5種方式懲罰更有效
現在不提倡打罵孩子,因為打罵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容易出現膽小、孤僻、缺乏自信心、具有暴力傾向等性格問題。
1.讓孩子整理家務
犯錯類型:孩子在家亂涂亂畫、亂丟東西……
懲罰方式:可以讓孩子做一些能做的的家務,比如掃地、擦桌椅、清洗碗盤、歸納玩具:并說明做家務是為了讓他反省錯誤。
建議: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年齡較小的寶寶,家長可以和他一起完成。
2.罰坐/罰站
犯錯類型:吵鬧不休、主動和小伙伴發生爭吵……
懲罰方式:給孩子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讓孩子獨自面向墻壁坐下;
建議:處罰完后,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3.沒收心愛的東西
犯錯類型:亂丟東西、不收玩具……
懲罰方式:將亂丟的玩具沒收
建議:讓孩子主動說出為什么犯錯,是否認識到自己錯誤。
4.禁止某些權力和要求
犯錯類型:不愛刷牙、挑食偏食……
懲罰方式:一定時間內不準孩子看喜歡的動畫片、吃愛吃的東西、玩愛玩的游戲。
建議: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呵斥孩子,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當孩子日后表現佳時,恢復其權利。
5.讓孩子體驗后果
犯錯類型:屢教不改、越不讓干嘛越要干……
懲罰方式:在對寶寶沒有大的傷害的前提下,讓其體驗錯誤做法的后果。比如“水杯很燙不能摸”但寶寶偏要摸時,就讓他嘗一下被燙的滋味。
以上5種懲罰方式,讓孩子進行自己選擇一種受罰,這樣記憶會更深刻!無數事實證明,它會形成孩子的不良性格和習慣,把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淵。”
別讓一時失手,成為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