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4月8日電 (劉偉林)位于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境內的四十六團中學師生在植樹時發現一只十分怪異的長耳朵老鼠。該動物長著兩只大而長的耳朵,一雙大而黑的眼睛和前短后長像袋鼠一樣的兩雙腿,與它的小身體明顯不成比例。
據四十六團學校老師介紹,該動物是4月7日四十六團學校組織師生到該團九連沙漠植樹時,一學生無意中在沙漠中發現的,并將它逮住,帶到學校想通過鑒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動物。此事引起了該校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較強的中學老師溫靜平的高度關注。
溫靜平說,他根據該動物的特性,從網上搜尋結果,通過圖片和文字描述的特征,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終確定該動物名為“長耳跳鼠”,被稱為“沙漠中的米老鼠”,目前已列為全球100最瀕危滅絕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為瀕危(EN)。
據了解,長耳跳鼠動物喜歡夜間活動,前肢短小和普通的米老鼠一樣,后肢細長是身體的約兩倍,但是,這種以昆蟲為食的老鼠卻命運多舛。動植物保護主義者指出,如果不采取保護措施的話,它就是即將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之一。
四十六團九連是2009年新建連隊,緊靠沙漠,自然環境惡劣,很少有人居住,因此長耳朵跳鼠的天敵貓,幾乎沒有,為其生長提供了天然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