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加味四妙散 治療膝關節炎 效果觀察
四妙散為《丹溪心法》治療濕熱下注,筋骨疼痛、濕疹、瘡瘍以及膝軟無力,足膝紅腫的方劑由蒼術、黃柏、牛膝、苡仁四味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健脾之功效,臨床應用廣泛。自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筆者將我院收治的42例膝關節滑膜炎患者用加味四妙散進行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42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15歲,最大79歲,平均38歲;病情最長3年,最短2天,平均26天。急性膝關節挫傷22例;暴力打擊傷4例;有受風寒風濕病史者6例;有勞損史者10例;不明原因4例。臨床上均有患關節疼痛、腫脹、壓痛等表現。其中輕度脹痛者8例,占19.04%;中度脹痛者22例,占52.38%;重度脹痛者12例,占28.57%。16例患者主動伸屈活動受限,5例不同程度股四頭肌萎縮,查體浮髕試驗陽性。X線片示22例患者膝關節有退行性改變。實驗室檢查抗“O”及類風濕因子正常,白細胞數正常,膝關節穿刺9例抽出淡黃色、透明或半透明液體。體溫正常,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或弦滑。
2、治療方法
2-1、用加味四妙散治療。處方:黃柏15g,蒼術15g,苡仁30g,川牛膝12g,赤芍10g,威靈仙20g,忍冬藤30g。有膝關節外傷者加桃仁12g、紅花10g;肢體麻木,肌肉萎縮,酸軟無力者加伸筋草25g、地龍15g;勞損所致者加桂枝15g、杜仲12g;風濕甚者加秦艽15g、防風15g;每天一劑,水煎分三次口服;10天為一個療程。
2-2、局部治療,早期患者,膝關節用托板固定制動5-7天,適當抬高。膝關節積液明顯者,在常規消毒無菌操作下穿刺抽出,局部加壓包扎2-3周,去除固定后早期進行股四頭肌為主的收縮鍛煉,以消除積液和防止股四頭肌萎縮。
3、治療效果
本組42例,治療時間最多35天,最少12天,經1-6個月隨訪觀察,按有關標準評定,治療結果,顯效19例,占45.24%;有效22例,占52.38%,無效1例,占2.38%,總有效率為97.61%。我們對顯效的19例患者進行了1-2年的隨訪,病情均未復發。
4、討論
膝關節滑膜炎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是膝關節損傷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癥反應,屬無菌性炎癥病變。
本病屬中醫“痹癥”范疇,筆者認為本病形成多因外力致傷膝部,脈絡受損,血不循經,溢于脈外而為痰血;瘀因阻絡、筋脈凝結,風寒濕邪侵入肌體,郁滯患處;濕凝成痰,痰瘀互結凝滯經脈為腫為僵為硬;筋脈失養,筋節攣縮使關節功能障礙。臨床上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多因暴力撞擊、扭傷、挫傷及關節附近骨折手術而致;慢性多因創傷性滑膜炎失治、誤治而成,或老年人膝關節骨質疏松退化、慢性勞損而致;由于膝關節受損,膝關節滑膜充血、滲出水腫,在膝關節內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壓力增大,阻礙淋巴循環,使關節液由堿性而產生疼痛,后期可致關節粘連,影響功能。本病治療以四妙散為主,方中黃柏清利下焦溫熱;苡仁、蒼術、牛膝健脾利濕,引藥下行,赤芍、牛膝、威靈仙清熱涼血、祛風通絡,善治肢節筋脈拘急。諸藥合用,具有健脾除濕、祛風寒、通經絡之效。用加味四妙散治療膝關節滑膜炎效果確切,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