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百方集11

?(1)【◆題庫問題◆】:[問答題] 清心丹功效作用

【◆參考答案◆】:膿耳,耳出紅膿;及舌上生瘡如楊梅狀者。

【◆答案解析◆】:清心丹【來源】《證治準繩·幼科》卷三。【組成】黃連(酒炒)9克滑石(飛)18克甘草辰砂(飛)各3克薄荷1.8克犀角(鎊)6克【用法】上藥為末。每服4.5克,蜜拌,薄荷湯送下,早晚各一服。【主治】膿耳,耳出紅膿;及舌上生瘡如楊梅狀者。

(2)【◆題庫問題◆】:[問答題] 涼血五根湯功效作用

【◆參考答案◆】:多形性紅斑(血風瘡),丹毒初起,紫癜,結節性紅斑(瓜藤纏)及一切紅斑類皮膚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涼血活血,解毒化斑。

【◆答案解析◆】:涼血五根湯【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白茅根30~60克瓜蔞根15~30克茜草根9~15克紫草根9~15克板藍根9~15克【用法】水煎服。【功用】涼血活血,解毒化斑。【主治】多形性紅斑(血風瘡),丹毒初起,紫癜,結節性紅斑(瓜藤纏)及一切紅斑類皮膚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方論】本方以紫草根、茜草根、白茅根涼血活血為主,佐以瓜蔞根養陰生津,板藍根清熱解毒。適用于血熱發斑,熱毒阻絡所引起的皮膚病。因為根性下沉,所以本方以治療病變在下肢者為宜。

(3)【◆題庫問題◆】:[問答題] 立效散10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下痢赤白,日夜無度,里急后重,腹痛。澀腸止瀉,養血和營。

【◆答案解析◆】:立效散10【來源】《世醫得效方》卷六。【組成】罌粟殼180克(去蒂、萼、瓤,蜜炒赤)當歸30克芍藥石榴皮地榆各60克甘草30克【用法】上藥銼散。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同煎,溫服。【功用】澀腸止瀉,養血和營。【主治】下痢赤白,日夜無度,里急后重,腹痛。

(4)【◆題庫問題◆】:[問答題] 大建中湯1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脾胃虛寒,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

【◆答案解析◆】:大建中湯1【來源】《金匱要略》卷上。【異名】三物大建中湯(《張氏醫通》卷十六)。【組成】蜀椒3克(炒去汗)干姜12克人參6克【用法】上三味,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納膠胎70毫升,微火煎取150毫升,分二次溫服,每次相隔約一小時。藥后可飲粥適量。當一日食糜,溫覆之。【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痛。【主治】脾胃虛寒,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方論】方中蜀椒味辛大熱,溫脾胃,助命火,并能散積殺蟲;兩膝兩膝兩膝?撓慬獳∽整瑸潢?猠祴敬∽敨榪瑨?瀲?瘠污t瀊??宔蠀

(5)【◆題庫問題◆】:[問答題] 撮風散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初生兒心脾有熱,兼痞風邪,致患撮口,癥見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強唇膏,面青目黃,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現用于新生兒破傷風,角弓反張,手足搐搦者。

【◆答案解析◆】:撮風散【來源】《直指小兒方》卷一。【組成】赤腳螟蚣半條(炙)釣藤7.5克朱砂直僵蠶(焙)血蝎梢各3克麝香0.25克【用法】上藥為末。每服0.25克,用竹瀝調下。【功用】熄風,除痰,止痙。【主治】初生兒心脾有熱,兼痞風邪,致患撮口,癥見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強唇膏,面青目黃,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現用于新生兒破傷風,角弓反張,手足搐搦者。

(6)【◆題庫問題◆】:[問答題] 黃龍湯1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妊娠寒熱頭痛,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產后傷風,熱人胞宮,寒熱如瘧;經水適來適斷,病后勞復,余熱不解。

【◆答案解析◆】:黃龍湯1【來源】《類證·活人書》卷十九。【組成】柴胡30克黃芩人參甘草(炙)各11克【用法】上藥銼如麻豆大。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主治】妊娠寒熱頭痛,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產后傷風,熱人胞宮,寒熱如瘧;經水適來適斷,病后勞復,余熱不解。

(7)【◆題庫問題◆】:[問答題] 清暈化痰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痰濕所致的頭目眩暈。

【◆答案解析◆】:清暈化痰湯【來源】《萬病回春》卷四。【組成】陳皮(去白)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各4.5克甘草0.9克川芎2.4克白芷羌活各2克枳實(麩炒)3克南星(姜汁炒)防風細辛各2克黃芩(酒炒)2.4克【用法】上銼一劑,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以此作丸亦可。【主治】痰濕所致的頭目眩暈。【加減】氣虛,加人參、白術各2克;有熱,加黃連2克;血虛,加川芎、當歸各3克。

(8)【◆題庫問題◆】:[問答題] 久痢丹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久痢,腹疼腹脹,里急后重,不思飲食,四肢無力,身體疲乏。健脾開胃,消炎化滯。

【◆答案解析◆】:久痢丹【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組成】椿皮(醋炒)5千克廣木香黃連白術(麩炒)茯苓(去皮)枳殼(麩炒)甘草各250克當歸尾500克野黨參(去蘆)250克厚樸(姜制)500克鴉膽子仁30克【用法】共為細粉,涼開水泛小丸,每500克丸藥用滑石粉90克,桃膠6克,化水上衣,每袋裝6克。每服1袋,小米湯送下,開水亦可。【功用】健脾開胃,消炎化滯。【主治】久痢,腹疼腹脹,里急后重,不思飲食,四肢無力,身體疲乏。【禁忌】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

(9)【◆題庫問題◆】:[問答題] 廣靈丹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陰分疽毒。

【◆答案解析◆】:廣靈丹【來源】《青囊秘傳》。【組成】銀朱生羽炙乳香炙沒藥青黛藿香薄荷明雄僵蠶洋樟半夏細辛白芷大黃木鱉子牙皂茅術木香各15克冰片15克【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摻于膏藥上貼之。【主治】陰分疽毒。

(10)【◆題庫問題◆】:[問答題] 神應散1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牙疼。祛風止痛,牢牙。

【◆答案解析◆】:神應散1【來源】《雜類名方》。【組成】川芎防風升麻細辛茯苓白芷香附子蓽茇甘松各等分石膏三倍量【用法】上為細末。每晚臨臥刷凈牙,以指蘸搽,覺熱麻時漱去。可常用。【功用】祛風止痛,牢牙。【主治】牙疼。


(1)【◆題庫問題◆】:[問答題] 牛蒡甘桔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頤毒表邪已盡,耳項結腫,微熱不紅而疼痛者。

【◆答案解析◆】:牛蒡甘桔湯【來源】《外科正宗》卷四。【組成】牛蒡子桔梗陳皮天花粉黃連川芎赤芍藥甘草蘇木各3克【用法】水煎,食后服。【主治】頤毒表邪已盡,耳項結腫,微熱不紅而疼痛者。

(2)【◆題庫問題◆】:[問答題] 攝生飲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卒中。

【◆答案解析◆】:攝生飲【來源】《仁齋直指》卷三。【組成】圓白天南星(濕紙裹,煨)南木香蒼術(生)白羊眼半夏(用白沸湯就跳蘸少頃)各4.5克辣細辛甘草(生)石菖蒲(細切)各3克【用法】上藥銼散,分作二服。用水225毫升,生姜7厚片,煎取110毫升,乘熱調蘇合香丸3丸,灌下.【主治】卒中。【加減】痰盛者,加全蝎,2枚,按: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古今醫統》卷八補。

(3)【◆題庫問題◆】:[問答題] 良姜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冷氣腹痛。

【◆答案解析◆】:良姜湯【來源】《仁齋直指》卷五。【組成】良姜辣桂各30克半夏(制)23克木香當歸厚樸(制)各15克甘草(炒)7.5克【用法】上藥研粗散。每服9克,加生姜4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時服。【主治】冷氣腹痛。

(4)【◆題庫問題◆】:[問答題] 血余散3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血淋。

【◆答案解析◆】:血余散3【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六。【組成】發灰6克生蒲黃生地黃赤茯苓甘草各3克【用法】后四味水煎,調發灰,空腹時服。【主治】血淋。

(5)【◆題庫問題◆】:[問答題] 桔梗湯4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肺癰咳而胸膈隱痛,兩胠腫滿。咽干口燥,煩悶作渴,濁唾腥臭。

【◆答案解析◆】:桔梗湯4【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異名】寧肺桔梗湯(《外科正宗》卷二)。【組成】桔梗(炒)貝母(去心)當歸(酒拌)瓜蔞仁枳殼(麩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甘草節防己(去皮)各3克黃耆(鹽水拌炒)百合(蒸)各4.5克五味子(杵炒)甜葶藶(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1.5克【用法】上藥加生姜,水煎服。【主治】肺癰咳而胸膈隱痛,兩胠腫滿。咽干口燥,煩悶作渴,濁唾腥臭。

(6)【◆題庫問題◆】:[問答題] 布袋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小兒疳疾,體熱面黃,肢瘦腹大,發焦目暗。

【◆答案解析◆】:布袋丸【來源】《補要袖珍小兒方論》。【組成】夜明砂蕪荑使君子各60克白茯苓白術人參甘草蘆薈各15克【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以生絹袋盛之;次用精豬肉60克,同藥一處煮,候肉熟爛,去袋,將所煮肉并汁令小兒食之。【功用】驅蛔消疳,補養脾氣。【主治】小兒疳疾,體熱面黃,肢瘦腹大,發焦目暗。【方論】方中使君子、蕪荑、蘆薈、夜明砂驅蛔消疳;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精豬肉補中益脾,使殺蟲之功寓于補養脾氣之中,庶疳消而正不傷。

(7)【◆題庫問題◆】:[問答題] 回生再造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清熱斂濕。

【◆答案解析◆】:回生再造丸【來源】《驗方新編》卷十一。【組成】真安息香120克人參60克真蘄蛇(小者為佳,去骨并頭尾10厘米,酒浸,炙,取凈末)120克當歸川芎川連羌活防風元參(以上酒炒)藿香白芷茯苓麻黃天麻川萆薢片子姜黃(以上炒)甘草(炙)肉桂(研,不見火)白蔻仁(研,不見火)首烏(料豆水拌,蒸九次)西琥珀(研)黃耆(蜜炙)大黃(酒蒸)草蔻仁

(8)【◆題庫問題◆】:[問答題] 坎宮錠子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熱毒瘡瘍,焮赤腫痛;并治痔瘡。清熱解毒,

【◆答案解析◆】:坎宮錠子【來源】《醫宗金鑒》卷六十二。【組成】京墨30克胡黃連6克熊膽9克麝香1.5克兒茶6克冰片2.1克牛黃0.9克【用法】上七味藥,為末,用豬膽汁為君,加生姜汁、大黃(水浸液)、釅醋各少許相和,制成藥錠。用涼水磨濃,以筆蘸涂之。【功用】清熱解毒,【主治】熱毒瘡瘍,焮赤腫痛;并治痔瘡。

(9)【◆題庫問題◆】:[問答題] 青橘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風氣壅滯,大便秘澀。

【◆答案解析◆】:青橘丸【來源】《圣濟總錄》卷十七。【組成】青橘皮(去白,焙)檳榔(銼)郁李仁(麩炒,去皮)各30克木香羌活(去蘆頭)半夏(湯洗七遍)各15克牽牛子250克(搗取粉120克)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20克【用法】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臨臥生姜湯下。【主治】風氣壅滯,大便秘澀。

(10)【◆題庫問題◆】:[問答題] 石斛浸酒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中風,手足不遂,骨節疼痛,肌肉頑麻。

【◆答案解析◆】:石斛浸酒【來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組成】石斛30克(去根)天麻30克芎藭30克仙靈脾30克五加皮30克牛膝30克(去苗)萆薢30克桂心45克當歸刃克鼠粘子30克杜仲30克(去粗皮)附子45克(炮裂,去皮、臍)虎脛骨60克(涂酥,炙令黃)烏蛇肉30克(微炒)茵芋30克狗脊30克丹參30克川椒45克(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用法】上藥細銼,以生絹袋盛,放于瓷甕中,用好酒4升浸,密封。經七日后,每日取25~50毫升,不計時候,溫飲之。【主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疼痛,肌肉頑麻。



(1)【◆題庫問題◆】:[問答題] 坎氣丹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男子陰陽兩虛,耳薄鼻尖,毛悴精寒,不育。填精補髓,益氣養血。

【◆答案解析◆】:坎氣丹【來源】《古方選注》卷下。【組成】坎氣24條(男者良)人乳粉72克熟地240克(砂仁45克、陳煮酒240克制,久曬者良)人參60克枸杞子120克【用法】上藥烘燥,入磨為末,用酒釀120克,白蜜120克,同煉搗為丸。每服15克,清米飲湯送下。【功用】填精補髓,益氣養血。【主治】男子陰陽兩虛,耳薄鼻尖,毛悴精寒,不育。

(2)【◆題庫問題◆】:[填空題] 清氣化痰丸的用方特點式();咳之不爽;苔黃膩;脈滑數。

【◆參考答案◆】:咳枯黃痰

(3)【◆題庫問題◆】:[填空題] 清氣化痰丸由二陳湯;();甘草,加膽南星、瓜蔞、黃岑、杏仁、枳實而成。

【◆參考答案◆】:去烏梅

(4)【◆題庫問題◆】:[問答題] 立效飲2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婦人為房事所傷,陰戶內脹疼難忍。

【◆答案解析◆】:立效飲2【來源】《丹臺玉案》卷四。【組成】川芎當歸玄胡索丹皮姜黃大茴香紅花各4.5克桂心秦艽赤芍各2.4克【用法】水煎,臨服加煮酒適量。【主治】婦人為房事所傷,陰戶內脹疼難忍。

(5)【◆題庫問題◆】:[問答題] 大柴胡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滿痛,大便秘結,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者。現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等見有上述證候者。

【◆答案解析◆】:大柴胡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柴胡15克枳實9克(炙)生姜15克(切)黃芩9克芍藥9克半夏9克(洗)大棗12枚(擘)一方有大黃6克【用法】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溫服200毫升,日三服。【功用】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滿痛,大便秘結,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者。現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等見有上述證候者。【方論】方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枳兩膝兩膝?撓慬獳∽整瑸潢?猠祴敬∽敨榪瑨?瀲?瘠污敵∽t??耀?ddidkidTidtmfstmtypetmnumnumbeizhutitletm

(6)【◆題庫問題◆】:[問答題] 人參荊茶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風消。血氣虛損,攻刺疼痛,四肢無力,面色無華,形體羸瘦,胸膈痞悶,或大便多秘。或時瀉利。

【◆答案解析◆】:人參荊茶湯【來源】《圣濟總錄》卷十三。【組成】荊芥穗60克芍藥天麻芎藭當歸(洗,切,焙)京三棱(煨,銼)黃耆(薄切)鱉甲(醋浸,去裙襕,炙)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30克木香15克熟干地黃(切,焙)柴胡(去苗)各45克防風(去叉)牡丹皮大腹皮各22克枳殼(去瓤,麩炒)90克半夏(為末,生姜汁作餅,曝干)30克秦艽(去苗,土)7.5克人參石膏(碎,研)白術羌活(去蘆頭)款冬花(擇)陳橘皮(去白,切,炒)各15克【用法】上藥二十四味,粗搗篩。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棗1枚(去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日午或臨臥時服。【主治】風消。血氣虛損,攻刺疼痛,四肢無力,面色無華,形體羸瘦,胸膈痞悶,或大便多秘。或時瀉利。

(7)【◆題庫問題◆】:[問答題,簡答題] 化核膏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瘰疬,結核。

【◆答案解析◆】:化核膏【來源】《外科全生集》卷四。【組成】壁虎14條蜘蛛28個蝸牛36枚大麻油2千克鮮何首烏藤葉鮮甘菊根鮮薄荷鮮牛蒡草鮮蒼耳草各250克連翹玄參苦參白蘞白芥子僵蠶水紅花子大黃荊芥防風各120克制木鱉油250克炒黃丹適量丁香油6克麝香6克蘇合油30克【用法】用菜油2千克,先煎枯前三物,撈去不用;再入何首烏藤葉至蒼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連翹至防風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濾油去滓;加木鱉油、鉛丹,慢入慢攪,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蘇合油攪勻,退火氣,攤成膏。貼患處。【主治】瘰疬,結核。

(8)【◆題庫問題◆】:[問答題] 養陰驅邪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產后感受疫邪,惡寒發熱,頭痛脈浮。

【◆答案解析◆】:養陰驅邪湯【來源】《慈航集》卷下。【組成】全當歸(酒洗)24克川芎9克紫蘇4.5克淡豆豉9克炮姜4.5克砂仁9克(研)枳殼4.5克(炒)炙甘草1克【用法】上藥以酒適量,加水煎服。【主治】產后感受疫邪,惡寒發熱,頭痛脈浮。【加減】如惡心發嘔,加藿香梗9克;如作瀉,加炒白芍15克、車前子9克;如熱入血室,經到發昏,加益母草9克、炒山楂9克;如腹痛,加酒炒延胡索6克;如誤藥抽搐,加白僵蠶9克、鉤藤6克、制南星6克、橘紅4.5克;如大便燥結,六七日不通,發厥者,加制大黃15克、元胡粉6克。

(9)【◆題庫問題◆】:[問答題,簡答題] 洞天酥香膏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補肝腎,益氣血,壯筋骨,通經絡。五勞七傷,淋瀉痞證,無痰氣喘,癱瘓。

【◆答案解析◆】:洞天酥香膏【來源】《千金珍秘方選》。【組成】酒當歸酒熟地杜仲制蓯蓉炙黃耆酒天冬麥冬五味子高麗參懷牛膝鹿茸甜杏仁蛇床子酒川斷紫霄花鹽菟絲虎脛骨谷精草制香附酒生地制遠志制山甲木鱉子男子頭發(洗凈)各15克大蛤蚧1對【用法】上藥二十五味,如法炮制,銼碎,用香麻油1.2升,同藥入銅鍋內,用桑枝火熬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俟熱氣盡,再入下藥:水飛松香120克,花龍骨9克,母丁香9克,當門子9克,水飛黃丹30克,赤石脂9克,制乳沒9克,瑤桂15克,腰黃9克,沉香9克,倭硫黃9克,大土膏(即鴉片原膏)9克,木香9克,蟾酥9克,陽起石9克。上藥共研細末,用桑、槐、柳條不住手攪勻,盛瓷罐內,浸井水中或水缸中七日夜,出盡火氣方可用。以布緞攤膏,計重9克,衰弱者倍之。攤膏時將銅器或瓷杯取滾水化糯米糊涂布緞為妙。藥七十天—換。常貼臍上或命門。【功用】補肝腎,益氣血,壯筋骨,通經絡。【主治】五勞七傷,淋瀉痞證,無痰氣喘,癱瘓。

(10)【◆題庫問題◆】:[問答題] 消石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寒積阻結腸胃,心腹痛如錐刀所刺,脹滿欲死者。祛寒攻積。

【◆答案解析◆】:消石丸【來源】《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組成】消石30克川大黃45克(銼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臍)干姜22.5克《炮裂,銼)【用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5丸。【功用】祛寒攻積。【主治】寒積阻結腸胃,心腹痛如錐刀所刺,脹滿欲死者。



(1)【◆題庫問題◆】:[問答題] 四物化郁湯功效作用

【◆參考答案◆】:血郁,脈澀而芤。

【◆答案解析◆】:四物化郁湯【來源】《類證治裁》卷三。【組成】地黃芍藥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青黛【用法】水煎服。【主治】血郁,脈澀而芤。

(2)【◆題庫問題◆】:[問答題] 膽道排石湯I號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氣郁型膽道系統感染、膽石癥,脅脘隱痛,悶脹痛或竄痛,牽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脹,,大便失調,脈弦。理氣解郁,利膽排石。

【◆答案解析◆】:膽道排石湯I號【來源】《新急腹癥學》引青島市立醫院方。【組成】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金錢草30克木香18克枳殼12克大黃30克【用法】水煎服。【功用】理氣解郁,利膽排石。【主治】氣郁型膽道系統感染、膽石癥,脅脘隱痛,悶脹痛或竄痛,牽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脹,,大便失調,脈弦。

(3)【◆題庫問題◆】:[問答題] 曲麥二陳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食積生痰,熱氣熏肺,氣促痰壅,頻頻咳嗽,大便溏瀉。

【◆答案解析◆】:曲麥二陳湯【來源】《醫宗金鑒》卷五十三。【組成】陳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黃連(姜制)山楂麥芽(炒)神曲(炒)栝樓仁枳實(麩炒)【用法】用生姜、紅棗為引,水煎服。【主治】食積生痰,熱氣熏肺,氣促痰壅,頻頻咳嗽,大便溏瀉。

(4)【◆題庫問題◆】:[問答題] 玄歸散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月經壅滯,臍腹疴痛。活血祛瘀,調經止痛。

【◆答案解析◆】:玄歸散【來源】《濟陰綱目》卷一。【組成】當歸玄胡索各等分【用法】上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稍熱服。【功用】活血祛瘀,調經止痛。【主治】月經壅滯,臍腹疴痛。

(5)【◆題庫問題◆】:[問答題] 韭汁牛乳飲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

【◆答案解析◆】:韭汁牛乳飲【來源】《丹溪心法》卷三。【組成】韭菜汁60毫升牛乳60毫升【用法】上藥加生姜汁10毫升,和勻溫服。【主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

(6)【◆題庫問題◆】:[問答題] 旋復代赭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胃氣虛弱,痰濁內阻,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答案解析◆】:旋復代赭湯【來源】《傷寒論》。【異名】旋復代赭石湯(《普濟方》卷一二七)、代赭旋復湯(《醫方集解》)。【組成】旋復花9克人參6克代赭石12克甘草9克(炙)半夏9克(洗)生姜10克大棗12枚(擘)【用法】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溫服。【功用】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主治】胃氣虛弱,痰濁內阻,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方論】方中旋復花消痰降逆,代赭石重鎮降逆,半夏,生姜化痰止嘔,人參、大棗、甘草益氣和胃。諸藥合用,共奏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功。

(7)【◆題庫問題◆】:[問答題] 推山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婦人一切走注疼痛。

【◆答案解析◆】:推山丸【來源】《普濟方》卷三一八。【組成】蒼術(酒浸,炒)120克干姜(炮)厚樸(姜制)川椒(炒)各30克【用法】上為細末,酒打面糊為丸。每服30丸,溫酒下。【主治】婦人一切走注疼痛。

(8)【◆題庫問題◆】:[問答題] 芎藭湯3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風齒,牙齒疼痛腫脹,口臭。(牙疼牙痛)

【◆答案解析◆】:芎藭湯3【來源】《外臺秘要》卷二十二引《廣濟方》。【組成】芎藭15克當歸15克獨活20克細辛白芷各20克【用法】上藥切碎,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含漱,每日三至五次,至愈為止。【主治】風齒,牙齒疼痛腫脹,口臭。(牙疼牙痛)

(9)【◆題庫問題◆】:[問答題] 連梅安蛔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肝火犯胃,饑不欲食,食則吐蛔,甚則蛔暖不安,脘痛煩躁,昏亂欲死。

【◆答案解析◆】:連梅安蛔湯【來源】《重訂通俗傷寒論》。【組成】胡連3克炒川椒10粒白雷丸9克烏梅肉2個生川柏2.4克尖檳榔2枚(磨汁沖)【用法】水煎服。【功用】清肝安蛔。【主治】肝火犯胃,饑不欲食,食則吐蛔,甚則蛔暖不安,脘痛煩躁,昏亂欲死。

(10)【◆題庫問題◆】:[問答題] 溫中化痰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停痰留飲,胸膈滿悶,心眩目暈,嗜臥減食,咳嗽嘔吐,氣短惡心。

【◆答案解析◆】:溫中化痰丸【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異名】溫中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組成】青皮(去白)良姜(去蘆,炒)干姜(炒)陳皮(去白)各150克【用法】上藥為細末,醋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粒,用溫開水送下,不拘時服。【主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心眩目暈,嗜臥減食,咳嗽嘔吐,氣短惡心。



(1)【◆題庫問題◆】:[問答題] 法制清氣化痰丸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咳嗽,胸滿痰盛。順氣快脾,化痰消食。

【◆答案解析◆】:法制清氣化痰丸【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五。【組成】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礬皂角干姜各120克上藥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水1.25升,煎取750毫升,卻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無白點為度,曬干。陳皮青皮紫蘇子蘿卜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曲(炒)麥蘗(炒)山楂子香附子【用法】上藥為末,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臨臥茶、湯任下。【功用】順氣快脾,化痰消食。【主治】咳嗽,胸滿痰盛。【禁忌】脾胃虛者忌用。

(2)【◆題庫問題◆】:[問答題] 雙解散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風寒暑濕、饑飽勞疫、內外諸邪所致惡寒發熱。或小兒生瘡疹,透發不快,有汗或無汗,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者。疏風解表,通便瀉熱。

【◆答案解析◆】:雙解散【來源】《宜明論方》卷六。【組成】益元散210克防風通圣散210克【用法】上藥一處相和入拌勻。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蔥白15厘米,鹽豉50粒,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溫服。【功用】疏風解表,通便瀉熱。【主治】風寒暑濕、饑飽勞疫、內外諸邪所致惡寒發熱。或小兒生瘡疹,透發不快,有汗或無汗,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者。

(3)【◆題庫問題◆】:[問答題] 海石散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氣滯血瘀,痰火內結而成之脾痛、疝痛。理氣和血,化痰清火。

【◆答案解析◆】:海石散【來源】《醫學入門》卷七。【組成】海石6克香附3克【用法】為末。川芎、山枝煎湯,入姜汁令辣,調服。【功用】理氣和血,化痰清火。【主治】氣滯血瘀,痰火內結而成之脾痛、疝痛。

(4)【◆題庫問題◆】:[問答題] 升麻溻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丹毒,癰腫。

【◆答案解析◆】:升麻溻湯【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引《小品方》。【異名】升麻湯(《外臺秘要》卷三十引《經心錄》)。【組成】升麻漏蘆芒消各60克梔子20枚黃芩90克蒴藋150克【用法】上六味,哎咀。以水6升,浸良久,煮取700毫升,放冷,以故帛染汁,榻諸丹毒上,常令濕。【主治】丹毒,癰腫。

(5)【◆題庫問題◆】:[問答題] 文墨丹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走馬牙疳。

【◆答案解析◆】:文墨丹【來源】《青囊秘傳》。【組成】五倍子1個烏梅肉1個白礬2克南星1個雄黃1塊大梅片0.9克麝香0.15克【用法】前五味,皆以面裹煨,研細。再入梅片、麝香和勻。吹患處。【主治】走馬牙疳。

(6)【◆題庫問題◆】:[問答題] 麻菊二陳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痰暈。風痰上擾,頭昏目眩,見物飛動,猝然暈倒者。熄風化痰。

【◆答案解析◆】:麻菊二陳湯【來源】《重訂通俗傷寒論》。【組成】明天麻3克滁菊花4.5克鉤藤鉤茯神木各12克荊芥4.5克川芎2.4克姜半夏9克廣紅皮3克清炙草1.2克【用法】水煎服。【功用】熄風化痰。【主治】痰暈。風痰上擾,頭昏目眩,見物飛動,猝然暈倒者。

(7)【◆題庫問題◆】:[問答題] 桃紅飲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痹證,敗血入絡。化瘀通痹。

【◆答案解析◆】:桃紅飲【來源】《類證治裁》卷五。【組成】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尾威靈仙【用法】煎好,加麝香少許沖服。【功用】化瘀通痹。【主治】痹證,敗血入絡。

(8)【◆題庫問題◆】:[問答題] 祛風解毒湯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痔瘡腫痛初起。

【◆答案解析◆】:祛風解毒湯【來源】《壽世保元)卷五。【組成】黃連3克黃芩3克赤芍3克枳殼(麩炒)3克黃柏3克槐花3克連翹4.5克大黃(酒蒸)4.5克苦參4.5克【用法】上銼。水煎,空腹時服,或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克,用溫開水送下。【主治】痔瘡腫痛初起。

(9)【◆題庫問題◆】:[問答題] 王不留行湯2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乳汁不通,膨悶。(下乳)

【◆答案解析◆】:王不留行湯2【來源】《古今醫徹》卷三。【組成】穿山甲(炒)麥門冬(去心)王不留行(炒)當歸白芍(酒炒)熟地黃茯苓通草各3克川芎1.5克甘草0.9克【用法】用豬前蹄煮汁500毫升煎藥,空腹時服之。以熱木梳梳其乳房,其乳立至。【主治】乳汁不通,膨悶。(下乳)

(10)【◆題庫問題◆】:[問答題] 青芝散功效與作用

【◆參考答案◆】:咽喉風火時邪急癥,及雙單乳蛾等。

【◆答案解析◆】:青芝散【來源】《集驗良方拔萃》卷二。【組成】上川連2.4克廣青黛3.6克梅花冰片0.6克白硼砂3.6克西瓜霜6克橄欖核9克絲瓜葉6克【用法】上藥各研凈末,和勻,研極細,無聲為度,瓷瓶收貯。臨用時,約半匙許,吹患處。提出痰涎立愈,慎勿吹多。【主治】咽喉風火時邪急癥,及雙單乳蛾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補益劑』圣愈湯
大清名醫名方連載之四*
二年級經典題庫發送附參考答案
心主通明
臨床上常見的步態異常有哪些?
鉆具中連接的加重鉆桿有什麼作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大渡口区| 南京市| 乐安县| 砀山县| 长武县| 云阳县| 榆树市| 什邡市| 金平| 眉山市| 滦平县| 台东县| 松江区| 安陆市| 三明市| 肃北| 长宁区| 桐梓县| 永平县| 翁牛特旗| 叶城县| 安龙县| 新田县| 张家界市| 叶城县| 牡丹江市| 宜兰市| 靖州| 崇文区| 吐鲁番市| 阜新| 临沧市| 绥阳县| 莱阳市| 徐州市| 马边| 旬邑县| 聊城市| 仙游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