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出差的飛機上,我與一位年齡相仿的同事討論職業生涯的問題。
在高朋滿座的聚會上,我與眾位精英點評時事、縱論商界英雄。
雖然是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主題,卻不由得牽出了同樣一個主題——
是什么決定了你人生可以到達的高度?
同樣是寒窗十年苦讀,獲得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學位;
同樣一表人才,能言善辯,思維敏捷;
為什么是他而不是你獲得成功?為什么他可以成為數億身價的富翁,而你卻剛夠養家糊口?為什么他能夠名聞天下、聲動京城,而你人微言輕,不被重視?為什么是他?為什么不是我?
不是智商的高低。能夠在中國傳統教育體制下破關斬將,躋身大學校園;甚或更進一步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人,都具有難分伯仲的智商水平。很多例證證明,那些智商超高的少數人,也未必能獲得更多的成功。
也不單是情商的好壞。情商固然會極大程度地影響著一個人智商的運用與發揮,但這也決不是個人走向成功的充要條件。
人生可以到達的高度,當然取決于基本智商和情商,但更重要的是——心胸。
心胸,決定了一個人對自己、對未來、對世界,所能想象的范圍和高度;
心胸,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清醒地面對自己,既不被小小成就所陶醉,也不為天生弱點而自卑;
心胸,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對周邊信息的敏感度和整合度;
心胸,決定了一個人面對命運的意外安排時,是從容不迫、游刃有余還是驚慌失措;
心胸,決定了一個人是主動尋求、還是簡單逃避人生的歷練,這種歷練或許讓他生活得很累,但更豐富。
有時候,如果我們去看,去分析,那些從艱難歲月里最終走到顛峰的人們,我們不得不承認,是你對自己未來的想象決定了你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