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會同時影響生理和心理。
每一種焦慮癥都有其特有的癥狀。一般來說,對沒有危險性的情境、地點、事件或物體極端恐懼且無法控制,通常會被診斷為焦慮癥。
如果你常常有恐懼或擔心情緒,這些情緒干擾了日常生活,并且至少持續了六個月,那么也可能被診斷為焦慮癥。
大多數患有焦慮癥的人都有身體和心理上的綜合癥狀。
所有焦慮癥都有一個共同癥狀:近乎持續地恐懼或擔心現在或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接下來我們了解下焦慮癥的癥狀是什么,以及如何診斷焦慮癥。
心理癥狀:
· 過分擔心或恐懼
· 感到不安或易怒
· 感到緊張或易激惹
· 總擔心即將發生的事件會出現最壞的結果
· 對危險信號的持續警覺
身體癥狀:
· 快速或劇烈的心跳
· 呼吸急促
· 出汗過多
· 顫抖或抽搐
· 頭痛
· 疲勞或虛弱
· 失眠
· 惡心或胃部不適
· 尿頻或腹瀉
驚恐發作是指突然出現的強烈的恐懼或不適,10分鐘內達到頂峰,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根據美國焦慮癥和抑郁癥協會的說法,驚恐發作包括以下四種以上的癥狀:
· 心悸、心跳劇烈或心率過快
· 出汗
· 顫抖或震顫
·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 胸悶
· 胸部疼痛或不適
· 惡心或腹痛
· 感到眩暈、站立不穩、頭昏眼花或無力
· 發冷或發熱
· 感覺異常(麻木或刺痛感)
· 脫離現實(不真實感)或去個性化(自我意識下降或喪失)
· 害怕失去控制或“發瘋”
· 恐懼死亡
研究人員認為,驚恐發作的發生是因為大腦告訴身體應該開啟戰斗或逃跑的反應,包括心跳加快和呼吸變淺,即使可能根本沒有現實的威脅。科學家還推測,作為大腦恐懼處理中樞的杏仁核,在驚恐發作期間會被激活。
驚恐發作可能是由某一特定事件引發,也可能無任何誘發因素。據估計,將近23%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驚恐發作。
如果你的驚恐發作復發,你可能會被診斷為驚恐障礙。驚恐障礙焦慮癥的一種,其特征是對未來驚恐發作及其后果持續擔心。
Noah Clyman,紐約市認知療法主任說:“對驚恐發作不必太擔心。通過學習正確解讀身體感受,而非把它們當作危險,你的恐懼水平就會下降”。
某些焦慮癥的生理癥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例如:
· 心臟病
· 甲亢
· 抑郁癥
· 萊姆病
· 阿爾茨海默病
· 帕金森病
焦慮也常常與其他慢性健康狀況并存,包括:
· 糖尿病
· 艾滋病毒/艾滋病
· 丙型肝炎
· 多發性硬化
· 類風濕性關節炎
研究人員還不確定為何焦慮和這些情況同時出現。有一種解釋是,處理慢性疾病的壓力可能導致情緒障礙。
焦慮也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癥的認知功能下降的前兆。
據估計,5%至21%的癡呆患者存在焦慮癥(阿爾茨海默癥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
在2015年4月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雜志上的對瑞典雙胞胎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焦慮程度越高,患癡呆的風險越高。
2017年10月,發表在《老齡化與心理健康》雜志上的一項針對12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與阿爾茨海默癥的病情發展有關。
研究人員認為,應激激素皮質醇可能在這方面有影響。無論何時你變得焦慮或緊張,你都會引發應激激素皮質醇的大量分泌,而且這種激素的持續存在可能對大腦中處理記憶和執行功能的部分造成損害。
當你有任何情緒或健康方面的困擾時,去看醫生是很重要的。你的醫生可以幫助你確定自己患有哪些疾病或出現了哪些健康狀況,以及怎樣可以幫到你。
以下是你看醫生時可能會遇到的:
· 醫生或護士會問你有關癥狀的問題。
· 醫生可能會對你進行一系列生理檢查,以排除生理問題。
· 如果沒有發現生理問題,醫生可能讓你去看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專家做診斷。
· 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專家會確診引起你癥狀的焦慮癥類型。
· 醫生還會檢測你存在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可能性,例如抑郁癥。
加重焦慮的因素有哪些?
咖啡因、酒精和一些非處方感冒藥,特別是解充血藥,會放大和加重焦慮癥狀。
如果您想學習如何緩解焦慮情況,請私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