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要民族之一的雅利安人的身影在中國歷史上頻頻出現,且不時掀起巨大的波浪。
大家熟悉的安史之亂的主角,均有雅利安人的血統。安祿山父親是粟特人,史思明則母親是粟特人。粟特人從昭武九姓之地經西域來中國經商,他們信胡神,拜胡天,講粟特語(一種東伊朗語)。安祿山叛亂雖然失敗,但卻使唐朝由盛而衰,從此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而東晉十六國時期羯族人石勒,雖目不識丁,但建立了后趙政權,重視禮樂教化,一如中原國家。史書雖記載他是匈奴別部的一支,但他相貌上高鼻深目,顯然與一般匈奴人有很大差別。另外,《晉書》中記有石國,后來的《新唐書》中記載的昭武九姓中也有石國。再者,石勒所信為祆教,即拜火教,是古代伊朗人、東伊朗人、粟特人等雅利安民族的普遍信仰。因此,判斷石勒族別為雅利安人(粟特人)的可能性較大。
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但他叛亂所建之國是不被中國歷史承認的,而石勒雖大概率是他的同族,但他建立的后趙政權非但是正史中的十六國之一,而且石勒因實施較開明的禮樂政治教育政策,并取得較好效果,因此歷史上的形象比較正面,不失為一個好帝王。
王平
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