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李清照的詩也很出名,其中有這樣的名句:“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82.岳飛是南宋時期反抗異族侵略的著名戰將,精忠報國,為奸相所害。他的《滿江紅》詞,至今為廣大人民所傳唱。
83.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詞人。
84.陸游的詩保留下來的有9300多首,是現在知道留下詩歌最多的詩人。
85. 陸游的《示兒》詩很有名:“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說出了他盼望祖國統一的心情。
86. 楊萬里,號誠齋。他的詩平易自然,號誠齋體。范成大,號石湖居士,他出使金國,不辱使命。他的詩表現愛國主義,反映社會現實,獨創風格。
8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國有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的名句,表達了詩人以身軀報國的心志。
88.宋代的小說叫做“話本”,是講故事的人用的底本,內容有講歷史的,有講佛經故事的,對后來的明清小說產生了直接影響。
89.元曲是元雜劇及散曲的總稱,是元代(公元1206-1368年)文學的代表,與唐詩、宋詞并稱。
90.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合稱元曲四大家。在元劇作家中,以關漢卿的創作數量最多,影響最大。
91.《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是關漢卿的代表作。
92.《西廂記》是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的代表作,講述了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美好愿望。
93.紅娘是《西廂記》中的主要人物,由于她對崔張的結合有很大幫助,后人把她作為“媒人”的代稱。
94.馬致遠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散曲家。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和散曲《天凈沙·秋思》,他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被前人稱為“秋思之祖”。
95.高明的《琵琶記》寫趙五娘與蔡伯喈悲歡離合的故事,是元末成就較高影響也較大的南戲作品。
96.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長篇小說是從宋元話本演化發展而來的,《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金瓶梅》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章回體的長篇歷史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與整個三國時代劉備、曹操、孫權等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復雜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他所描寫的諸葛亮、關羽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97.關羽作為《三國演義》中“義”的化身,遠傳海外,至今仍有許多地方建有“關帝廟”。
98.《三國演義》中智慧的化身是諸葛亮。
99.施耐庵的《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表現農民起義的現實主義巨著,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別是魯智深、林沖、李逵、武松、宋江等更是家喻戶曉。
100.吳承恩創作的百回長篇小說《西游記》,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不怕艱險、去西方取佛經的故事。101.許仲琳編輯的《封神演義》是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說。“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是其中的情節。
102.蘭陵笑笑生所作的《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103.馮夢龍編選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說集,簡稱“三言”。
104.凌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簡稱“二拍”。
105.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106.《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劇中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
107.“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劉基散文《賣柑者言》中的名句。作者通過賣柑者的口,揭露那些表里不一、名不副實的人和現象。
108.清代(公元1644-1911年)詩壇人物甚盛。王士禎提倡神韻,沈德潛提倡格調,袁枚號召性靈,各樹旗幟,都有一定影響。
109.清代昆曲藝術的代表作品是洪升的《長生殿》,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110.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南明王朝興亡的一部歷史劇。
111.蒲松齡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民間流傳的故事為基礎,以談鬼寫狐的表現方式,揭露和抨擊了封建社會的丑惡,贊美了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愛情。
112.《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的長篇小說,這本書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了深刻的諷刺和批判。
113.《儒林外史》在結構上沒有連貫全書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但刻畫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是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豐碑,對以后諷刺小說的創作影響很大。
114.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和曾樸的《孽海花》合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115.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作品,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是《紅樓夢》中最成功的藝術形象。
116.《紅樓夢》中人們最熟悉的故事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悲劇。
117.紀昀,又叫紀曉嵐,清代學者、文學家,曾主持纂修《四庫全書》。
118.《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紀曉嵐的文言短篇筆記小說。
119.以方苞、姚鼐、劉大魁代表的桐城派是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提出“義法”的主張。
120.鄭燮,人們常稱鄭板橋,他的書法、繪畫、寫詩都很好。
121.《病梅館記》是清代龔自珍的散文,表現了他渴望精神解放的思想。“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他的名句。
122. 黃遵憲,清末詩人,是當時“詩界革命”的一面旗識,論詩主張“我手寫吾口”,反對模擬古人。
123.嚴復,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他反對頑固保守,主張學習西方,他翻譯的《天演論》中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對當時的思想界影響很大。
124. 梁啟超,又號飲冰室主人,曾倡導“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全部著作匯編為《飲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