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位名叫沃爾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Beltracchi)的畫家。他是一名只畫假畫的畫家~
不知道他的朋友,沒關系~你們只要知道,他一幅畫起價500萬美元!
△沃爾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Beltracchi)
但凡是懂點名畫的,對他的大名那都是如雷貫耳!
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囂張的藝術偽造大師,有據可查,由他創作的14幅假畫,賣了高達五個億!
面對他的假畫,如果你想知道手里的家伙是否是真貨時,恐怕只能橇墓問死去的藝術家本人了。
1965年,14歲的貝特萊奇拿著壁畫師父親的顏料繪制了他人生中第一副“偽作”——畢加索1903年的作品《母與子》。因為不喜歡原畫陰沉的氛圍,他在摹本中去除了覆蓋在嬰兒身上的斗篷,讓母子間的關系顯得更為親密。
△貝特萊奇臨摹
貝特萊奇的過人之處在于,他的“青出于藍勝于藍”:其偽造的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The Forest》,即便后來被揭發為偽作,收藏這幅畫的人卻表示還是會買下它,因為他聲稱,“如果馬克斯·恩斯特真的畫了這幅畫,應該是其最好的作品”。
令人驚異的是,他會重點分析每個畫家的生活方式。
“我會讀藝術家們所有的資料,去他住的地方,試圖去想象他怎么生活,把自己當成一個演員。“沃爾夫岡解釋說。
“你必須了解這位藝術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要知道畫家會為了什么而感動,他會花多少時間來完成工作。”
因此,沃爾夫岡的偽作和別人并不一樣。
別人可能是照著真跡來臨摹仿冒,但是,他卻是以畫家的風格畫法,重新創作一幅畫——然后宣稱這幅畫,是畫家失傳的而已。
用他自己的話講,他能進入畫家的腦子里,穿越時空,用畫家的眼睛和手,畫下一幅全新的畫。
所以,人家目前還有許多沒被發現的偽作,正被當成真跡,掛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私人藏家的墻上被人供奉著。
人家看完博物館,出來就說一句,我看到了一幅自己的畫,但是我不告訴你具體是哪一幅,就問你,聽完鬧不鬧挺~
前方高能預警
帶你看看制假現場
場面堪比大片
首先,
他們會去跳蚤市場挑選有年代的老畫。
文藝復興以后
歐洲出現大量以裝飾畫為生的匠人
流傳下來的老畫為數眾多
但價格也并不貴
可能50歐元就能收走
他會利用這些老畫自帶的歷史痕跡的畫布、畫框
還有背后的經銷商蓋章
作為偽造的底子
接下來
他會刮掉畫布上大面積的顏料
然后根據老畫的創作年代、
背后印章的來源地
選一個合適的畫家
開始作畫
畫布上殘存的顏料
也會被整合進新畫上
他所用的材料
基本都是他自己手工研磨制作
因為油畫顏料的配方
一直都在隨著時代變化在改變
他必須配出符合那個時代所用的顏料
畫好了
他便會惟妙惟肖地簽上名字
沃爾夫岡說
自己已經可以閉著眼臨摹出所有人的名字
接下來
他就會把畫放進自己自制的烤箱里
烤透油畫
加速畫面老化
形成合理斷裂
烤好后
用熨斗熨平畫布
然后把這個畫掛在一個盒子里
然后在盒子里燒幾百根香煙
讓煙味熏進畫中
這樣的處理
能讓畫聞起來就像掛在墻上幾十上百年
最后
他會輕輕撒上搜集好的舊時塵灰——
好像這幅畫
已經繼承流傳了好多年一樣
本人負責畫畫
老婆則負責出去蒙人
他們一直對外宣稱
這些畫是他老婆的爺爺從納粹手里搶救下來的藝術品
從他們小時候就掛在自己的家里
如果有人表示質疑
他們甚至會拿出照片來嘲笑他們
是的
這張照片是假的
為了賣自己的偽作
他和夫人甚至做起了“戲精”
她的太太會穿上復古衣服
假裝祖母坐在偽作前
為自己的偽作加碼
嚴謹縝密的造假流程還有無出其右的繪畫天賦,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各大畫廊和拍賣行的頂尖鑒偽技術下蒙混過關。
兩個人一直順風順水,直到2008年,才意外栽了——栽的原因也特別出人意料,因為偷了一下懶。
因為在畫一幅荷蘭畫家海因里希的偽作時候,沒有用平時的方式自制顏料,而是直接用了顏料管里的“鈦白”。
有個藝術品商人把這幅畫買走后,送到了一個英國科學實驗室進行鑒定。
結果后者分析了所有的顏料成分,發現了鈦白色顏料的痕跡——問題是鈦白是一種在1916年才發明的顏料!而他們兩口子宣稱這幅畫,是1914年的作品!
這個時候,藝術史上最大的偽作案,才被人所知曉。
整個藝術鑒賞圈遭遇了幾乎堪稱地震級的撼動。在他事發后,人們才發現被玩了,藝術圈發抖了。專家們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他們開始焦慮,隨后一些鑒定機構因此關閉,因為太多訴訟案帶來的高額賠償。
而出獄后,其表示再畫2000幅作品就收手,富豪們顫抖了嗎?
而人家卻說自己做這些事的目的不在于錢
“我做這些也不是為了錢,畢竟我一直都很有錢。”
“我只是想要轟烈而漫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