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英語啟蒙和學習已有太多人講,其中不乏大咖名流,甚至江湖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門派。當前英語學習方法不是沒有,而是太多的問題。我沒有說的必要,此其一也。
我們家孩子的英語水平雞得并不高,在當前英語牛娃輩出的年代簡直乏善可陳,我沒有說的資格,此其二也。
英文話題還包括英語能力和英語應試之辨,原版流與刷題流之辨,聽說讀寫孰重孰輕何種順序之辨,小娃習得與大娃學得之辨,江湖各門派孰優孰劣之辨,學英語“上癮與過度”之辨。太過復雜,我找不到說的角度,此其三也。
然而大家不肯放過我,一定還是要我說說,我今天就來瞎聊聊我對英語學習的一點看法。
道與術
跟我們小時候不一樣,在現在這樣一個資源爆炸的年代,父母們之所以對英語學習還有這么多的焦慮和疑問,在我看來,是沒搞清楚道與術的關系。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于術。
簡單說,道是思想,是準則;術是方法,是手段。很多父母之所以在如此豐富的資源面前感到茫然,就是因為“術”太多而“道”不明。更低一層的,是“術”也沒搞明白,“器”(大量的英文書)先囤了一屋子。
我其實一直不是很關心英語的流派之爭,也無意follow任何一種,但在平時群聊時,也聽說過如下路線:
1/聽力派:學前可理解性聽說,上學后也大量聽有聲書、音頻——蓋兆泉、廖彩杏、安妮鮮花、汪培珽等,民間多位高手媽媽也是主張各種裸聽后再上閱讀。
2/死磕硬讀派:死磕一本有深度的厚書(比如哈利波特),然后對位翻譯。認為把一本有難度的書搞透勝過10年亂七八糟低難度——李岑。
3/動畫電影流:通過大量地看原版動畫片和電影,或者進行配音,或者進行背誦,爭取做到脫口而出,像外國人一樣,高浸入式學習。但因較為輕視讀寫,也被稱為“文盲打法”。——鷺爸,神廟。
4/拼讀分級派:6歲左右零基礎上拼讀,讀至少4000本以上的分級,開始上網課,上加州。——兔爸
5/背影跟讀派:專讀分級書,找來音頻,一句一句跟讀,讀幾千本,然后十年等待花開。——荷爸
6/簡單粗暴派:夢媽式扔在那里——你給我讀,一句廢話不說,就是個純閱讀,大量地讀。
7/機構流:學前蹦蹦跳跳,跟老外玩個痛快;上學后刷刷刷,劍橋新概念各種走起,KET\PET\FCE考起。——各類培訓機構、學而思、新東方等。
8/課內刷題派:跟住課內學習,多刷練習冊,該聽聽,該做語法做語法,考試優勢明顯。
應該說,除了荷爸家那個倔強的不知道等沒等夠十年的背影,其余路線我都聽說過成功的案例,各個門派都曾雞出過笑傲江湖的英語牛娃。特別是聽力派,門下人才濟濟,各擅勝場,好比少林寺,儼然成為雞壇領袖。
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缺乏“術”,而是要先想好,你給孩子雞英語的指導思想到底是什么?未來想要出國是一種學法,想要在課內考試、中考、高考中占據優勢是一種學法,想讓孩子用好英語這個工具不要“啞巴英語”是一種學法。確定了你學英語的“道”,就不必過多糾結于“術”了,該聽聽,該讀讀,該說說,該寫寫,只要時間投入進去,英語沒有個不成的。
康莊大道
很多媽媽看到這里,心里可能還是糊涂,說:“如果俺們的指導思想就是希望娃的英語好一點呢?這么多種路線,俺們到底該取哪瓢飲?”
先握個手,我本人對英語其實也是這么一個樸素的認識——不求當什么笑傲江湖的英語牛娃,因為除了個別驚才絕艷學有余力的,想把英語搞得極牛是要用時間堆出來的——體制內娃還要兼顧語文數學等其它學科。但與此同時,英語也絕不能成為我們的劣勢科目,還是要好一點,在未來初高中的學習生活中不能消耗太多時間并且占有優勢。
如果你的目的是這個,那我就提供一條康莊大道供參考。其實很簡單,按時間順序來說就是從小就要開始聽兒歌啟蒙——然后學前大量地聽章節+親子閱讀——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聽力詞匯后學習自然拼讀——用RAZ+原版書籍鞏固提高,適當做練習冊——上了學以后,有時間就多聽+上網課+上應試機構+看原版,沒時間就細水長流讀讀RAZ,不可中斷——高年級要老老實實背單詞、刷語法題、背新概念,按部就班跟著學校走。整個路線呈現一個前緊后松,前厚積后薄發,前耗時多,后耗時少的趨勢,比較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
學前啟蒙
? 嬰幼兒期多聽英語歌曲,推薦廖彩杏繪本JY系列音頻。有能力的父母,進行英文原版繪本的親子閱讀,因原版繪本大多精美健康,拋開英語,本身也是很好的親子教育。
? 水平高的父母可以進行日常對話,需要提醒的是,中文語境同樣重要,如果目標不是未來出國,我并不建議家庭全英文化。
? 找幾套有趣簡單的英語分級讀物進行親子閱讀或者點讀,推薦《牛津樹》、《培生》、《海尼曼》、《攀登》等,名詞就點圖片讓孩子意會,動詞就做動作,不需要翻譯,孩子的詞匯量漸漸就起來了。
?家里實在是弄不了孩子英語的,也可以選擇機構。總的來說,學前英語機構昂貴、坑多、良莠不齊、效果難以評估,選擇時需要慎之又慎。
自然拼讀
? 無論哪條路線,都要學一下自然拼讀,會對未來的讀寫有很大幫助。
? 自然拼讀書籍很多,比如我們家使用的《蒲公英英語拼讀王》,還有很多人推薦的《Hook on phonics》、《牛津樹拼讀書》、《super phonics》等,一個月左右即可以結束。
? 也可以機構學習自然拼讀,據過來人說往往進度極慢。不管在哪里學自然拼讀,都需要孩子實操練習,兔爸講要讀4000本,榕老三等很多孩子都是一年內從零到初章,其實沒有什么捷徑,無外乎猛讀也。
自主閱讀
? 大量地聽后,自主閱讀就是窗戶紙,一捅就破,捧著英語大厚書讀真沒大家想象那么高端。學了自然拼讀以后,鼓勵孩子自主閱讀,從簡單到復雜。
? 強烈推薦上手RAZ,無論是紙質,還是賬號版,還是離線版,總之RAZ一方面操練拼讀,一方面狂漲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有效彌補很多孩子章節書讀太多nonfiction讀太少的缺憾。
? 各類初章中章高章,孩子能讀、愿意讀,不影響其它科目的情況下多多益善,低年級讀得越多越好,培養良好語感,為未來省出時間。
綜合能力
? 語言是先輸入后輸出的東西,我個人認為不急著逼孩子輸出,不學啞巴英語的想法沒錯,但也不急于這一時。腦袋里啥也沒有,著什么急練習口語呢?還是優先發展聽、讀兩項能力比較好。
? 合適的條件和充裕的時間情況下,可以考慮網課,進行口語交流能力的加強訓練。
? 通過刷原版練習冊、體制內語法練習冊等方式,以及在學而思、新東方等機構進行學習的方式,不斷提高應試能力。有考試盡量參加一下。
總之現在網上的英語牛娃真的特別特別多,遠遠多于語文和數學牛娃。這第一是因為語文見效需要強大的日常積累,數學需要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只有英語可以在短時間里就雞出“成效”。第二是英語畢竟是外語,很多大人因為時代的原因學得很費勁,現在看到小娃娃能讀英文大書什么的會非常訝異,有一種震驚感。第三是英文原版書、科普書、兒童文學書都做得極為用心和精美,相比較而言,中文兒童書籍乏善可陳。第四是因為英文培訓是一塊大蛋糕,暴利行業,專家啊、達人啊、機構啊、團購啊、網課啊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相關的宣揚力度也會更大。第五相對于數學而言,英語學習其實對人的資質沒有特別的要求。
所以呢,家長們更要冷靜頭腦,好好分析自己家的具體情況和目標,多讀多學英語肯定沒錯,但如果沒有出國打算的,也不要學到走火入魔。語文見效慢,數學不開竅,科普沒興趣,歷史聽不懂,這些科目往往都沒有英語雞起來有成就感,但不能因此就放棄掉。尤其在“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低齡語言階段,不排除出現英語閱讀過度擠壓中文閱讀的情況。總之每家有每家的情況,權衡利弊,需要大家自己掂量。但說到底,想學好英語,其實就是個投入時間精力的問題,不要老想走捷徑,不要老想著不付出努力找個秘笈一招致勝,只要你投入時間聽說讀寫,一定保證你能見到客觀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