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上刷微博看到這樣一則令人無比氣憤的新聞:
上周末,在上海迪士尼劇院散場時,一個8歲小男孩可能不小心碰到了一女子的敏感部位,被說了幾句,然后該男孩的媽媽就炸了,說該女子言語攻擊她兒子,同行女子也上前指責,聲稱“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啥……”隨后和同伴一起罵人、打人。

通過現場視頻可以看到,
原來和出手打人的黑衣女子一起的,
還有一名身著白色上衣的女子,
和一名頭戴白色鴨舌帽的女子。

視頻一開始就聽到白衣女叫囂: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啥……
而黑衣女子則是撿起地上的帽子,
二話不說披頭蓋面就往小姐姐頭上打。

被旁邊人拉住后,
她沖著一位邊打電話邊攔架的女生說:
“我就打,關你X事啊!”
說完轉身用手指著小姐姐開罵,
什么齷齪的詞都用上了,
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

罵完后,她還不解氣,
又拿起帽子重重地往小姐姐頭上打去,
小姐姐躲閃不及,踉蹌后退了幾部,
而白衣女此時就插著腰觀看,
倒是旁邊的兩個小姑娘伸手把黑衣女子拉了回去。

打完后,黑衣女子退到了后面,
而此時白衣女站了出來,
她不說她們自己打人的事情,
反倒指責起小姐姐來:“你好意思講……”
她一邊說一邊非常不禮貌的用手指對著小姐姐的臉,
甚至直接上手用力推搡小姐姐。

還好,迪士尼的工作人員趕到了現場,
小姐姐哭訴她們三人不僅動手打她,
其中一人還把她推到了地上打。
這時,白衣女和黑衣女子立刻圍上來解釋稱:
不過就是一個8歲孩子,摸一下怎么了。

其后,在工作人員疏散人群時,
白衣女還不依不饒,對小姐姐接著飆臟話:
“你他X有妄想癥吧你,
長這個X樣,還摸你屁股啊!”
看著視頻中女孩被打、被罵、被推搡的畫面,我心中忍不住升起一股怒火。你家兒子是兒子,人家女孩就不是女兒了?只許你家兒子“不小心”摸到別人,不準人家女孩說出來嗎?
02
網友評論
@知你故來風
本來我想小男孩可能是無意的,看了他的父母我覺得可能是故意的。
@不可能是小炫
我帶我兒子逛街,剛16個月,特皮。到處亂跑,看到啥都要戳幾下。我就跟在后面保護著。結果這熊孩子,路過人小姐姐身后時,還摸了人家屁股一下。當時嚇我一跳,生怕被人誤以為是我摸的。 連忙說對不起。我實在是不明白,孩子亂來,作為家長的不應該第一時間道歉嗎?反而還有理由指責別人?素質堪憂。
@彩虹小豬
還以為現在孩子八歲啥都不懂嗎。。。。
@要cool
有些小孩真的不一定是不小心,我在地鐵上就碰到過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一直偷摸鄰座女生的大腿,還用腳去撩別人的裙子,被發現后就裝作不小心,孩子媽媽在一邊只是笑笑,可能還覺得好玩吧。
@Miss沒節操
我弟弟8歲的時候掀開我裙子往里鉆,被我抓出來打了一次,之后再沒敢干活這種事
8歲其實有的小孩子已經有對性好奇了,家長必須正確引導而不是一味縱容。
@老帆帆不吃蔥
小孩懵懵懂懂不是大問題,但可怕的是父母的教育,不及時教育人和人的界限,尊重異性的身體,反而覺得對方不應該聲張,這是把孩子往渣男或流氓方向培養。
最后經調解,打人一方賠償被打女子1000元,懲罰并不算嚴重,卻也大快人心,至少可以打擊一下她們囂張的氣焰。
一般發生此類情況,不管是孩子皮還是出于好奇,碰到別人的身體,家長會立馬給人道歉,生怕別人生氣,一般被碰到的人也都會理解的。但視頻里這個就很厲害了,還不但不承認還打罵人家,甚是囂張。
也許小男孩是無意的,但在大人的這種教育方式下,又怎能給孩子帶來正能量。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03
陜西一個小區內,十歲左右的男孩獨自進電梯后,經常在電梯角落里撒尿。父母知道這件事后,立馬向大家道歉:

隨后,這位媽媽在群里發了孩子的檢討書:

“我今天在電梯上小便,要對大家說‘對不起’。我做的這是一件不文明的事情,破壞了小區環境,也可能讓電梯壞掉,給大家帶來危險。
我以后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請大家監督我并原諒我。接下來我要打掃一個月的電梯衛生,作為補償。”
說到做到,男孩開始在爸爸的監督下,老老實實在電梯里拖地、擦廂壁。

業主們當然選擇原諒:雖然男孩之前的行為不太好,但家長的做法非常棒,處理得很妥當。
事情傳上網,千萬網友給男孩媽媽點贊:好孩子就是這么教出來的!
同樣是媽媽,前段時間也有個年輕母親人人為她點贊。
這位媽媽帶著孩子搭乘地鐵,孩子在她懷里睡著了,只能橫抱著。
但這樣孩子的鞋底就難免踢到別人,會蹭臟鄰座乘客的衣服,于是她就用自己的手心捧著鞋子。

直到下車前,她一直維持著這個動作。
許多人被這個媽媽暖到了。有人說:“這種小細節很容易被忽視,這是骨子里的教養。相信懷里的寶寶也會耳濡目染,長大后很懂事。”
反觀有些家長:
之前在浙江寧波一家游樂園內,兩名4歲左右的小女孩因為爭搶玩具而發生了沖突,其中一個女孩的媽媽竟然起身連扇帶擰地猛打另外一個女孩,并罵罵咧咧揚長而去。

看到監控錄像,我們隔著屏幕都心疼被打的小孩,真想不通,同樣為人父母,這位打人的家長怎么就下得去狠手?

無獨有偶,7月7日,一名5歲男童在兒童游樂園內玩滑梯時,被另一名陌生男孩一腳踹下滑梯,造成左胳膊嚴重骨折。而肇事孩子的媽媽見狀,迅速帶著自家孩子逃離現場。
其實做父母的都會疼愛自己孩子的,但是“愛子心切”并不能成為父母打罵別人的理由。
不管孩子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行為,既然引起了別人的不滿,父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導自己的孩子道歉,并對自己的孩子說明之前的做法是錯誤的。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充當一個“超人”成為“護犢”的父母。
俞敏洪曾說過:“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影響占比超過60%,學校教育占30%,社會教育占10%。”因此,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的榜樣作用才是重中之重。
我們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師,在各方面都是孩子學習、模范的對象。
你怎么對待孩子無意中的錯,不但顯露你的三觀和水平,更決定著孩子的素質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