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8年里,對于很多農民朋友來說,他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僅是農民朋友的土地承包期延長了30年,更重要的是國家對農村的規劃一直在進行中!
比如說去年一直很火的農村土地確權,截至2018年底,我國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面積14.8億畝,占承包地實測面積的89.2%,30個省份已報告基本完成。
還有就是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2018年,我國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涉及近1000個縣,首次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頒發登記證書,13萬多個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改革任務。
而我國在2017年要求建立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截至目前,也已經劃定了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9.3億畝。
前幾天,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19年的部分工作計劃,其中指出:2019年,我國將全面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確保完成10.58億畝劃定任務,也就是說2019年將繼續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1.28億畝。
另外,中央明確,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農田,這個詞是最近幾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直觀上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對應的其實是“高科技”,帶來的則是農業種植方式的變革,高效、省時、省力和農業循環可持續,更顛覆了農民朋友對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認識。
高標準農田,通俗地說,是指“田成塊、渠相連、路成網、樹成行”。即在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內,建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基本農田。
在中央財政部發布的《2018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點》文件中,明確提出2018年將繼續把建設高標準農田列為首要任務。
因此,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團體在平原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少于5000畝,丘陵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少于2000畝就可以申請高標準農田補貼。
普遍情況下政府投入補貼資金在1500元/畝,但是北京、天津、上海、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浙江、福建、海南、西藏等地根據實際情況可拿到相對更高的財政補貼。
根據以往國家下發的多項與農村土地確權相關的文件來看,都表明2018年將是這一輪農村土地確權的收官之年。
但是,現在全國仍有10.8%的土地未完成確權,我估計那些沒完成任務的地區,在2019年仍將繼續進行土地確權工作!
畢竟土地確權是我國農村土地改革的“排頭兵”,從2011年就開始布局試點,并且今后很多農村的政策補助都會與土地確權完成發放的那個《土地經營承包證書》密切相關。
所以,各位農民朋友,如果你家的土地還沒有確權的話,建議你經常去村委會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