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寫到:“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么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讀過他的傳記,就會發現他是用生命在實踐,而體悟出這句話,所以才引起大家的廣泛共鳴。
后來我在研讀《易經》時,回想起這句話,仍然覺得很經典。人生漫長,關鍵的只有幾步,把握住3個黃金時刻,少走彎路。
第1個黃金時刻:情緒沖動時,不要做決定。
《易經》乾卦曰:“上九,亢龍有悔。”
事情已經發展過頭了,處于極度亢奮的狀態下,就會物極必反,事態發生變化,導致悔恨。
《易經》中“亢龍有悔”,和人最貼切相關的是:人在情緒沖動時,不要做決定。人在沖動時,是情緒在控制大腦,理性無法發揮作用,做出來的決定,基本會讓人在事后感到后悔。
你可以想想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個人都會在情緒沖動時,說過不該說的話,做過不該做的事,事后自己又暗暗后悔。
人在情緒沖動下,什么話都會脫口而出,忘記考慮到聽話人的感受。
《易經》頤卦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言語一出而不可復入,飲食一入而不可復出。所以,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前段時間,深圳的朋友圈被一條“小學生失蹤事件”刷爆,10來歲的漂亮小女孩,走丟了。大家都很擔心,派出所在協助調查,好心的網友也紛紛轉發尋人啟事。幸運的是兩三天后小女孩找到了,原因是:母親嚴厲責備女兒,女兒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幸好找回來,如果小女孩遭遇不測,這為人父母的一定會自責一輩子,悔恨一生。
第2個黃金時刻:猶豫不決時,要等一等。
《易經》乾卦曰:“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或,是不定之辭,可以躍,可以不躍。體現在人事上,則表現為一絲猶豫,想做,又有疑慮。當猶豫不決時,最好要等一等,小心謹慎,不可輕舉妄動。最關鍵是把握最佳“時機”。就像我們小時候幾個小伙伴一起跳繩一樣,你需要選擇一個最佳時機,跳進去,如果時機不對,你跳進去就會絆了繩子,輸了。
《易經》包羅萬象,任何人、事、物的發展、轉化,都有一個最佳時機。你在最佳時機切入,則事半功倍;如果盲目挺進,則事倍功半。人天生有一個靈敏的直覺,當你感到猶豫不決時,說明最佳時機還在附近徘徊,需要等一等,冷靜下來,細心觀察準了,才能一躍而起,成功抓住。
第3個黃金時刻:心中渴望時,要馬上行動!
《易經》需卦曰:“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我們對外界諸多人事物,不外乎4種體驗:不喜歡,不想要;有點好感,可要,可不要;很喜歡,很想得到;渴望,愿意付出代價得到。
我們人的一生,會欣賞很多東西,但要把欲望和渴望分開。欲望只是停留在滿足一下,而渴望,則是想付出行動,把心中的欲望變成現實。
有的人看到別人創業成功,也想去創業,可一想這個成本啊,還有一天到晚都是忙啊,各種因素,想想就退卻了,還是在大公司安心當一個高管吧,反正天塌下來,有老板頂著,自己還有社保養老。
而有的人呢,則是心中有一個強烈的渴望,每天都琢磨著把這個渴望變成現實,愿意承受壓力和困難,就想把自己的渴望,付之實踐。這種心中的渴望,往往來自生命意識深處的呼喚,你要馬上行動!
大疆無人飛機的創始人,80后的汪滔就極度癡迷“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這種強烈的渴望,促使他不惜付出了一切努力,最終,他在大學宿舍中制造出飛行控制器的原型,才有了后來的大疆創業。
人生關鍵的幾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要把握住3個黃金時刻:情緒沖動時,不要做決定;猶豫不決時,要等一等;心中渴望時,要馬上行動!愿你牢牢把住自己的人生,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做下正確的決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天學一點國學,這是解讀《易經》的第47篇文章。為方便讀者連貫閱讀,我盡量堅持每天更新,直到把《易經》解讀完為止。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疑難國學,傳承古老文化。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