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承擔著復雜的功能,有良好的品性,我們常常將肝臟比喻成媽媽,這位媽媽給我們帶來愛的同時也潛伏著隱患。如肝臟疾病難以早期發現,等到這個“母親”忍無可忍,“淚往肚里流”,并出現癥狀時,往往已發展至肝硬化腹水,而當出現疼痛等不適時往往已發展到肝癌或已造成其他嚴重的后果。
許多原因都可以引起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這些原因反復損害肝臟,肝臟的疤痕會越來越多,肝臟的質地也會越來越硬,最后形成肝硬化,甚至肝腹水,在此基礎上也可發生肝癌。肝腹水是各種肝病的晚期表現,腹水越多病情越重。
那么,腹水是如何形成的?與“母親”有什么關系?腹水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其中有一原因是肝臟患病到一定程度即會“哭泣”,表現為肝臟表面不停的有液體滲出,滴落于腹腔形成腹水,所以很多肝病專家將此現象比喻為“哭泣的肝臟”或“流淚的肝臟(淚肝)”亦即“任勞任怨”的肝臟“母親”因病嚴重了在“哭泣”,而腹水是“母親”的“哏淚”,是“淚朝肚里流”的結果。
肝硬化腹水經過住院治療后,多數肝功能恢復正常,低蛋白血癥被糾正,肝臟內循環改善,腎小球過濾增加,腹水消失。然而肝硬化腹水的復發率較高,且治療困難,所以預防復發極為重要。
肝腹水患者在飲食上應強調低鹽、適度蛋白質、低脂肪飲食;進食富含維生素食物、選擇易于消化的細軟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饑餓、戒煙戒酒,注意食品衛生,防治腹瀉。
每日保持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避免勞累,逐漸適度增加活動量,由休息向半日工作至全日工作過度。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傷,適當參加文娛活動,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肝臟功能恢復與肝細胞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