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湯臨床應用進展
賈育紅 天津市寶坻區城關醫院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 臨床研究
血府逐瘀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醫林改錯》,由活血化瘀名方桃紅四物湯與疏肝理氣名方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組成。體現出活血化瘀與疏肝理氣的良好組合,成為經典的行氣活血法的代表方,按照“氣行則血行”的理論,該湯劑重在活血化瘀,調達氣機,行氣止痛,涼血清熱,養血潤 燥,適用于血瘀證或氣滯血瘀證。臨床應用廣泛,本文綜述如下:
1 在內科疾病中的應用
1.1 心絞痛:
李氏【1】治療心絞痛,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方藥:當歸、山楂各15g,川芎、赤芍、桃仁、丹參、川牛膝、降香、薤白、瓜蔞仁、半夏、炒枳實、甘草各10g,桂枝、紅花各6g。3劑,1劑/d,水煎分3次服。二診:心前區疼痛及胸悶減輕,痰易咯出,舌質紅潤。守上方5劑,水煎服。三診:胸痛止,胸悶解,心悸平,舌質紅,苔薄白,舌面瘀點消退,脈和緩。依上方先后服20余劑,諸癥消失,心電圖、血脂正常。后以天王補心丹合保元湯加山楂、制首烏等研末為丸善后,隨訪年余未發。冠心病心絞痛【2】方選血府逐瘀湯加味:當歸10g生地12g川芎10g赤芍12g桃仁12g紅花9g柴胡9g桔梗10g牛膝10g枳殼6g丹參12g甘草6g。3劑,日1劑,水煎服。服后,疼痛大減,效不更方,上方繼服10劑,癥狀基本消失,心痛未大發作。
1.2 頑固性失眠
夏氏【3】治療頑固性失眠,方用血府逐瘀湯加味:當歸10g,生地15g,桃仁10g,紅花5g,枳殼10g,赤芍15g,柴胡10g,甘草5g,桔梗10g,川芎10g,牛膝15g,郁金10g,合歡皮15g。每日1劑,水煎,早、晚飯后服。32例中,治療時間最短者7天,最長者28天,平均18天。治療后患者癥狀完全消失10例(31.3%),有效20例(62.5%),無效2例(6.2%),總有效率93.8%。
1.3 頭痛
孫氏【4】用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103例,顯效49例,有效4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達91%。張氏等【2】治療頑固性頭痛,方用血府逐瘀湯加味:桃仁15g紅花12g 當歸12g生地12g川芎9g赤芍9g柴胡10g桔梗6g牛膝12g 酸棗仁9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3劑后癥狀明顯減輕,再服5劑而愈,為鞏固療效后又服3劑,隨訪至今未復發。
1.4 瘀膽型肝炎
趙氏【5】治療瘀膽型肝炎30例,中藥治療,以血府逐瘀湯為基礎方進行加減:茵陳15g,干姜、白花蛇舌草、當歸各12g,赤芍30g,川芎、桃仁、紅花、牛膝各10g,柴胡、桔梗、枳殼、甘草各6g。肝區脹痛,痛如針刺加入穿山甲10g,畏寒肢冷,小便不利加桂枝10g,附片6g;舌苔厚膩,脘呆納差者,加佩蘭、蒼術各10g。30例病人中,除1例中途改用其它療法外,29例全部治愈。治療過程中無明顯副反應。
2 在外科疾病中的應用
2.1 糖尿病并存下肢潰瘍
周氏【6】治療糖尿病并存下肢潰瘍,將53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其中A組28例,B組25例。兩組患者均給以口服美吡達10mg,3次/d,二甲雙胍腸溶片0.5g,3次/d,控制血糖,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3~9.4mmol/L。給以頭孢拉定膠囊口服抗感染。A組患者給以口服血府逐瘀湯,潰瘍面給以外科換藥;B組單用外科換藥。統計A組患者潰瘍面平均愈合天數為18.7天,B組患者潰瘍面平均愈合天數為26.4天。均數經t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
2.2 泌尿系結石
馬氏【7】治療泌尿系結石,將62例門診病人分為兩組,治療組32例,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12g當歸尾9g紅花9g牛膝9g枳殼6g赤芍6g川芎5g金錢草30g柴胡3g雞內金15g海金沙20g甘草3g.每天1劑,加入1000ml水煎至500ml,早、晚分服。15天為1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腎陰虛加熟地黃9g,知母9g;腎陽虛加補骨脂9g,肉桂9g;氣虛加黃芪30g;排石困難加路路通15g;血尿加白茅根30g,側柏葉9g.對照組30例,口服石淋通片(廣西梧州制藥集團)每次8片,每天3次,并口服復方金錢草沖劑(廣西萬通制藥有限公司)每次2小包,每天3次,15天為1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治療組治愈21例,治愈率65.63%;有效9例,占28.12%;無效2例,占6.25%;總有效率93.75%.對照組治愈10例,治愈率33.33%;有效12例,占40%;無效8例,占26.67%,總有效率73.34%.兩組治愈率、總有效率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χ2=6.45,P<0.05;χ2=4.77,P<0.05)。
3 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
3.1胎盤植入:
蔣氏【8】中西醫結合治療胎盤植入,17例胎盤植入患者分為2組,治療組采用在靜脈滴注甲氨喋呤(MTX)的基礎上,結合中醫活血化瘀治療,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柴胡、生地、當歸、川芎、枳實、桃仁、紅花、赤芍、三棱、莪術等)。對照組不服中藥,加用宮縮素及抗菌素治療。結果:治療組9例胎盤植入患者全部免行清宮術及子宮切除而獲痊愈。而對照組8例中,5例行清宮術,1例行全宮切除。結果表明,該法是胎盤植入較理想的保守治療方法。
3.2子宮內膜異位癥
林氏【9】以血府逐瘀湯為基本方藥并隨證加減:月經先期加黃芩;月經后期生地黃改熟地黃,加白術;月經期酌加肉桂、炮姜、小茴香、香附;月經有血塊、盆腔有包塊加三棱、莪術、丹參;腹痛甚加五靈脂、炒蒲黃、延胡索;乳房脹痛重用柴胡,加川楝子;心煩加梔子、蓮子心,20天為1個療程,治療28例,痊愈16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2例;有效率達92.8%。
3.3更年期綜合癥
張氏【2】予以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5g當歸10g生地12g川芎10g柴胡10g枳殼12g郁金15g桔梗9g牛膝15g茯神12g甘草6g,藥進12劑后,情緒明顯好轉,睡眠改善,煩躁易怒等癥減輕,效不更方,又服9劑,諸癥悉除。
3.4經行頭痛
付氏【10】治療經行頭痛方藥:柴胡、當歸、紅花、桃仁、枳殼、牛膝各10g,生甘草3g,桔梗5g,川芎30g,白芷20g,水煎服,每日1劑,服上方4劑。再診,頭痛明顯減輕,續進10劑,1月后復診,頭痛基本消失,諸證皆除。
4 在五官科疾病中的應用
4.1 視網膜靜脈阻塞
鮑氏等【11】用血府逐瘀湯為主方(桃仁、川芎、牛膝、枳殼、柴胡、桔梗各10g,紅花12g,當歸尾、生地黃、赤芍各15g,甘草6g,另三七粉5g沖服)加減:年老體虛伴頭痛頭暈、腰膝酸軟、耳鳴、五心煩熱者去枳殼、柴胡、桔梗,加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知母等滋陰補腎;伴心煩易怒,口紅舌干者去枳殼、桔梗,加石決明,夏枯草、草決明等清肝瀉火;伴眼脹、心煩悶、脅脹痛者去桔梗,加郁金、澤蘭、白芍等疏肝平肝;有視網膜水腫者加澤瀉、車前子等利水消腫。治療32例,顯效17例,有效11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87.5%.
4.2 慢性喉喑
李氏等【12】予柴胡、紅花、牛膝各12g,枳殼、生地、赤芍、木蝴蝶、桃仁各15g,浙貝、海浮石、南沙參各20g,桔梗10g,甘草6g,一般20劑后,諸癥消失。李氏等【12】還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耳脹耳閉,鼻窒,療效亦頗佳。)
5 在疑難雜癥中的應用
5.1 慢性萎縮性胃炎
王氏【13】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絡瘀阻型,治宜化瘀通絡和胃,方選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10g,枳殼10g,桔梗10g,黃連10g,蒲公英10g,甘草10g。
5.2術后失眠
袁氏【14】用血府逐瘀湯為基本方治療術后失眠15例,痊愈(睡眠時間在6小時以上,伴隨癥狀消失,半年隨訪未復發者)10例;好轉(睡眠時間延長,伴隨癥狀明顯減輕但停藥后復發者)4例;無效(服藥前后癥狀無改變者)1例。
5.3不射精案
楊氏等【15】治療不射精案投血府逐瘀湯加路路通、王不留行,服13劑后能射精但量少,又酌加菟絲子、仙靈脾后,量增多,性生活如常人。3年后隨訪,已得一男。
6 小結
綜上所述,血府逐瘀湯廣泛應用于臨床內、外、婦、五官等各科。臨床體會、瘀血表現較為復雜、有寒熱虛實之分。據中醫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理論,用活血化瘀法皆能奏效。運用中必須從整體觀念出發,在辯證基礎上即要掌握整體于局部,主證于兼證,又要掌握邪正力量對比和消長的變化,靈活運用此方加減,適當配合理氣、溫寒、清熱補氣,才能更好的有效地發揮作用,取得最佳療效。盡管對血府逐瘀湯的藥理研究成果較多,但還有許多空白,比如對其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機制的研究,其抗腫瘤作用中對其各種癌基因表達的影響等,均有待深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李延松.血府逐瘀湯臨床運用三則.湖北中醫學院學報.2000.1.2.經驗薈萃
張秋雁等.血府逐瘀湯治驗3則.R289.5.〔B〕.1007-547﹙2003﹚.05-055-01
夏永添.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頑固性失眠32例.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4.5(2):5
孫玉文.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103例.吉林中醫藥.2000,20(1):19
趙龍莊.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瘀膽型肝炎30例.陜西中醫.2005.26(9)880
周勇.血府逐瘀湯治療糖尿病并存下肢潰瘍53例臨床觀察.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5(5):9
馬長群.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泌尿系結石32例.廣西中醫藥.1999.3.22臨床報道
蔣惠貞.中西醫結合治療胎盤植入.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4.17.臨床研究
林霞.血府逐瘀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28例.河南中醫.1999.19(4):49
10.付長獻.血府逐瘀湯加減治驗二則.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4年5月.第二卷.第5A期
11.鮑廣義.血府逐瘀湯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32例.河南中醫,1999,19(5):48.
12.李惠敏.血府逐瘀湯在耳鼻咽喉科的應用.陜西中醫,2000,21(3):135
13.王紅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治療.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6(5):12
14.袁長旺. 血府逐瘀湯治療術后失眠.湖北中醫雜志.1999,6(21):經驗交流
15.楊永平. 淺議血府逐瘀湯在疑難雜癥中的應用.中華醫藥雜志.20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