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治頭痛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閱:1973)
 
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又為髓海所在。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可上注于頭。若六淫之邪外襲,上犯巔頂,邪氣稽留,阻抑清陽,或內傷諸疾,導致氣血逆亂,瘀阻經絡,腦失所養,均可發生頭痛。誠如《醫碥·頭痛》曰:“頭為清陽之分,外而六淫之邪氣相侵,內而六府經脈之邪氣上逆,皆能亂其清氣,相搏擊致痛,……”因其病位高巔,古有非輕不能達,難道只能用輕藥?

-=-=-=-=- 以下內容由 czq1236892008年09月30日 06:24pm 時添加 -=-=-=-=-
請教老師用藥經驗!

-=-=-=-=- 以下內容由 czq1236892008年09月30日 06:26pm 時添加 -=-=-=-=-
采取那種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方法?

-=-=-=-=- 以下內容由 czq1236892008年09月30日 06:29pm 時添加 -=-=-=-=-
中醫治療頭痛是辨證好還是辨病好?

-=-=-=-=- 以下內容由 czq1236892008年09月30日 06:45pm 時添加 -=-=-=-=-
頭痛中醫診治效果如何?
 
 
  作者: czq123689     2008/09/30 06:22pm   回復此發言  
 
1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斗膽妄言幾句:

1、頭痛中醫診治效果如何?

頭痛中醫診治療效穩妥。其一,不用毒麻類,不產生藥性依賴;二效果真實可靠。其難在“辨證”,而有施治療效里的“靶向性”。

2、中醫治療頭痛是辨證好還是辨病好?

經驗談,當舍繁求簡,辨癥即可。

3、采取那種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方法?

僅頭痛標即是本,本即是標,此標本具一(古有諸陽之會)。然與標本,尚存其出入,與其出入,又有“透解”于“化合”。


 
 
  作者: 假部長     2008/09/30 07:49pm   回復此發言  
 
2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最后一個,也是第一問。鄙人不才,不敢以“師”自居。但為滿足樓主的不恥下問,俺也愿以人之坦誠,先說說諸多前輩的經驗:

頭痛分,虛實;虛實而存“掣,灼、裂、暴、鈍”等,言除巔頂,用藥無藁本難效;偏側痛,非柴胡難清樞之殘余;額前非獨羌不散……
 
 
  作者: 假部長     2008/09/30 08:08pm   回復此發言  
 
3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czq123689先生提出的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問題很有臨床意義.
2 樓的觀點明確,道出了中醫臨床的心聲,很有見地.
頭痛用藥非輕不能達,是中醫治療頭痛的方法之一,中醫治療頭痛不僅辨證還重視辨病.
 
 
  作者: 王勇123     2008/09/30 08:38pm   回復此發言  
 
4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下面引用由假部長2008/09/30 08:08pm 發表的內容:
最后一個,也是第一問。鄙人不才,不敢以“師”自居。但為滿足樓主的不恥下問,俺也愿以人之坦誠,先說說諸多前輩的經驗:
頭痛分,虛實;虛實而存“掣,灼、裂、暴、鈍”等,言除巔頂,用藥無藁本難效;偏側痛 ...


先生的用藥開示很好,歡迎先生在藥物研究方面多介紹心得和經驗.
 
 
  作者: 王勇123     2008/09/30 08:42pm   回復此發言  
 
5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關于頭痛的辨證分型和用藥頗多,其中代表性的有下面三家。

  1. 陳寶田:從頭痛的實際出發,把活血與分型相結合的方法,此分型方法其療效肯定。

  (1) 風寒型——桃仁四物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

  (2) 風熱型——桃仁四物湯加黃芩、生石膏、柴胡、防風。

  (3) 痰濕型——桃仁四物湯加二陳湯或五苓散。

  (4) 肝腎陰虛型——桃仁四物湯合杞菊地黃丸。

  (5)瘀血型——血府逐瘀湯加雞血藤、羌活、獨活、白芷。

  見《I臨床中醫內科學》、《中醫內科學》6版統編教材。

  2. 劉炳林、王永炎等把頭風病人分為以下五型。

  (1) 風火候。

  (2) 風痰候。

  (3) 風瘀候。

  (4) 陽虛寒凝候。

  (5) 氣血兩虛候。

  3.王永炎主編的最新版中醫內科教材中把頭痛分為八型,比較切合實際。

  (1) 風寒證——川芎茶調散。

  (2) 風熱證——芎芷石膏湯。

  (3) 風濕證——羌活勝濕湯。

  (4) 肝陽證——天麻勾藤飲。

  (5) 腎虛證——大補元煎。

  (6) 氣血虛證——八珍湯。

  (7) 痰濁證——半夏白術天麻湯。

  (8) 瘀血證——通竅活血湯。
 
 
  作者: 王勇123     2008/09/30 09:02pm   回復此發言  
 
6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謝謝二位老師的解答,我上臨床時間不久,頭痛的病人多,想請教外感頭痛的用藥經驗.
 
 
  作者: czq123689     2008/10/01 00:16pm   回復此發言  
 
7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外感六淫都可以致頭痛,用藥關鍵在邪去正安,六淫頭痛用藥各有特色不同.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1 02:23pm   回復此發言  
 
8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頭痛用藥要突出辨證識癥。頭痛有何因何經何臟之異,其脈癥亦有不同,而首選要辨虛實,審久暫,分表里,察性質,如此辨證識癥,才能舉綱定格。名醫章次公認為:“頭痛有虛實有實,實則當清當散,虛則當溫當補”,同時指出從脈辨虛實,頭痛屬虛者,按其脈忽大忽小,甚則左右不相符合。張景岳指出:“凡診頭痛者,當先審久暫,次辨表里”,又說“暫病者必因邪氣”,多屬實證,如外感頭痛,火邪頭痛。“久病者必兼元氣”,有陰虛頭痛、陽虛頭痛,多屬虛證,然亦有久病而實者,又當因脈因癥而詳察之。次分表里,有表邪外襲者,風寒外襲于經,治宜疏散,最忌清降,有里邪者,火邪熾于內者,治當清降,最忌升散。同時還要根據頭痛的性質和伴有癥狀,辨明病機。如濕熱頭痛,頭重如裹。氣虛頭痛,隱隱緩痛,倦怠耳鳴,九竅不利。血虛頭痛,晝輕夜重?;馃犷^痛,頭痛如裂。風寒濕頭痛,身重惡寒等等。對于突發性劇烈頭痛伴嘔吐、偏癱、高熱、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采取急救措施。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1 06:05pm   回復此發言  
 
9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內經》提出六經病變皆可引起頭痛,而《傷寒論》六經條文中明確提出頭痛的只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厥陰病。
 
 
  作者: czq123689     2008/10/02 00:07pm   回復此發言  
 
10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內經》提出六經病變皆可引起頭痛,與《傷寒論》六經條文中提出頭痛有關系又有區別.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2 05:54pm   回復此發言  
 
11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不錯,總結的好!
 
 
  作者: 杏林奇葩     2008/10/03 09:23pm   回復此發言  
 
12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六經病變皆可引起頭痛?
 
 
  作者: czq123689     2008/10/04 00:17pm   回復此發言  
 
13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下面引用由czq1236892008/10/04 00:17pm 發表的內容:
六經病變皆可引起頭痛?


頭痛的六經分類源于《內經》?!秱摗?、《東垣十書》、《冷廬醫話。頭痛》先后完善了對六經頭痛的治療方案??梢姡戳浂ㄎ环诸悓︻^痛進行治療,前人早有較完整論述。目前按太陽、少陽、陽明、厥陰定位分類運用引經藥治療頭痛在臨床上已經普遍,對少陰、太陰頭痛研究甚少。

-=-=-=-=- 以下內容由 王勇1232008年10月05日 00:06pm 時添加 -=-=-=-=-
引經藥用法:太陽頭痛用羌活、蔓荊子;少陽頭痛用黃芩、柴胡;陽明頭痛用葛根、石膏;厥陰頭痛用吳茱萸、蒿本;太陰頭痛用蒼耳、辛荑;少陰頭痛用杜仲、熟地。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5 00:05pm   回復此發言  
 
14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論壇學術討論的典范??!
 希望喜歡爭論的先生來看一看,學一學。別說治頭痛有了綱領性指導,學風上也學到了什么叫學術討論?
 感謝幾位版主殷勤奉獻!讀后深受啟迪。
 
 
  作者: 版納福齡堂     2008/10/05 01:33pm   回復此發言  
 
15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歡迎版納福齡堂先生到藥物研究欄參加討論.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5 07:40pm   回復此發言  
 
16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原載:《中國中醫藥報》總2395期頭痛六經分證

丁元慶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一、六經頭痛涵義辨析
  1.與經脈循行部位相關的頭痛。六經頭痛指頭痛發生在該經脈循行部位者,如,太陽頭痛、陽明頭痛、少陽頭痛、厥陰頭痛。
  2.與六經病病機相關的頭痛。六經頭痛是指與六經病相關的頭痛。如,太陽頭痛指傷寒太陽病頭痛,陽明頭痛指傷寒陽明病頭痛,等等?!短m室秘藏·頭痛門》所補出的太陰頭痛與少陰頭痛亦屬此類。
  六經頭痛不但包括外感頭痛,還應包括內傷頭痛。頭痛是極其復雜的病癥,不但在病因病機方面有外感內傷之不同;就病位而言,可以涉及臟腑及其經脈。顯然,對六經頭痛從單一方面理解是不全面的。
  3.三陰三陽六經病病機與經脈循行部位結合。如果將以上兩種認識結合起來,則更適應臨床需要,這是本文對六經頭痛范圍、屬性的界定。《冷廬醫話·頭痛》:“頭痛屬太陽者,自腦后上至巔頂,其痛連項;屬陽明者,上連目珠,痛在前額;屬少陽者,上至兩角,痛在頭角。以太陽經行身之后,陽明經行身之側,厥陰之脈會于巔頂,故頭痛在巔頂。太陰、少陰二經雖不上頭,然痰與氣逆壅于膈,頭上氣不得暢而亦痛。其辨之之法,六經各有見癥。”明·秦景明在《癥因脈治·頭痛論》中指出“傷寒門頭痛,皆是三陽經表癥,今在雜病門,雖分外感內傷,然三陽三陰,皆有頭痛。”
  任何疾病就其屬性而言不離陰陽虛實,不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其病不屬外感即是內傷。因此,將三陽三陰以及所屬的臟腑經脈與外感內傷的病因病機有機結合起來對頭痛進行辨證論治,既符合臨床亦切合實用。
  臨證辨治頭痛的基本要素大約有三條:一是能明確病位,二是能確定病性,三是能明確致病邪氣的性質。以六經辨證論治頭痛完全可以滿足以上條件。

  二、六經辨證論治頭痛臨證舉要
  (一)太陽頭痛
  1.部位:太陽頭痛主要見于前額、巔頂、枕部疼痛連及項、背,或由項連肩。
  通常所說的太陽頭痛以后頭部疼痛為主或連于項?!鹅`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冷廬醫話·頭痛》:“頭痛屬太陽者,自腦后上至巔頂,其痛連項……項強腰脊痛。”由于足太陽膀胱經脈循行所至,還可以發生頭側頭痛,如《丹溪心法十二經見證》足太陽膀胱經見證 “頭苦痛……頭兩邊痛……項似拔……”
  2.病因病機:風寒、風熱外感常見,邪氣阻滯太陽經脈;亦可見內傷為病者。
  3.屬性:外感內傷皆可致病,但以內傷為主;屬實者居多。
  4.證治:①經脈不利:頭痛以枕頸部為主,痛連巔頂、前額,或牽連頭側,或頸枕部拘緊或酸痛,連及顳額,或伴肩背不適,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或緊。治法:疏利太陽經脈,通絡止痛。方藥:葛根湯加天麻、川芎、姜黃、天南星、當歸。②瘀血證:頭痛項強,或痛連肩背手臂,經久不已,頸部壓痛,舌質暗或紫,或暗紅,苔薄白,脈弦細或細澀。治法:活血化瘀,疏經通絡。方藥:葛根湯加當歸、紅花、丹參、羌活,或桂枝茯苓丸加味。③濕熱證:頭痛頭重,頸項不舒,胸滿惡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或濡。治法:清熱化濕,疏經通絡。方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生薏苡仁、土茯苓等。④風寒證:頭痛起病較急,其痛如破,連及項背,惡風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苔薄白,脈多浮緊。治法: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方藥: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加味。⑤風熱證: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發熱或惡風,口渴欲飲,面紅目赤,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浮數。治法:疏風清熱,通絡止痛。方藥:葛根湯去麻黃、桂枝,加桑葉、菊花、僵蠶、蟬蛻或升麻葛根湯、桑菊飲?;蛴眠x奇湯,《傷寒大白·頭痛》謂“此治太陽風熱頭痛之方。”⑥風濕證: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胸悶納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滑。治法:疏風通絡,化濕止痛。方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麻黃加術湯。
 ?。ǘ╆柮黝^痛
  1.部位:頭痛部位以前額、面頰、眉棱骨常見,或痛連齒齦,或顏面疼痛。《傷寒大白·頭痛》:“陽明經額前痛,痛連眼眶,脈洪而長……”
  2.病因病機:外感多熱結或為寒凝;內傷多積熱、濕熱、胃火、熱毒、酒毒。
  3.屬性:實證為主。
  4.證治:①陽明濕熱:頭痛身重,胸脘痞悶,溲赤閉澀,口中黏膩,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治法:清熱利濕,和中止痛。方藥:伴脘痞者用半夏瀉心湯;大便不爽者用葛根芩連湯加味。濕熱久結者用陳茶芽煎。②寒滯陽明經脈:頭痛以前額、面頰為主,或見眉棱骨痛,遇風寒加重或誘發,舌質淡,苔薄白,脈弦或緊。治法:疏風散寒,疏通陽明經脈。方用選奇湯?!兜は姆?#183;眉眶痛》選奇方“治眉骨痛不可忍,大有效。”③陽明蘊熱上蒸:頭痛頭脹,心煩面赤,口干或渴,胃脘不適,舌質紅,舌苔黃,脈滑。治法:清瀉胃熱,通絡止痛。方用白虎加白芷湯(《衛生寶鑒》卷九)?;虬谆⒏鸶鶞ㄖ?、石膏、葛根、白芷?!秱蟀住罚?。熱病后期,熱傷氣陰,余熱未盡,頭痛口渴,氣短心煩,舌質紅,舌苔黃,脈虛數,用竹葉石膏湯。④胃火上攻:顏面劇痛陣陣發作,其痛難忍,面赤灼熱,口干口臭,溲赤便結,或鼻塞涕黃黏濁,舌質紅,苔黃,脈滑數。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法:清胃瀉火,通絡止痛。方藥:清胃散,重用升麻,加生石膏、知母、天麻、葛根、僵蠶。鼻塞涕黃黏濁,加白芷、蒲公英、敗醬草等。⑤陽明熱結氣壅:頭痛面赤,口干口渴,心煩口臭,大便閉結,舌質紅,舌苔黃或黃燥,脈滑數。治法:清胃瀉熱,降氣導濁。方用承氣湯類方或防風通圣丸。
  (三)少陽頭痛
  1.部位:疼痛以頭側為主,可連及耳、目外眥。《傷寒大白·頭痛》:“少陽經頭角痛,痛引耳前后……”
  2.病因病機:外感以風熱為主,風寒亦兼而有之;內傷則多肝膽氣郁、化火或濕熱壅滯。
  3.屬性:實證、熱證多見。
  4.證治:①少陽郁熱(郁火):頭痛以兩太陽穴為主,或連耳目,脹痛并見,或見眩暈,口干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治法:疏利少陽,清散郁火。方藥:小柴胡湯去半夏、人參,加鉤藤、天麻、僵蠶、桑葉、菊花、連翹。②少陽氣郁:頭痛頭脹,痛在兩顳,時作時止,或游走不定,或痛連枕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或弦細。治法:和解少陽,疏郁散結。方用柴胡桂枝湯。③少陽熱結氣壅:頭痛脹痛,太陽穴尤甚,心煩口苦,大便不暢,舌質紅,苔黃,脈弦或弦數。治法:疏解少陽,暢達氣機。方用大柴胡湯。④特殊頭痛——雷頭風:頭痛劇烈,發于耳上,痛處起核,不可觸近,入夜加重,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有力。治法:疏利少陽,清熱利濕解毒。方藥:淸震湯加味。
  (四)太陰頭痛
  1.部位:頭痛部位不定,或全頭痛,或局部疼痛?!鹅`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2.病因病機:內傷為主:常見飲食所傷、勞役無度、久病失血等;或因情志內傷,肝木乘脾,運化失司,濕聚生痰。
  3.屬性:虛實兼見,以虛為主。虛證多見氣血虧虛或清陽不升;實證則以痰濕、濕熱、痰熱、痰濁為主。
  4.證治:①痰厥頭痛: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嘔惡痰涎,舌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沉弦或沉滑。治法:健脾和中,化痰降濁。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蘭室秘藏》),或芎辛導痰湯(《奇效良方》)。痰郁化熱,痰熱上蒙之頭痛,用加味二陳湯(《醫方考》)。二陳湯為治療痰厥頭痛之基礎方,如《傷寒大白·頭痛》曰:“頑痰頭痛,胸滿惡心者,二陳湯加南星、海石”。即二陳湯加膽星、海浮石,名曰星石二陳湯。又以二陳湯加梔、連、膽星,名二陳梔連膽星湯,治“痰火上沖”之頭痛。②氣虛頭痛:頭痛而暈,心悸不寧,遇勞則重,自汗,氣短,畏風,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治法:益氣健脾,升達清陽。方藥:順氣和中湯(《衛生寶鑒》黃芪、人參、甘草、白術、陳皮、當歸、升麻、柴胡、細辛、蔓荊子、川芎)。③氣虛血瘀:枕部疼痛,經久不愈,反復發作,時輕時重,痛連項背,固著不移,舌質淡暗,苔薄白,脈弱。治法:益氣升清,活血化瘀。方藥:清陽湯(《脾胃論》)。④氣虛絡痹:頭痛反復發作,日久不愈,時作時止,伴見頭目昏沉,精神疲憊,面色不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法:益氣健脾,補虛通絡。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棗)加當歸、葛根、黨參、仙靈脾、炙甘草。
  (五)少陰頭痛
  1.部位:不定,以全頭痛多見。足之陰經雖不行于頭,卻皆循于面,而“挾舌本”。如《靈樞·經脈》說:“腎足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2.病因病機:少陰精血不足,不能生髓充腦,則腦髓空虛;陽氣虧虛,既易感受寒邪,復不能溫養清竅。
  3.屬性:以精血不足,陽氣虧虛為基本病機變化。
  4.證治:①腎陰不足:頭痛眩暈,腰膝酸軟,耳鳴少寐,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治法:滋陰補腎。方藥:杞菊地黃丸加味,天麻、桑葉、黑芝麻。②腎精虧虛:頭痛而空,或兼眩暈,腰痛酸軟,神疲乏力,健忘頭昏,耳鳴少寐,舌淡紅,苔少,脈沉細無力。治法:補腎填精,生髓榮腦。方藥:加味左歸飲(《醫學從眾錄》,在左歸飲基礎上重用肉蓯蓉,少佐川芎、細辛)。③腎氣虧虛:頭痛而空,每兼眩暈,腰痛酸軟,神疲健忘,陽痿遺精,經閉帶下,耳鳴少寐,舌淡紅,苔少,脈沉細無力。治法:補益腎氣,填精生髓。方用大補元煎加味。④腎陽不足:頭空痛,手足不溫,腰膝酸軟,精神疲憊,或見眩暈,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法:溫補腎陽,益氣生精。方藥:右歸丸。⑤陽虛感寒:頭痛經久不愈,時作時止,惡風畏寒,面白肢冷,舌質淡胖,苔薄白潤,脈沉細。治法:溫陽補虛,散寒止痛。方藥:麻黃細辛附子湯加川芎、生姜。
 ?。┴赎庮^痛
  1.部位:巔頂、顏面疼痛多見,或全頭痛,或頭痛部位不定?!鹅`樞·經脈》曰:“肝足厥明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貫膈,布脅助,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兜は姆ㄊ浺娮C》足厥陰肝經見證有“頭痛”。
  2.病因病機:情志傷肝,導致氣郁、化火、氣滯血瘀,陽亢風動;或久病虛寒。
  3.屬性:虛實兼見。
  4.證治:①肝氣郁結:頭痛頭脹,痛無定處,情緒不寧,或見胸部滿悶,脅肋脹痛,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舌淡紅,苔薄膩,脈弦。治法:疏肝解郁,利氣止痛。方藥:四逆散合香茗散(《魯府禁方》香附子、川芎、細茶。水煎溫服)加天麻、天南星、白蒺藜。②肝郁化火:頭脹頭痛,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滿,口苦而干,或頭痛、目赤、耳鳴,或嘈雜吞酸,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治法:疏肝解郁,清熱瀉火。方藥:白頭翁湯合梔子豉湯加天麻、川芎、僵蠶、白蒺藜、生白芍;傷陰則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加枸杞、菊花。③氣滯血瘀: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性情急躁,失眠健忘,或胸脅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治法: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方藥:通竅活血湯加天麻、菊花、旋覆花、姜黃。④肝陽上亢:頭脹痛而眩,面紅面赤,心煩易怒,脅痛,夜眠不寧,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治法:平肝潛陽,降逆止痛。方用天麻鉤藤飲或滋生青陽湯。⑤肝經風火:顏面陣痛,面頰有燒灼感,痛連齒目,突發突止,作止無時,煩躁不安,耳鳴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治法:清肝瀉火,疏風止痛。方用羚羊角湯(羚羊角粉、蟬蛻、夏枯草、薄荷、生地、菊花、石決明、天麻、白頭翁)。⑥血虛頭痛:頭痛,或伴頭暈目眩,脅痛,或驚惕不安,婦女月經不調甚則閉經,面色不華,舌質淡,脈弦細或細澀。治法: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方藥:加味四物湯合四神散(《丹溪心法·眉眶痛》“治婦人血風,眩暈頭痛”,用四神散。菊花、當歸、旋覆花、荊芥穗),加天麻、僵蠶。血虛受寒用當歸四逆湯,寒甚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姜湯。⑦肝寒上犯:巔頂頭痛,干嘔,吐涎,甚則四肢厥冷,舌淡紅,苔白,脈弦。治法:暖肝散寒,溫經止痛。首選吳茱萸湯。
  (七)雜類頭痛
  《丹溪心法十二經見證》手足陰陽經合生見證:“頭頂痛,足太陽、手少陰”。
  1.全頭痛:治從六經合病著眼。
  2.游走痛:從肝膽、少陽著眼,從風、氣著手。
  3.頭痛休作有時:求之于少陽、厥陰。
  4.證治:①氣血失和:頭痛頭暈,情緒不暢加重,伴見胸脅脹悶、心悸、惡心等癥狀,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治以疏調氣血,和暢氣機: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白芍、黨參、炙甘草、大棗、生姜)加香附、旋覆花、天麻等。②肝膽濕熱:頭痛頭脹,口苦口干,心煩易怒,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治以清利肝膽濕熱:龍膽瀉肝湯加味。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6 00:09pm   回復此發言  
 
17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謝謝了,"頭痛必用川芎."劉完素稱其"能上行頭目,下行
血海,能散肝經之風,治少陽厥陰經頭痛之圣藥."外感和內傷
頭痛如何用川芎?
 
 
  作者: czq123689     2008/10/07 02:19pm   回復此發言  
 
18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李東垣在《用藥法象》中所說“頭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之意也。
古今醫家的臨床用藥經驗和歷代本草為依據,對不同劑量的川芎在方劑配伍中的功是小劑量川芎祛風止痛,中劑量川芎行氣、活血止痛、安神,大劑量.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7 06:58pm   回復此發言  
 
19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治療頭痛一證,不可六經不辨,妄投川芎、藁本、白芷、細辛。臨床應該分經辨證,先別陰陽。太陽頭痛連后腦,其法分主麻、桂;前額屬陽明經,主用葛根;兩側痛屬少陽,必用柴胡。太陰頭痛屬痰濕壅塞胸膈,其見癥多有脾虛癥狀,法宜理中。少陰頭痛屬少陰經直中寒邪,阻截清陽不得上達,陰邪僭犯至高之處,則頭痛如劈,其必有少陰見證,治當從四逆輩。厥陰頭痛在巔頂,是陰邪上逆,地氣加天,其見癥多有腹痛拘急,四肢厥冷,治用驅陰救陽法。厥陰頭痛還有血虛肝燥,風火相煽,上攻頭頂,痛不可近,見癥必有口苦咽干,惡熱喜冷,治當養血滋陰,清熱瀉火之法。在臨床中常常遇到久治不愈的頭痛,如能以陰陽六經辨證,再結合其他法則,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王勇123     2008/10/07 07:02pm   回復此發言  
 
20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川芎歷來是中醫治療頭痛的常用要藥。但長期以來大多將川芎用于外感頭痛的治療,對川芎治療內傷頭痛研究較少。
 
 
  作者: czq123689     2008/10/08 00:01pm   回復此發言  
 
21
[討論]中醫治療頭痛的用藥有什么特點?
 
中醫中藥:川芎的應用心悟 (轉貼)

來源:上海中醫藥雜志 作者: 2006-11-17 出處:巧巧讀書


壯陽 心悸 頭痛 失眠 乳腺癌

《主治秘要》稱“芎窮,其用有四,少陽引經一也;諸頭痛二也,助清陽三也,濕氣在頭四也”,古人觀點頗多啟迪。茲將臨床應用川芎藥對經驗介紹于下:

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風止痛


川芎辛溫香竄,走而不守,尤能上行頭目,為治療頭痛要藥,對風寒、肝火、痰濁、瘀血等引起的頑固性頭痛,當取川芎為君,以活血通絡。頭為諸陽之會,唯風可達,故配以羌活宣發風邪,兩者相使,引藥上行腦絡,治風治血,奏止痛之效迅速,既治表證頭痛,亦療內傷頭風,誠如《本草逢源》謂:“羌活與芎窮同用,治太陽、厥陰頭痛。”外感頭痛多以川芎茶調散化裁;內傷頭痛則取桃紅四物湯加減;若痰濕頭痛,配蒼術、半夏、升麻;肝火旺頭痛者,輔黃芩、夏枯草、石楠葉;久痛不已者,則輔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蟲蟻搜剔之品。

病例1宋某,女,32歲。頭痛反復發作7年,多方治療無效,頭顱攝片陰性,擬診為偏頭痛。患者自覺頭痛徹巔,日輕暮重,每因勞累或氣候變化而加劇,經事前后易誘發。脈細緩,舌苔薄膩。此乃久痛入絡為瘀。藥用:川芎15g、羌活9g、當歸9g、生地黃12g、赤芍藥12g、桃仁12g、紅花9g。服藥1周,頭痛見減,但夜間仍有小發,原方加全蝎粉1.5g另吞,l周后頭痛消失。隨訪5年未發。

川芎配黃芪功能引血上行

川芎擅長祛風行血,黃芪善于補氣升陽,兩藥相配,則能補氣活血,引血上行。血之上行頭目,全賴清陽之氣升發。大抵人年過50以后,其氣消者多,長者少,降者多,升者少,人至老年,清陽之氣日漸衰弱,氣血上奉減少,腦絡失養,則眩暈、耳鳴、健忘、癡呆等癥叢生,諸如老年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血管意外、老年癡呆等,多由清陽下陷,血瘀內滯所致,治此習用清暑益氣湯、益氣聰明湯,補陽還五湯等方出入,并重用黃芪、川芎兩味,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病例2李某,男,67歲。眩暈反復發作2年余,經腦血流圖及眼底檢查,擬診為腦動脈硬化。患者眩暈陣作,胸悶心悸,兩臂發麻,神疲乏力。脈細弱,舌淡苔薄白。此為清陽不升,瘀血阻絡。藥用:黃芪30g、川芎9g、炒升麻4.5g、麥冬9g、五味子4.5g,白術9g、陳皮4.5g、葛根9g、黃柏6g、枳殼4.5g、桔梗4.5g、通天草9g。服藥20劑,眩暈漸減,其余癥狀次第消失。隨訪數年,療效鞏固。

川芎配當歸功效補血化瘀

血虛者常兼血瘀,益血液盈余則流暢,血脈空虛,無余以流,則艱澀成瘀,而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互為因果。故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證,常取當歸、川芎為配,當歸性潤,功能補血和營,配以川芎活血行氣,于補血藥中加入行血藥則補血而不滯,活血而不伐,其效甚捷。屬熱者輔以虎杖、升麻等清營泄熱;屬寒者佐以補骨脂、肉桂、鹿角、牛骨髓等溫經壯陽;兼有脾運失健,納呆腹脹者,則加入蒼術、白術、谷芽、麥芽等,以鼓舞中州。

病例3方某,女,50歲。乳腺癌術后化療,導致白細胞在2.1~3.0×109/L,用西藥升白藥無效,診見患者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華,口干唇燥。脈細數,舌紫苔薄。此乃氣血俱虛,瘀血阻滯。藥用當歸9g、川芎6g、赤芍9g、虎杖30g、雞血藤30g、何首烏30g、丹參15g。藥后1周,精神漸振,口干見減,復查白細胞6.7×109/L,藥合病機,仍守前法治療半月,療效鞏固。

川芎配蒼術功用疏肝解郁

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朱丹溪創越鞠丸,謂“蒼術、撫芎總解諸郁,隨證加入諸藥”,示后人以治郁大法?!秲冉洝冯m有“五郁”之說,但總以木郁氣滯為多見。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陰陽氣血,使人之神志情欲,水谷運化,氣血輸布,三焦氣化,水液代謝宣通條達。一旦肝失常度,則陰陽失調,氣血乖違,汽滯、血瘀、痰生、火起、風動,故魏玉璜謂:“肝為萬病之賊,”確具至理。蒼術氣味芳香,不僅善長燥濕,更能行氣解郁,配以川芎,氣血雙調,有“疏其血氣,令其條達,以致和平”之效。

病列4陳某,男,36歲。頑固性失眠3年余,先后服用多種鎮靜劑,初有效,久則罔然。入夜難以入睡,少眠且亂夢紛壇,甚至徹夜不寐,患者面色晦滯,性情急躁,兩脅隱痛,波及背俞,多次查B超均無異常,肝功能亦正常。脈細弦、舌紫苔薄黃。此為肝郁化火,擾亂心神。藥用:柴胡6g、當歸9g、白芍9g、蒼術9g、川芎9g、茯苓30g、薄荷3g、枳殼9g、桔梗6g、法半夏9g、夏枯草15g。藥用1周,睡眠明顯好轉,亂夢見少,1月后,脅痛、煩躁等癥亦平。

除上述在治療頭痛、腦病、血證、郁證等諸證中運用川芎外,余還有以下幾點體會。

(l)川芎引經少陽勝于柴胡:少陽殆指既非太陽之表,亦非陽明之里,在許多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可表現為少陽證特點,此時余多喜用川芎,如在治療頭面五官及腦病等諸多疾病中,則以川芎作為引經藥。如以川芎配辛夷治過敏性鼻炎;川芎配靈磁石治療耳鳴;川芎配石菖蒲、靈芝治療弱智等。其他疾病凡有少陽癥狀皆可用川芎為引經藥,所以然者,以其具暢通血氣,開啟樞紐之能,故每用之多有畫龍點睛,豁然開朗之趣。

(2)川芎為血中氣藥善能暢利血氣。川芎能推動氣血壅滯及臟腑所積,具動其壅行其滯之功。余慣在使用熟地黃、首烏、阿膠等甘寒或滋膩之品時,使以川芎調劑之,可避免偏寒偏膩之弊,而獲徐靈胎所謂:“不與氣血為難”之效。

(3)用作引經藥時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g到6g之間即可。但治療頑固性頭痛時,劑量宜大,有效劑量是30g,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當,確有立竿見影之效。

(4)頑固性水氣病,古人主張從血論治,余習以川芎配益母草加葶藶子亦每每奏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白芷湯治痔瘡,絕!
中醫自學之大坑討論
已故著名老中醫趙金鐸教授治頭痛經驗
草根中醫:漫聊頭痛
當頭痛用其它藥無效時,試試正天丸吧,效果真心不錯
六經風寒頭痛的千年古方——九味羌活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怀化市| 牟定县| 同仁县| 自贡市| 东方市| 西城区| 万载县| 玛多县| 永春县| 刚察县| 扬中市| 铜梁县| 海城市| 疏勒县| 丹东市| 托克托县| 烟台市| 黑水县| 吉木乃县| 睢宁县| 兴国县| 荔浦县| 桃园市| 卢龙县| 伊金霍洛旗| 蒲城县| 宣武区| 临泽县| 贵南县| 东兰县| 阳山县| 灵山县| 永寿县| 永顺县| 南康市| 宁武县| 丰宁| 西昌市| 湖北省|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