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逐漸的加快,導致很多年輕人在背負很多壓力的情況下,過上了顛倒黑白的生活,這一點從大城市中能明顯的看出來,很多城市已經變成了不夜城,但是從中醫的理念上來說,這樣的做法是傷害身體、有害健康的,在農村有句老話是“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句話寫出了古人在養生方面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借鑒。
小編先來給大家說一說這句俗語中的時間,大家都之大,古人會把時間分為十二個時辰,晚上的7點到9點是一更,每兩個小時是一更,以此類推,那么三更就是11點到凌晨1點,而五更就是凌晨的3點到5點。
這“不貪三更”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在這個時間段內行魚水之歡,在古代的農耕時代,晚上沒有照明設施,而農民需要早上起來干農活,辛苦了一天之后,就會在一更的時間睡覺,在三更的時候,按照中醫的理論,是肝最活躍的時候,就是說是排毒的最佳時間,這個時候如果行魚水之歡,既不利于養血,也不利于排毒,還會影響睡眠質量,時間長了之后,人們的身體自然會受到損傷。很多年輕人喜歡睡前玩手機,一玩就到凌晨,錯過了排毒的最佳時期,而在緊張的壓力環境下又保證不了睡眠,自然會感覺身體疲憊不堪。
“不戀一更食”指的是不要在一更的時候吃太多。古人對于一日三餐是很講究的,在佛教中更是講究”過午不食“,古人認為,不要在晚上吃太多的食物,因為晚上是睡眠的時間,吃完飯稍微活動一下,讓體內的食物進行消化,這對于身體來說是有好處的。在如今的社會中,很多人三餐不規律,尤其是晚飯,吃的過于油膩,時間也比較晚,這樣會給胃造成負擔,也會增加肥胖的幾率。
再給大家說這“不動五更氣”,在農村中,公雞會在五更的時候打鳴,這個時候,人們會起床吃飯,然后干活,在這個時間段中,正好是心經活躍的時候,通過人們的發現,很多心臟病患者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去世的,而很多中醫說,有很多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氣死的,如果在這個時間段生氣的話,會影響自己的胃口,更會影響自己的心臟,時間長了之后,自己的身體也會不好,由此可見,老人常說的“氣大傷身”是有道理的。而如今的年輕人,晚睡晚起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這樣不光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是在危害自己的健康,所以小編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做一個精神飽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