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每個人都可以說上很多關于它的話。說起三國,他赫赫有名,他既是一段古代的真實歷史,更是一部名揚世界的名著。在三國時期涌現出大批的名將,之所以能涌現出這么多的名將,是因為在那個時期戰爭十分的多,所以他也成為了深受現代人關注的一個時期。在三國這個時期,不僅有爭權奪利,人們想的更多的是在亂世中如何保全自己,王者如何建立自己的政權,如何干出一番大事業。三國歷史精彩無比,得益于三國歷史上那些人物,他們在歷史上有的留下了英名,有的留下了罵名。在三國形成雛形之前,天下被董卓所掌握,政權處于混亂狀態。三國是從黃巾起義開始,逐漸形成了最初的雛形。董卓作為一名君主,但是他并不是很開明,雖然他存在一定實力。他昏庸無能,每天沉迷于享樂,用霸權執掌著當時的證券?;杈磉吙偸怯泻芏鄟y臣賊子。在董卓身邊有很多大臣選擇跟著他,但依舊有像王允這樣的忠臣,一心想把董卓扳倒。已經掌握大權的董卓,還有他厲害的義子呂布,誰要想接近董卓,恐怕有些困難。王允心中對董卓十分忌憚,他想刺殺董卓,卻找不到一個好的時機。王允對抗董卓就是讓周圍的大臣和自己一起去反對他,可是這個時候很多人選擇的是一條更好走的路。這些人心里想著的只是一件事,就是選擇活著這條簡單的路,至于是否忠義對他們而言太過奢侈了。王允這個人對于漢朝可謂鞠躬盡瘁,反董卓是因為他不想看到漢朝毀滅,可見其忠心。
董卓執政的時候昏庸無能,惹得很多人對他有意見,民不聊生,朝廷動蕩,想讓董卓趕緊下臺的人越來越多。后來王允就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正面抗衡董卓,即使會犧牲自己也要保衛自己的國家東漢。董卓是個好色的人,所以王允就打算利用這個弱點來除去董卓,這便有了美人計。呂布和董卓兩個人同時對貂蟬有了興趣,這使得兩個人有了隔閡,王允的離間計就成功了。只要王允再在里頭從中作梗,讓呂布憤怒,結果他殺了自己的義父。從這個時候開始,東漢正式從歷史的舞臺中謝幕了,那個時候,全國各地的軍閥和領主都想統一天下,他們不斷地招兵買馬擴張自己的勢力,他們之間的互相斗爭導致了當時的中國出現混亂一團的局面??墒?,統一天下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他需要統治者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和經濟資本,因為天下很大,需要多種資源來維持一個新的政權。而在此時此刻的曹操和劉備,一個只在朝中混了個小官,而另一個卻被迫以販賣草鞋為生,與普通人不同的事,劉備的內心卻是以天下為任,只是苦于生計,無法像其他諸侯一樣自立門戶。此時此刻的他遇到了擁有同樣志向并且都是懷才不遇的關羽和張飛,共同的理想促成了三人的結合,也是有這二人才讓劉備有了建功立業、爭奪天下的決心。如果只靠劉備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成就大業,不過有了關羽和劉飛這兩兄弟,劉備的雄心抱負才得以施展,因為曹操刺殺董卓的事情敗露了,他被董卓追殺,于是就四處逃亡,連在朝廷的官職也保不住了,好好的前程也被斷送了,只能走上逃亡這條不歸路。
雖然這時候的曹操只是個逃兵,但他福大命大,遇到了賞識他的陳宮,所以雖然被抓住了,卻又被陳宮放掉了。不得不說,陳宮是一個頗有見地的謀士,他知道曹操的野心,就私自決定把他放掉,更希望自己能夠和他一起干一番事業,可是,當他們逃到曹操的舊交呂伯奢家的時候,曹操誤殺了呂伯奢的家眷后擔心遭到報復又殺了呂伯奢,而且說了一句讓曹操名揚天下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可謂是亂世之梟雄,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他還能一心為漢室,憑借自己的能力打下許多勝仗實屬不易。呂伯奢為曹操的古人,卻死在曹操的手里,這足以證明曹操的行事的慎重。謹慎行事,才能茍全性命于亂世之中。如果你不夠決斷,將來必會后患無窮。陳宮和曹操多年稱兄道弟,但卻想法大有不同,以至于多次爭吵后二人各走各的路。除此之外,孫堅一直在默默地發展勢力,直到東吳成為三國的一國。孫堅在荊州戰死,是他兒子小小年紀繼承了父親的遺業。東吳之所以能有最后的成功,還是因為一直以來的堅守。曹操劉備發展迅猛,但是東吳也絲毫沒有落后。魏國和蜀國這兩個國家狼狽為奸,對東吳這個國家的政權有一些“想法”,好在東吳一直很聰明,他所采用的權利相互制衡的方式讓他在三國之中得到了相對的安全,不會被魏國和蜀國所吞并,除此之外還避免了一國的國力變得越來越大以至于到最后無法收拾的地步。
在和魏國不合的時候,東吳就會選擇和蜀國相結合;在和蜀國不合的時候,東吳就會選擇和魏國相結合,東吳能夠得以平穩發展的原因就是在于此了。在劉備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之后,他這一派人馬剛剛成立,各方面的發展都不太順人心意,這一路的困難重重,甚至連屬于自己的領地都還沒有。一個人在團體里的地位的突然上升總是有原因的,就像張飛和關羽打壓了有著囂張氣焰的張雄,讓團隊里的其他人很是佩服。因此,他倆也被其他人認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劉備很幸運,被曹操看中,一直被幫助。最后劉備的成功也驗證了曹操是個有格局的人。曹操萬萬沒想到,劉備最終可能強大到會成為他的敵人,但當他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在此之后,劉備為了光復漢室不僅建立了政權還要同曹操建立的政權進行斗爭,這樣才能解決自己最大的困難,而對于曹操來說,擊垮劉備也是曹操一統天下上的最大困難。只有劉備被干掉,曹操才能安慰的將東吳這個地方握在手中。在互相斗爭中,彼此都得到了發展,也漸漸都無法擊敗對方,最終各自的目標也都沒有被實現。各種政權的建立是促成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個區域的統一不僅是政權建立基礎也是穩固統治的條件,在長期斗爭中,蜀國完成了對南方區域的統一,吳國完成了江南水鄉區域的統一,而魏國則是占據北方以及西涼地區。因為彼此政權的穩固,三個政權都沒有足夠的力量解決對方,也就導致各自共存了很多年。歷史的進程不會被干擾,都會化險為夷,像曹操來說遇到過很多次刺殺,但是每次都會化險為夷,而不是就被隨隨便便刺殺成功。劉備也曾經多次處于危險的困境之中,但由于趙云的及時幫助,劉備得以脫離危險。歷史的傳奇體現也就在此了,它總是能夠是那么一些不一般的歷史人物能夠名垂青史。事實確實像這樣一般,那些將領們確實已經被埋葬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了,對這些被歷史所改變的將領們來說,這卓越的功勛看來也不是他們所做出來的了。時勢造英雄,在三國這段悲劇歷史上,它造就了無數的英雄人物,這也使得三國流傳千古。這三國這段豐富的歷史中,涌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形象,我們從這些人人物的身上可以學到很多,即使他們有些是虛構的,有些是真實的。袁紹在對許攸提出建議后進行責怪后,許攸選擇逃離袁紹的陣營,去投靠曹操的陣營,給曹操透露重要的消息,幫助曹操打敗袁紹。
成功往往是在于會重用一個人才,就像曹操重用了許攸以后,在許攸幫助下,以少勝多,成功打敗袁紹。曹操在看到袁紹沒有希望統一三國的時候,而且袁紹親自毀掉了自己的兵馬和自己的政權,他缺乏雄韜偉略,所以曹操就勢崛起,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讓三國統一了自己的格局。后來的蜀國有很大可能統一三國,蜀國的加速滅亡,無非就是劉備一心想要為關羽張飛報仇還有錯過了最佳的北伐機會。劉備死后,在蜀國人才稀少啊的時候諸葛亮準備北伐。五虎將在關羽和張飛死后就剩一個趙云了,他也老了。最后的機會進行北伐,但是諸葛亮的身體已經不行了,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成劉備的囑托。諸葛亮一死,北伐就再也沒有希望了。在蜀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安穩之后,最終還是被魏國給消滅了,之后代替的就是司馬懿家族的晉國,三國的時代已經過去,無數的英雄都為此獻出了生命,都被歲月掩埋了。這里說的就是一些改變歷史的瞬間,你想知道的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