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廣安門醫院黃世敬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醫研究員
很多男星的去世再次把抑郁癥患者這一群體推到了聚光燈下。抗抑郁西藥療效確切,很多人患了抑郁癥會選擇西醫進行診治,但多因擔心不良反應而導致治療的依從性不佳。中醫藥治療抑郁癥具有辨證論治、作用靶點多、療效好、無明顯毒副作用的特點,更易被接受,治療依從性也較好。
抑郁癥屬中醫“郁病”范疇。
中醫對郁病認識較早,雖沒有專論,但對其描述散見于郁證、百合病、臟躁、不寐、癲證等疾病中。歷代醫家從不同角度對其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有諸多論述。我們認為抑郁癥病位在肝,涉及腦、膽、心、脾、肺、腎等多個臟腑,以氣機郁滯為始,臟腑虛損為本。病證初起多實,久則由實致虛,由氣及血,致虛實夾雜,或為虛損之候。總由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神失養、臟腑氣血失調而發病。其病機可歸納為“氣郁神傷,虛實夾雜”。
中醫將抑郁癥分為七型:肝氣郁結型、氣郁化火型、氣滯血瘀型、心脾兩虛型、痰氣郁結型、肝腎陰虛型、脾腎陽虛型。
肝氣郁結型治以疏肝理氣,主方柴胡疏肝散加減;氣郁化火型治以清肝瀉火,主方丹梔逍遙散加減;氣滯血瘀型治以行氣活血化瘀,主方血府逐瘀湯加減;心脾兩虛型治以益氣健脾,主方歸脾湯加減;痰氣郁結型治以行氣開郁,化痰散結,主方溫膽湯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肝腎陰虛型治以滋補肝腎,主方滋水清肝飲加減;脾腎陽虛型治以溫補脾腎,主方附子理中丸合金匱腎氣丸加減。
由于抑郁癥常反復發作、病程遷延,并伴有多種軀體癥狀,運用中醫藥辨證論治不僅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及軀體不適,并可針對其因長期或大量服用精神類西藥而產生的一系列副作用,依據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減少或預防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增強藥物的療效。如伴口干便秘者,可合用增液承氣湯;月經不調者,可加當歸、白芍、月季花、益母草以養血活血;肢麻身顫者,可合用人參養營湯或大定風珠。
針灸作為中醫特色療法,在抑郁癥治療中亦被廣大患者接受
在應用湯劑的基礎上,合用針灸效果更好。治療常選取解郁安神、養心定志的穴位,如百會、四神聰、印堂、上星、太陽、風池、內關、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加之溫灸以溫通氣血,通過全身經絡傳導來調整氣血、臟腑,以達到調整內環境,改善抑郁情緒的目的。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我科采用“中藥—針灸—穴位離子導入”三位一體綜合療法治療抑郁癥,多層次、多靶點整體調節機體功能紊亂,強調個體化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