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寫了一篇關于失眠的文章(《睡眠不好怎么辦?一碗湯后睡到天亮》),沒想到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引起了熱烈反響,更有一部分朋友要求我詳細講一講肝郁脾虛,也希望我推薦幾款適合肝郁脾虛癥的食療方,今天我就來說一說我的看法。
相信對中醫有一些了解的朋友都聽說過肝郁脾虛,肝郁脾虛、肝郁脾虛,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讓人以為肝郁是因,脾虛是果。當自己身體有相應不適癥狀時,就會認為是肝氣郁結造成的,所以首先會從疏肝解郁著手調理,然而調理了很久,身體依然沒有明顯改善。這是為什么?按照我的看法,因為你的調理方向搞錯了。
01
中醫如何看待肝與脾的關系
中醫認為:脾土屬陰,主運化,必得肝木的條達活潑、升散疏泄之性,脾氣才不會陰凝板滯,從而飲食得以正常運化。《素問·五臟生成篇》就有記載 “土得木而達之。”
中醫又認為:肝為剛臟,主疏泄,必賴脾氣的柔潤濡養,方不致剛強太過,而保持其條達活潑之性。《名醫方論》記載:“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
因此,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肝脾之間保持著“木克土、土滋木”的關系,相互的關系正常就能保持各自的功能正常,如果木克土太過或脾的精微不能輸布于肝,肝失所養,主疏泄功能異常,以致肝脾不調,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失調,人體就會生病。
肝脾不調中最多見的就是肝郁脾虛證,這是因為各種不良情緒影響了肝的疏泄功能,不能調節脾的運化功能,也叫"木郁土壅",或者是肝的疏泄功能過于旺盛,肝木憑借自身的強勢不斷地攻克脾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這叫“木旺乘土”;更多的是脾土過于虛弱,原本就克它的肝木會更容易攻克脾土,導致脾土更加虛弱,這也就叫“土虛木乘”。
講了這么多復雜甚至拗口的中醫病因機理,其實也只是想告訴大家,臨床上很多肝郁脾虛的根本還是脾胃虛弱,招致了肝的疏泄功能異常。所以,調理要以健脾益胃為主,輔以調肝理氣,這樣才能達到調和肝脾及肝胃的療效。
02
肝郁脾氣虛的朋友容易生悶氣
前面的文章介紹過,脾虛分三種類型,脾氣虛、脾陰虛、脾陽虛,其中,部分脾氣虛的朋友也會有心情不好的表現,但是他們發火不是暴跳如雷、不是大動干戈,而是生悶氣。為什么?因為他脾氣虛啊,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氣主升,胃氣主降,在一升一降中維護人體的動態平衡,當脾氣虛時,氣的推動無力了,滯留在經絡臟腑,就出現氣滯,氣滯就會連帶肝臟的疏泄功能也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容易生悶氣或者其他病癥表現。
一般這類朋友有什么表現呢?神倦懶言,四肢乏力,頭暈,胃口不好,吃一點就覺得胃脹,噯氣,胸悶喜歡嘆氣,咽部如有異物梗阻,性格內向,憂郁寡歡,愛生悶氣,舌淡紅,苔薄白,脈弱等等。
所以脾氣虛的人調理就要一邊補氣一邊理氣,補氣為本,理氣為輔。平時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黨參、白術、五指毛桃等補氣的平和食藥材,再搭配木香、陳皮、佛手等理氣的食藥材食用。
推薦茶飲——黨參佛手茶
‖ 食療方
黨參佛手茶
材料:黨參10克,佛手5克。(1人份)
做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健脾理氣解郁。
老朋友都知道,對于脾胃氣虛的人,我推薦最多的就是黨參、人參、黃芪這“補氣三兄弟”。其中黨參補氣力平和,適用范圍廣,一般脾胃氣虛的人都適合服用。佛手味辛性溫,歸肝、脾、肺經,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本草從新》還記載了佛手的功效:“理上焦之氣而止嘔,進中州之食而健脾。”健脾補氣的黨參搭配疏肝理氣的佛手,適合肝郁脾氣虛卻愛生悶氣的人作為日常茶來飲用。
03
肝郁脾陰虛的朋友容易煩躁
中醫講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對于脾陰虛的人來講,本來就陰血不足,血不足以養肝了,失去脾土滋培的肝木就會出現功能相對旺盛,從而使人體表現出容易煩躁或其他病癥表現。
一般這類朋友有什么表現呢?饑不欲食,唇干少飲,大便偏干、排出無力,心情煩躁,手足煩熱,舌質嫩偏潤、苔少,脈細弱偏數等等。
所以脾陰虛的朋友調理就要一邊滋補脾陰,一邊養肝柔肝。平時可以適當選擇淮山、石斛、沙參、麥冬、玉竹、白芍、枸杞、生地、熟地等健脾補肝、滋陰養血的食藥材食用。
推薦藥膳——淮山枸杞銀耳粥
‖ 食療方
淮山枸杞銀耳粥
材料:淮山30克,枸杞15克,銀耳50克。
做法:銀耳洗凈后泡發,撕成小朵備用。以上食材放入燉盅,加入適量的水,燉1小時后加入少許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滋陰除煩。
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尤擅補脾陰,可日常食用。《本草經讀》:“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俱是尋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藥,故神農另提出久服二字,可見今人每取上品之藥。”枸杞甘、平,歸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本草述》:“療肝風血虛,眼赤痛癢昏翳。”銀耳甘、平,歸肺、胃、腎經,有補肺益氣、養陰潤燥的功效。補脾陰的山藥搭配養肝血的枸杞、滋胃陰的銀耳,適合脾陰虛而心情煩躁的人食用。
最后我再提醒一下大家,不少脾胃虛弱的人會有生悶氣、煩躁發脾氣等心情不好的表現,如果只注重疏肝是并不科學的,關鍵在于養好脾胃,脾胃好了,肝才能跟著好。而脾胃的調養還靠大家的日常調理,這個過程會比較長,但是多點耐心,養好脾胃,養好體質,你將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活學活用
下列哪個食療方適合脾陰虛的人?
A.黃芪黨參粥
B. 胡椒干姜燉豬肚
C.沙參淮山花膠湯
D.小米南瓜粥
我們將在下期公布答案,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
上期答案:B(注:適合煲湯的是黃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