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之固澀劑
醫學科普劉醫生
固澀劑
第一節 固表止汗
1、玉屏風散
【組成】防風(30g) 黃芪(60g) 白術(60g)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肺胃氣虛證。
【方歌】玉屏風散最有靈,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益氣固表止汗神。
玉屏風散
2、牡蠣散
【組成】黃芪(30g) 麻黃根(9g) 煅牡蠣(30g)
【功效】斂陰止汗,益氣固表。
【主治】體虛自汗、盜汗證。
【方歌】牡蠣散內用黃芪,小麥麻黃根最宜;自汗盜汗心液損,固表斂汗見效奇。
第二節 澀腸止瀉
3、真人養臟湯
【組成】人參(18g) 當歸(18g) 白術(18g) 肉豆蔻(15g) 肉桂(24g)
甘草(24g) 白芍藥(48g) 木香(42g) 訶子(36g) 罌粟殼(108g)
【功效】澀腸固脫,溫補脾腎。
【主治】久瀉久痢之脾腎虛寒證。
【方歌】真人養臟木香訶,當歸肉寇與粟殼;術芍參桂甘草共,脫肛久痢服之瘥。
第三節 澀精止遺
4、金鎖固精丸
【組成】沙苑蒺藜 芡實 蓮須 龍骨 牡蠣
【功效】補腎澀精。
【主治】腎虛不固之遺精滑泄。
【方歌】金鎖固精芡實研,蓮須龍牡沙苑填;蓮粉糊丸鹽湯下,腎虛精滑此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