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癢--熏洗法
組成:蛇床子,黃柏,淡吳萸。
功用:散寒燥濕,消炎止癢。
適應證:寒濕或濕熱下注,見有帶下陰癢,或陰部腫痛,或尿道感染,尿痛尿頻等癥。
用法:上藥布包,溫水浸泡15分鐘后,煎數沸,傾入盤中,乘熱熏洗、坐浴。晨、晚各1次,每次5~1 0分鐘,洗后可拭干外陰部、內陰部,待其自然吸收、經期須停用。倘煎煮藥液有困難,亦可將藥用布包置于大口杯中、再用開水沖沏后浸泡備用。一般多以晨泡晚用,晚泡晨用。應用時將藥液傾入盆中、再加以適量沸水,熏洗坐浴,一包藥可浸泡2次。在藥效作用的發揮上、前法較后法為佳。
藥物加減:帶下量多,清稀,淋漓不止,可選加石榴皮、桑螵蛸、訶子、小茴香等;帶下色黃、黏稠氣穢,可選加蒼術、蒲公英、律草、草河車等;瘙癢劇烈可選加枯礬、苦參、小茴香等;陰部腫痛可選加香白芷、凈蘇木、刺猬皮、蒲公英、連翹、小茴香等;糜爛潰瘍局部有膿性分泌物,可選加白鮮皮、虎杖、銀花、公英、桑螵蛸等。
按:本方適用于外陰炎、外陰濕疹,急性女陰潰瘍,單純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慢性子宮頸炎、尿道感染等疾患,癥見白帶量多,陰道或外陰瘙癢、紅腫、灼熱、疼痛,或輕度潰瘍糜爛等。方中蛇床子辛苦溫有小毒,功能祛風燥濕、殺蟲止癢,適用于一切皮膚病及外陰瘙癢、帶下。如《金匱》單用本品治陰寒帶下,《瀕湖集簡方》以本品同白礬煎湯頻洗,用治陰癢,《千金方》用治子臟挺出。吳萸辛熱有小毒,功能散寒止痛,外用尚能燥濕解毒,可治濕疹。黃柏苦寒,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適用于急性化膿性感染疾患,以及濕疹、瘡瘍、白帶、陰癢等癥。如《圣濟總錄》以本品為末,野薔薇搗汁調敷,用治唇瘡痛癢。近代用為栓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等。其與蛇床子、吳萸配伍,不僅能監制彼之溫熱過偏之性,且能加強消炎解毒,燥濕止癢的效果,臨床隨病情加減,既能用于陰中寒濕,也可用于濕熱下注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