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幾次關于安全感的這個詞匯,他們說:“我很缺乏安全感。始終是一個人,沒有人可以懂自己?!蔽沂呛芰私膺@種感覺的,因為我自認為自己不是很有安全感的人。而我漸漸卻從自身尋到安全感,這比從別人身上得到的更讓我覺得牢靠。
就像是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沒有百分之百的了解、沒有永遠的陪伴一樣,安全感也不可能會從外界永久獲得。內心的篤定才會讓自己更相信、更勇敢。
小時候以為父母很偉大,靠著他們寬闊的肩膀就可以始終踏實,好像什么也打不垮他們,知道后來找到了他們的脆弱。記得有一年,閃電從大廳劃過,擦出火花,風雨大作,屋檐的瓦片一片片往下掉,父親抱著被子包住坐在沙發(fā)上的母親,可以感覺到母親的腳抖得不停,可以看出他們的害怕。還有一次,家里發(fā)生了一次小的地震,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地震。地面微微顫抖,椅子左右晃動。父親喊著“地震來了”,跑得飛快,母親反應過來也很快就跑了。那時還小,恐懼的事總是被夸大,那兩次經歷讓我明白原來父母并非無所畏懼,他們害怕的事情也有很多。這些年,看著父親的背越來越彎曲,皮膚皺紋加深,母親也被一些疾病纏繞,明白了他們給不了我永久的安全感。一直以來,他們只不過是因自己是大人、是父母的身份,而必須堅強,必須展現給我們強大的一面。而這些,等我長大,才有體會。我也終于長大學會隱藏自己脆弱一面的年齡。
很多時候,不是不害怕,而是不能。
很多人都以為找到一個依靠,自己就可以永遠安全、無慮。其實我們所依靠的,并非那么堅固,總有一天我們要面對他們不是超人的事實。每個人都會累,每個人都會脆弱,一聲“哈哈哈”也許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無可奈何。你眼前微笑說話的人,上一秒也許就在流淚。不要人教,我們都終究會強大,過不去的我們也總是能夠過去。如果無法從外界獲得安全感,我們足夠有能力給予自己安全感,因為最后會是不得不。
始終覺得一個人需要經歷一些事才能夠強大內心,需要體驗一些失望才明白自己能夠做到什么。我們需要看清楚一些生活的真相,才會更加篤定,更加堅定。
依仗他人的,總會消失,憑借自己的,還可以創(chuàng)造。
“那些因為緣分而來的東西,終有緣盡而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