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nóng)嘗百草,樣樣都是藥,但治病段位卻不一樣。有些只能治點小病,有些卻可攻大病重癥。
比如白英這個植物,路邊、田邊、山谷草地都可見,長著大提琴般(有些不是)的葉子,很有些藝術(shù)家的樣子,走進了看卻白胡子拉碴。
正有些失望想轉(zhuǎn)身,保不定又會被它結(jié)的小紅瓶吸引眼球與小手手,想摘來嘗嘗嗎?
停手停手,白英藥效不一般,它的紅孩兒豈是爾等隨便嘗的?有點小小的毒性喲!
據(jù)實驗,服用白英果實尤其是未成熟果實后會呈現(xiàn)毒性發(fā)應(yīng)。這是由于白英的體內(nèi)含有一種有毒性的生物堿,食用超過一定量時有中毒或致畸危險。
那么,白英不一般的藥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由于其味苦微寒,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力度比較大,被用在了不少抗癌方,尤其是子宮頸癌、肺癌、鼻咽癌、大腸癌等方中。
1.
白英菊花飲治鼻咽癌(來自《腫瘤的診斷與防治》)
組成:白英30克,野菊花30克,臭牡丹30克,三顆針15克,苦參15克,白頭翁15克,七葉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毒熱型鼻咽癌。
鼻咽癌是指發(fā)生于鼻咽腔頂部和側(cè)壁的惡性腫瘤。分為氣血兩虛,血瘀毒凝及毒熱型等。毒熱蘊結(jié)型鼻咽癌患者常有涕血污穢腥臭、頭痛劇烈、眼復(fù)視、耳鳴耳聾、心煩失眠、口臭表現(xiàn),并以舌紅苔黃、脈弦細數(shù)為辨證。
治療一般以清熱解毒為原則。而白英在這個方中,正是扛起了清熱解毒的大任。
方中與白英用量一樣的有野菊花與臭牡丹。
野菊花性微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解毒。能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
臭牡丹同樣性寒,具有祛風(fēng)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兩位就像白英的左膀右臂,強化了治療病癥之效。
其它藥材又有什么功效呢?
三顆針清熱利濕又散瘀。
苦參清熱燥濕,治熱毒風(fēng)。
白頭翁清熱解毒消咽腫。
七葉一枝花敗毒抗癌,消腫止痛。
四味藥起到的,也是加強治療病癥之效。
最后,要說到壓陣藥白花蛇舌草啦,它也是有名的抗癌藥。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痛散結(jié),適用于不少惡性腫瘤,可引方中諸藥直達病處。
再來說這個團隊各藥材的性味:
白英、三顆針味、苦參、白頭翁性味苦寒。
野菊花、臭牡丹性寒。
七葉一枝花性苦涼,白花蛇舌草苦淡寒。
都是要么寒要么苦寒,要么苦涼(涼僅比寒性之寒好了一丟丟)的藥物,苦能燥濕,寒能清熱,具有鮮明的清熱瀉火作用。
但苦寒之藥,一方面燥濕力強,過服易傷胃陰。另一方面清熱力大,過服易傷中陽(胃氣),故用此藥,當(dāng)見好就收。
2.
主治大腸癌晚期正氣大虛、邪毒熾盛者的湯方:黃白解毒湯,也采用了白英這味藥,可補氣養(yǎng)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本方來自《華佗神方治百病》。
用方:黃芪30克、黃精、枸杞、雞血藤、槐花、敗醬草、馬齒莧、仙鶴草、白英和15克。
此方扶正祛邪,既考慮到了補養(yǎng)正氣,又考慮到了去邪攻病。
方中補氣養(yǎng)血之藥材:
黃芪為有名的補氣要藥,可匡扶正氣。為主藥。
黃精,具補脾肺、益精髓之效,可治胃熱口渴與白細胞減少癥。
仙鶴草為黃精屬植物,歸屬肺肝脾經(jīng),具補脾益氣之作用。臨床上不少醫(yī)生甚至?xí)孟生Q草代替補脾要藥黨參。它同時也是理想的抗癌藥物。
黃精和仙鶴草,不僅補氣,更與脾肺相關(guān)。方子采用這兩味藥,正貼合了“大腸的經(jīng)脈絡(luò)肺,統(tǒng)攝于脾”之說。
雞血藤具有活血舒筋,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的功效。其色赤入血,質(zhì)潤行散,養(yǎng)血活血以及補養(yǎng)的功效不錯。也可治療白細胞減少癥。
由黃芪味甘性微溫,仙鶴草性味苦辛,平。雞血藤味苦微甘、性溫來看,這三味補氣養(yǎng)血藥總體上性味溫。溫補性中藥具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使之趨于正常的功能。
清熱解毒之藥材:
馬齒莧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敗醬草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的功效。
白英性寒,是本文的主角,此方的配角啦!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由這些清熱解毒藥材看來,馬齒莧,性味酸寒。敗醬草性涼、味辛、苦。白英性寒。性寒藥材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達到清熱解毒的功效。
涼血止血藥材:
槐花味苦,性平,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腸通便,非常適合本方的啦!
枸杞這味藥要放到最后來說,很多人都知道它性味甘平,可滋陰補肝腎。之所以用在這里,是由于大腸癌在晚期多為正氣虛弱,正氣虛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肝腎陰虛。所以枸杞真是一味好藥材,不僅平時可用于養(yǎng)生,有病時還可用來扶養(yǎng)正氣呢!
本方整體性味偏溫,從補氣養(yǎng)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方面扶養(yǎng)正氣,增強免疫力。同時針對個體差異,比如有便秘的,冬瓜仁、火麻仁。腹脹痛者加延胡索、香附、烏藥。臨床常應(yīng)用于大腸癌術(shù)后的治療。
3.
說完了白英在鼻咽癌和大腸癌方中的運用,及各藥材的功效與特色,再來分享兩個不知出處、網(wǎng)上見得多的簡易白英抗肺癌方。
分別為白英和半枝蓮各30克,白英和垂盆草各30克水煎服。
半枝蓮和垂盆草都是敗毒抗癌的藥材。
垂盆草味甘涼,歸肝、肺、大腸經(jīng)。
半枝蓮味辛苦,性寒。歸肺、肝、腎經(jīng)。
白英味苦寒, 入肝、胃經(jīng)。
兩種配方都采取強強聯(lián)手方式,以寒涼、入肺經(jīng)之性對肺癌進行攻堅。網(wǎng)上對此意見不一,有認為能見到短期效果,有認為無效的,銥甜則認為此藥寒涼,服用時間不宜長,如果長時間服用,怕傷正氣,宜加補正氣藥。你對此怎么看呢?
一個提醒:本文意在分享,醫(yī)家講究辨證施治,用藥請咨詢醫(yī)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