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后主)序曰:“齊人淳于善為十酒,偶效之作《獨酌謠》。”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歡欲調,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寧學世人醉,揚波去我遙。爾非浮丘伯,安見王子喬。
獨酌謠,獨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發春朝。春花春月正徘徊,一樽一弦當夜開。聊奏孫登曲,仍斟畢卓杯。羅綺徒紛亂,金翠轉遲回。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逍遙自可樂,世語世情哉。
獨酌謠,獨酌酒難消。獨酌三兩碗,弄曲兩三調。調弦忽未畢,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還如逢麗譙。衣香逐嬌去,眼語送杯嬌。馀樽盡復益,自得是逍遙。
獨酌謠,獨酌一樽酒。樽酒傾未酌,明月正當牖。是牖非圜甕,吾樂非擊缶。自任物外歡,更齊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寧復語綺羅,因情即山藪。
「賞析」
陳后主(陳叔寶)《獨酌謠》這首詩,比李白的《月下獨酌》還要旖旎!
還是一句一句來吧,這樣的詩不是三言兩語就說得清道得明的。“獨酌起中宵”,李后主的狂興是“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但他是和魚貫列的春殿嬪娥一起出游的,所以詩意雖難得,場景卻是尋常的。而陳后主,卻是在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夜晚,獨酌起中宵。你能說他只是個貪于酒色的荒淫帝王嗎?不陪美人,也不要美人陪,只是在這樣的春花春月下一個人靜靜地喝一杯酒,光這份風致,就讓我沉醉了。可是他還不滿意,獨酌之外,更要彈琴,邊飲邊揮手,以至于酒滴春衫,香濺左右。猶自不夠,“金翠轉遲回”,這是月下起舞吧?衣上佩著的珠玉珍寶都在隨著舞姿徐徐回旋。
你以為他醉得不省人事了,他卻叨叨著:“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讀到這一句,我也開始從先前的歌酒舞歡中驚醒過來,是什么讓他中心本如水?是繁華疾逝的痛感?還是人生如夢的悵惘?是什么讓他凝志更同灰?是齷齪現實的教訓?還是紛繁世務的困擾?“逍遙自可樂,世語世情哉!”我最喜歡最后一句,是李白的口吻,比李白還要看得透。他是帝王,卻照樣有世語世情,身不由己。他可以強力挽轉,卻寧愿逍遙自樂,任其浮沉。千百年來,人們只說他是個亡國之君,想來地下的他,對此也不過是冷笑一撇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