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看網上很多專家都已經做了回答,就從另外的角度說一下。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的簡稱、縮寫。其實,廣義的說,只要是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臟病都可以歸為冠心病(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動脈)。但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的原因、95%以上的冠心病都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所以,我們平時說的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因此,我們預防冠心病,最主要的就是要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有哪些原因?
膽固醇增高是最主要的原因。血液中多出來的膽固醇,不好的膽固醇,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尤其是其中那種小而密的膽固醇,會沉積到血管內膜下;接著就是血液中的巨噬細胞去“吃”(吞噬)膽固醇,吃多了就壞死在那里了。結果,使得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變得凹凸不平,“長”出斑塊,堵塞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里都是那些沉積的膽固醇和吞噬了膽固醇壞死的細胞,一團粥樣,所以叫做粥樣斑塊,粥樣硬化。
動脈血管內皮損傷也是主要的原因。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光滑完整的血管內皮,膽固醇不容易跑進去。那么,那些使血管內皮損傷的因素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因。比如高血壓,過高的血壓會影響血管是不言而喻的;高血糖,血液的滲透壓改變也會影響血管內皮的;高血脂本身;還有感染、炎癥,哪怕是牙周的感染,也會產生炎性反應影響血管(高尿酸血癥也會引起炎性反應的);缺氧,血管內皮損傷很重要的因素,吸煙為什么有損害,除了毒素,還有缺氧,還有高一氧化碳,都會損傷血管內皮;還有睡眠呼吸暫停,也會引起缺氧、高尿酸血癥;凡此種種,無法一一枚舉。更何況人是一個整體,這些因素還會互相影響,互為因果。
還有精神情緒的因素,會引起體內神經調節、代謝的紊亂,都可以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和代謝的紊亂。
當然還有遺傳因素,有遺傳因素的人,就容易得這些病,基因里有些缺陷。還有年紀大了,血管老化了容易得;男性比女性早得(女性絕經期之前有雌激素保護)。
發生了粥樣硬化的血管壁不光滑,血小板容易聚集凝結;斑塊也會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尤其是發展比較快、形成時間比較短的斑塊,還沒“長牢”,更容易破裂出血。這樣就會阻塞血管,引起心絞痛發作甚至心肌梗死。
這樣,怎樣預防冠心病就應該清楚了。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小板,這是最基礎的預防措施。
在預防冠心病的各種危險因素中,除了“出身”不能選擇(遺傳因素),性別無法改變,老化(年齡)不可抗拒(可以延緩)之外,其他危險因素都是可控的,關鍵在自己哦!
比如均衡(科學)飲食(膳食),包括限鹽、低脂(膽固醇);保持適度運動,減輕過重的體重;戒煙限酒;保持心態平和,注意生活規律[規律的生活對于保持身體抵抗力(免疫力)很重要];規范地防治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注意篩查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并規范防治;另外,牙痛也是病,牙病也要及時治。
如果已經有了動脈粥樣硬化,就要注意把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得低一些。注意,不是化驗單上指標正常就是正常。化驗單上的正常值是正常人的正常值,有心血管病的人需要降得更低些,具體標準國內有專家共識。
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如果已經得了冠心病(冠脈狹窄大于等于50%,或者有缺血發作),那一般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要降到1.8mmol/l以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主要的藥物是他汀類,其他還有抑制膽固醇吸收的依折麥布等。
對于已經有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還要視病情服用抗血小板藥,防止血小板在已經粥樣硬化、狹窄的冠脈血管壁上聚集形成血栓。
做好了預防,對于沒有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可以延緩發病;對于已經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可以延緩進展,冠心病的發生會減少;即使已經得了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也會減少。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