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者簡介
陳明華,四川省成都市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校語文老師,獲全國第六屆群文閱讀現場課大賽特等獎。
執教年級
六年級
群文篇目
《送元二使安西》《過故人莊》《月下獨酌》(節選)《涼州詞》
教學目標
1. 誦讀古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 引導學生從古詩的關鍵詞句、情感、背景等多個維度結構化地理解詩句的內涵;
3. 在詩歌的比對讀議中,感悟“酒”在古詩中獨特的意韻。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2、目標3
教學過程
1. 猜字:同學們,這是一幅畫,也是一個字。(出示“酒”字的甲骨文形態)猜猜看,是哪個字?
2. 揭題:中國古代有美酒,還有古詩。當古詩與美酒相遇,會碰出怎樣的火花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古詩中的酒”,一起讀課題。(板書:《古詩中的酒》)
1. 溫故:之前,同學們已在家中預習了這幾首古詩。我們先來看看我們曾學過的這首古詩。
(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詩句的意思清楚嗎?請結合題解、注釋和參考譯文看一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 取名:這是一杯什么酒呢?我們來試著給詩中的酒取一個名字,并說說這樣取名的理由。
學生回答:送別酒、懷念酒、不舍酒、友誼酒……
3. 播放微課視頻:呈現中國古代地圖,體會王維送別友人時的情感。
4. 統整:此刻,你覺得王維和元二喝的還僅僅是一杯普通的酒嗎?
帶著理解誦讀古詩,體會王維的酒中飽含的深深情意。
1. 過渡:同學們,我們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來閱讀詩歌,能夠讓我們有更多、更深的發現。接下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再來研究另外兩首詩。
2. 自學:學生根據自學要求獨立學習。
自學提示:借助注釋題解譯文理解詩意,填寫學習單。
3. 分享: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分享詩歌中詩人的喝酒之因、喝酒之情、喝酒之景。
《過故人莊》這首詩的喝酒之因、喝酒之情、喝酒之景是什么?
學生回答:
喝酒之因:受到了老朋友的邀請,和朋友歡聚;
喝酒之情:友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向往;
喝酒之景:綠樹、青山、酒場。
《月下獨酌》這首詩的喝酒之因、喝酒之情、喝酒之景是什么?
學生回答:
喝酒之因:官場失意,孤獨中的怡然自得;
喝酒之情:苦悶之情;
喝酒之景:花朵,明月。
老師:同學們,當我們學完這三首詩之后,來看一下。現在對于古詩中的酒,你有沒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學生1:我發現寫酒的詩,一般都會寫點景,先把景色交代清楚,然后抒發一些情感。
學生2:我發現這些詩都是通過酒來表達情感的。
學生3:我覺得這個酒有很多的作用,李白是官場失意,他是用喝酒澆愁。孟浩然是借酒來表達鄉村生活的愉悅。王維是借用酒來表達對友人的關心。
老師:同學們,看來同樣是一杯酒,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在不同的際遇中,會喝出不一樣的滋味。所以,酒還會隨著情感而生出不一樣的味道。
1. 引出:同學們,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古詩。(出示《涼州詞》)我們先一起來讀一讀。
2. 比較:這首詩中的情、景,詩人經歷的事情,喝酒的原因和前面三首詩有什么不一樣?
3. 誦讀:引導誦讀《涼州詞》,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 四首詩都寫到了酒,可這四首詩僅僅為我們介紹酒嗎?為什么詩人會不約而同地把酒寫進自己的詩呢?
2.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 學生分享:
學生1:因為酒可以用來抒情、壯膽、讓人的感情變得更濃郁,讓自己的感情到達一個極點。
學生2:酒可以更好地抒發情感,也可能古人真的特別愛喝酒。
老師:因為酒可以讓人抒發情感,還可以讓人的情感更濃烈。語言文字中有了酒,仿佛語言文字變得更有韻味和更動人了。
4. 結課:酒因情更濃,情也因酒更濃!當酒遇到無數情感豐富的詩人,便釀出了一篇又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這便是中國古代文人的“詩酒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