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
喜歡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鐵鷹劍士
作者簡介:頭條號歷史問答達人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可見秦始皇消滅了天下所有諸侯國,國家一統成郡縣制了!但是衛國卻在秦始皇時期仍然存在,直到秦二世廢黜衛君角,衛國才算正式終結。那么秦始皇為何不滅衛國呢?
一,衛國國民殷商,公族姬周的特殊身份。
衛國是一個特殊的諸侯國,他的臣民都是殷商遺民,但統治者卻是姬周王族。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衛,定都于商朝故都朝歌。
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就是利用商人的政治來貫徹周禮,這種方法把衛國治理得很好。
從而使衛國成為西周時期周朝的一個重要藩屬國,為保衛周朝起了重要任用。
二、衛武公與秦人共同抗擊西戎,間接幫助秦人立國。
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鎬京,殺死了周幽王和太子伯奢,虜走了大美女王后褒姒,殘殺了無數周朝國人,搶奪了無數王室寶藏。
新國君周平王邀請秦人來趕走犬戎,并答應秦人驅逐了戎人便可以立國。秦人全族5萬騎兵與戎人血戰于鎬京平原,終于打退了戎人。
戎人雖然退了,但是戎人還盤聚在關中平原,時刻威脅周王室安全。
這時天下諸侯都來勤王,其中以衛國的衛武公最為積極,與秦人同心協力勤王,一起把戎人打退,并護送周王室東遷至洛陽。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衛國對秦人立國有一定的幫助,沒有衛國出兵平戎,秦人當孤掌難支,被戎人滅族也未為可知。
三、衛國出了衛鞅和呂不偉兩個磐磐大才,使秦國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
衛鞅入秦變法二十三年,使秦國成為新興戰國,根基扎實,元氣養成,為秦國東出爭天下立有奠基之功。
衛鞅又為了安定秦法,消除新老國人之間的嫌隙,同時也是為了扶嬴駟上馬,送他一程,自赴法場,以身殉秦。
衛鞅雖身死,但政不滅,之后的秦國歷代國君都堅持法治,代代有名君名臣名將,到了秦皇時期,秦國統一天下的在勢已成。
呂不偉本一介商賈,但胸中有大才,有治國之能。他全力幫助秦始皇的父親嬴異人登上王位,并輔助嬴異人治國。
呂不偉治下,秦國更加強盛,一舉滅了東周王室,使秦國成為天下共主。
呂不偉又幫助嬴政平定嫪毐之亂,是嬴政真正掌握了秦國大權。因為呂不偉的治國理念與嬴政不同,所以呂不偉被貶到巴蜀之地,中途自殺身亡。
四,衛國名存實亡,但對于秦國政治有利。
秦滅天下諸侯國,并且不再分封諸侯,采用郡縣制治國。天下顯學儒家對此大為不滿,四處詆毀秦朝沒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然而衛國的存在,卻讓大儒們無話可說。
衛國民眾是殷商人,王室則是姬周王族,衛國不滅,則相當于商、周都后繼有人。
衛國當時爵位已貶成最低的君爵了,城池只有野王縣一座,實際上根郡縣制沒有區別。
衛國對秦朝沒有任何威脅,但衛國的存在卻可以堵住天下悠悠眾人之口,對于秦朝則是有大大的好處。
·END·
大秦之歌∣在秦史里徜徉
公眾號:daqinzhifeng1018
洞見 · 價值 · 有趣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大秦之歌》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系15117058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