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傷,小白快入門。愿跑友親們更健康不受傷,一起跑一輩子。
原創技術文章,真實案例分析
文 | 老Q
前幾天跑去深圳,參加了iKidFit組織的兒童體適能教練培訓,相當有收獲,很贊的導師Ocean和小王子,很贊的課程內容,干貨多多,還有一堆資料需要花時間消化吸收。
你沒看錯,老Q沒說錯——兒童體適能,兒童體適能,兒童體適能,做為一個面向成年人跑步及馬拉松訓練的資深教練去專程學習了N天的兒童體適能。
兒童啥概念?基本上3歲之后青春期之前的娃都算這一堆。如果你們家也有兒童,不妨好好看看。做為一個妞爸,通過這幾天的學習之后,老Q認識到了以前的一些認知方面的錯誤,有幾點感觸特別深的,寫出來分享給親們:
1、活動不是運動
現在的娃,有電視看,有Ipad或平板玩,甚至乎搶爺爺奶奶父母的手機很熟練地點開里面的游戲自己玩。這是常態吧?至少多數家庭會是這個樣子。做為家長,當然不希望娃整天盯著屏幕看,總會想方設法讓娃出去活動活動。這當然沒錯,一些資料的數據亮出來讓人我伙呆。
據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7~12歲小學生、13~15歲初中生、16~18歲高中生及19~22歲大學生的視力不良率分別為45.71%、74.36%、83.28%和86.36%。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有效干預,到2020年,我國存在視力問題的人口可能會高達7億以上。
來源:https://www.sohu.com/a/146431380_374113
研究表明,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以讓青少年的近視發生率降低10%以上。這算是應對近視的良方了,所以家長把孩子帶到戶外,確實是個好辦法。
不過我們也要意識到一點,活動不是運動。
如果孩子在戶外只是吹吹風,曬曬太陽,走上幾步聊聊天,這種活動的強度——其實談不上什么強度吧?也就是遠離屏幕而已(估計強制性的居多),孩子心里還不定怎么個抗拒呢。而且,這種活動能讓孩子養成習慣嗎?
當然,這種活動比在家盯各種屏幕看還是要好上無數倍的。
至于出門騎騎車,拍拍球,爬爬山這些,更多是家庭娛樂親子活動。
比這種隨意性強的活動更進一步的是運動,更成體系,訓練目標明確,課程設計有講究,對兒童成長的幫助可謂是如虎添翼。
▲妞在模仿做俯臥撐
2、不要太早進行專項訓練
我們家妞4歲多點,已經在學跆拳道,在學輪滑。甚至還想去學游泳,不過教練嫌小拒收。這只是運動相關的,其它的英語,畫畫,音樂,演講,樂高什么的這兒就不說了。
做為家長,心思是這樣的:讓孩子學跆拳道——有自保能力啊。學輪滑——練平衡能力啊。還有些家長送男孩去學籃球——能長高啊。還有更高大上,從小學高爾夫,學擊劍……
前面提到的這些跆拳道,籃球,高爾夫,擊劍,都是專項訓練,說起來不適合娃們太早接觸。
▲妞在上搭搭樂樂課程
我們都知道,空中樓閣是不現實的,為啥?沒基礎。
這里也是同樣的道理,做為一個3歲4歲的小朋友,他們應該多加練習的不是上面這些專項運動的技能,而是基礎動作模式。基礎動作模式包括什么呢?下蹲,上舉,爬行,翻滾,推、拉,轉體,步態(走/跑),弓箭步(跨/跳)等。再大一些的小朋友,需要練習的是基礎運動技能。比如身體移動技能(跑,跳,跨越,翻滾等),比如身體操控技能(抓握,拍擊,拋投等),比如身體平衡技能。
這些動作聽起來很容易?想要做好做得標準其實還是需要練習的,不然的話放任之下,一些不良動作會養成習慣,長大了就不太好矯正。例如老Q不少成人學員,雙腳落地時的兩個膝蓋是內扣的,這就很容易受傷。至于下蹲(深蹲)做得不準確的人,海了去了。
不要小看這些基礎動作,對未來的成長影響比我們想象中要重要很多倍。就說爬,簡單吧?世衛組織都發出過很具體的建議——嬰幼兒總的爬行時間應該在500~800小時(如果一天爬2小時,要爬2年多才達標),你們家娃做到了嗎?是不是隨時就會抱起來?老Q也要反省,我們家娃爬得還不夠。
太早進行專項訓練的話,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嚴重偏科。
▲妞在幼兒園的活動
3、兒童的訓練要全面科學
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適合他們做的運動訓練也不一樣,專業術語叫窗口期(敏感期)。比如反應速度方面的練習,可能要安排在8歲之后練習效果更好。例如無氧能力的練習,16歲后更有效率,就算開始謹慎進行一點訓練也不宜在男娃14歲,女娃12歲之前進行。而7歲之前的小朋友,你就不應該安排任何有負重的力量訓練給他們,不過一些徒手的低負荷的動作倒是可以去做的。
另外,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其認知、理解世界的方式存在巨大差異,需要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比如3歲多的小朋友多是獨自玩耍,6歲的小朋友已經產生了競爭意識,那么就可以多設計一些PK的比賽環節;而9歲以后的小朋友就已經有團隊意識了,課程思路又得為之一變。
其實還有很多感悟,以后有機會結合一些案例陸續給親們分享吧。
▲妞在戶外玩耍
嗯,兒童心理學還得好好再研究一下(虧了老Q還有心理學的背景)。不單只是心理,生理上兒童跟成年人差異那也是極大的——娃身上的骨頭比成年人都要多10幾塊呢。
除了專業、全面之外,怎么把兒童體適能課程設計得更有趣更吸引,這絕對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挑戰。首先,走進兒童的世界——老Q真得要跟妞一起好好看動畫片了,小豬佩奇,汪汪隊,超級飛俠……一個不能少。
當然,最后需要提醒親們的是:找靠譜的培訓機構,靠譜的教練。練出來應該是這樣的:
--本文完---
老Q(老劉)
安全跑步知識傳播者,姿勢跑法認證教練、心率訓練認證教練
AHA急救培訓導師、CrossFit Level1認證教員,兒童體適能教練
----更健康不受傷專用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