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縱是一句成語,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十六計。原文為:“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這段話的意思是:逼迫敵人無路可走,他就會反撲;讓他逃跑則可減弱敵人的氣勢。追擊時,跟蹤敵人不要過于逼迫他,以消耗他的體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敵人士氣沮喪、潰不成軍,再捕捉他,就可以避免流血。簡單地說就是你想擒住他,但卻故意放他走,然后在合適的時候再擒住他;放走是手段,擒住才是目的。《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的“七擒孟獲”,就是典型事例;當時,孟獲恃其地遠山險,不服蜀漢,屢屢反叛。諸葛亮帶兵討伐,七次擒住孟獲,七次放走,就是按照“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原則。終于降服了孟獲,從此南人不再反叛,據說云南當地現在仍然供奉諸葛亮的神位。
據《晉書·石勒》記載:兩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石勒聞訊后,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時難以取勝。他決定采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痹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并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信中說,現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資格稱帝。王子春又在一旁繪聲繪色,說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為真。當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游統的,在外鎮守一方,伺機謀叛王浚。游統想與石勒聯盟,派人和石勒聯系,石勒卻殺了游統派來的人,將首級送給王浚。這一著,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稅,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這年4月,石勒率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蒙在鼓里,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根本沒有準備應戰。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天子夢成了泡影。歷史上有名的“欲擒故縱”戰例很多,《左傳·鄭伯克段于鄢》,鄭莊公也是采用欲擒故縱之計,從而鏟除公叔段,留下流傳千古的一句名言“多行不義必自斃”。
電視劇《甄嬛傳》是一部后宮戲,后宮的佳麗個個美貌絕倫,但是爭寵斗狠,卻是你死我活。劇中甄嬛巧于心計,在冬天利用蝴蝶引起皇帝注意,重敘舊好;甄嬛巧用“欲擒故縱”之計,以身體不佳為由,兩次拒絕皇上臨幸,足足吊起皇上的胃口,達到重新受寵的目的。這也僅僅是故事而已,現實中的嬪妃,未必敢這樣對待皇上。為爭寵,女人巧用“欲擒故縱”之計的故事,莫過于蒲松齡《聊齋·恒娘》里地描寫,《甄嬛傳》的編劇大約也熟讀《聊齋》,把《恒娘》中“易妻為妾”之法,熟練的運用在電視劇里。
《恒娘》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洪大業的妻子朱氏,姿色頗佳,倆人十分恩愛。后來洪把婢女寶帶納為妾,寶帶的相貌遠遜于朱氏,但洪卻寵愛寶帶。朱氏醋意大發,和洪大吵一通也無濟于事。后來他們搬家與狄姓布商為鄰,狄的妻子恒娘,年紀大約三十多歲,長相也就是中等,但說話卻悅耳中聽,朱氏對她十分喜歡。狄家也有小妾,年紀才二十多歲,長相十分娟好。他們相鄰半年多,朱氏從沒有聽到狄家妻妾為爭寵而爭吵;狄獨愛恒娘,妾的存在可有可無。在朱氏的意識里,丈夫都是喜歡妾的,對狄家的現象大惑不解,于是拜恒娘為師,請教其中奧秘。恒娘點撥朱氏:是你自己不明白,你整天在丈夫面前喋喋不休,是你自己把丈夫推給妾的。在恒娘的指點下,第一步:先拒絕和丈夫同房,不干涉丈夫和妾接觸,而且妝扮妾,把丈夫推給妾,朱氏博得賢惠美名。第二步:穿帶補丁的衣服,不化妝,蓬頭垢面多操持家務,故意把自己弄得很邋遢,也不過問其他事情;洪感到憐憫,讓妾也幫忙多做家務,都被朱氏拒絕;這些步驟是“縱”的開始。第三步:在踏青的清明時節,去掉破舊衣服,煥然一新,仔細化妝到“光可鑒影”;恒娘還把朱氏不合適宜的穿戴幫助修剪裁縫,使穿戴更加合體,顯露身段。黃昏時朱氏盛裝到丈夫面前略一露面,就回到自己房內關上門;丈夫眼前一亮,到朱氏房敲門也不給開門。這足足吊起洪的胃口,就抱怨朱氏;朱氏按照恒娘地教導,來三次才接納他一次,“口索舌,手索足,皆吝之”;有道是久別勝新婚,“滅燭登床,如調新婦,綢繆甚歡。”恒娘還教朱氏怎樣使眼色、怎樣秋波送嬌、怎樣施展床第功夫。洪大業被搞得神魂顛倒,一步也離不開朱氏,推都推不走;這些步驟是展開了“擒”。洪對寶帶視而不見,甚至厭惡,以至于寶帶破罐子破摔;這樣朱氏徹底打敗了寶帶,征服了丈夫,達到了“擒”的目的。
恒娘方法的道理是:人情喜新厭舊,輕易得到的就不會愛惜;丈夫之所以愛妾,是因為妻子從中作梗,和妾求歡一次并不容易。平兒是賈璉的妾,自然長得“花容玉貌的”,但有鳳姐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的醋壇子,平兒根本不敢讓賈璉靠身,以求自保。《紅樓夢·二十一回》:“賈璉見他嬌俏動情,便摟著求歡,被平兒奪手跑了,急的賈璉彎腰恨道:死促狹小淫婦!一定浪上人的火來,他又跑了。平兒在窗外笑道:我浪我的,誰叫你動火了?難道圖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見我。”這個“他”就是鳳姐,賈璉的正妻,這段描寫就不難看出妾的處境。但如果丈夫天天和妾在一起廝磨,時間久了也會厭倦,就像山珍海味吃多了就膩了,更何況粗米糙飯。《紅樓夢》有這樣一句:“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一句話就把人強烈占有欲概括了,越是不容易到手的越是要想得到,也把男人偷情時尋求刺激的心理暴露無遺。賈璉妻妾都是美人胚子,世上少有,居然還與“多姑娘兒”偷腥,而這個“多姑娘兒”天生尤物,“那賈璉恨不得連身子化在他身上。”這就把“偷”時的心理展現無遺,妻妾都不如這個“偷”。恒娘讓朱氏先是蓬頭垢面,后炫裝而出,把自身的特有容姿展現出來,朱氏就像是脫胎換骨完全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令洪耳目一新,這是人為地制造一種“久別”現象,卻又推三阻四,輕易不讓洪得手,得一次手就像貧窮人好不容易吃一次紅燒肉,寶帶卻成了無法下咽的糙米飯。這就叫“易妻為妾”之法。
《聊齋》中的恒娘,其實是一只狐精,但卻人情練達,會用智慧處理矛盾;朱氏遇事不沖動,用理性的頭腦思索人生,虛心好學、學以致用;寶帶一味攀附男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加強學習失去了自我。女人美不美是一回事,這是上帝先天造就,非人力可改變;但后天女性的魅力,卻是自己揣摩領會。最初朱氏遠比寶帶漂亮,但卻不能使丈夫傾心與她;恒娘沒有小妾娟好,歲數也大,但卻牢牢牽住丈夫的心。由此看男人喜歡的女人,并非單純外表漂亮與否,也非歲數小一點定能勝過年齡大一點的。據說楊貴妃就長得胖,唐玄宗后宮佳麗無數,美女如云,可唐玄宗偏偏“三千寵愛在一身”。現實中,楊貴妃肯定具有眾多女人所不具備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唐玄宗,使他欲罷不能,《舊唐書·楊貴妃》記載:“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這是不是就是唐玄宗寵愛楊貴妃的原因?《資治通鑒》有一段記載,楊貴妃驕橫,屢次忤逆唐玄宗旨意,被唐玄宗逐出宮廷,回到私宅。唐玄宗身邊沒有了楊貴妃非常失落,有點后悔,派使者送去御膳,楊貴妃表示認錯,哭著對使者說:“'今當永離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賜,不足為獻,惟發者父母所與,敢以薦誠。’乃剪發一繚而獻之。”這一縷頭發就能感動君王,楊貴妃又重被召回,寵待益深。另一個被女人吸引了的皇帝是唐高宗,充滿人格魅力的武則天直接讓唐高宗無法自拔,一刻也離不開武則天,直到后來無法收拾,武則天年齡實際比唐高宗大四歲。
《恒娘》文中欲擒故縱地描述,只是其中一段情節,這篇文章里的人情世故很富有哲理性,男人、女人都有必要讀一讀,領會其中道理,掌握其中訣竅,在生活中巧妙運用。文中恒娘有這樣一句:“人情厭故而喜新,重難而輕易。”這句話不僅僅是說夫妻和家庭關系,而是說人性天生就是喜新厭舊,輕易得到就不會珍惜,把人性丑惡的一面揭露出來,這種人性除了表現在婚姻上,還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現代家庭,夫妻不和、第三者插足之事屢見不鮮,這篇文章尤其值得女性一讀,這對夫妻關系融洽、家庭和睦不無好處。作為妻子,有沒有吸引力,能不能把丈夫吸引到身邊,則靠自己的功夫,用現代話說是靠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女性萬萬不可僅僅依仗美貌。
“欲擒故縱”這條計謀,很多人都能熟練運用,我們去市場買東西,討價還價,有時還把貨物說得一無是處,老話說:貶貨的是買主;要是價格壓不下來,我們還佯裝不要了,要走的樣子,賣主往往屈服而達成交易。即便是大項目合同簽訂,“欲擒故縱”這條計策也是被經常用到的,只是可能運用得更巧妙而已。另一常用這種計策的是有戀愛關系的男女,一方看中了另一方,為達到早日讓對方表態或就范,往往表現的好像對對方不十分在意、無所謂的樣子,對方往往中計,從而達到掌控對方的目的。
這就是“欲擒故縱”之計。欲擒
2012.5.4于青島
2021.3.29修改于深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