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9日訊 (記者李冬陽 劉園香)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和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的“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期間發布的“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7)”結果表明,從綜合指數排名來看,全國各省市綜合指數排名與去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變動,北京憑借文化產業影響力和驅動力的優勢依舊處在第一的位置。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聯合中經云端對本次年會進行了現場直播。點擊此處回看直播
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發布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園香/攝
“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發布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戰略委員會主任白連永發布了“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7)”。
白連永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園香/攝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7)結果表明,從綜合指數排名來看,全國各省市綜合指數排名與去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變動,北京憑借文化產業影響力和驅動力的優勢依舊處在第一的位置;上海憑借文化產業的社會影響、市場環境和公共環境的優勢今年排名第二;湖南通過加大文化資源投入和提升社會影響排名第七;河北在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方面有一定提升,今年進入全國前十名。綜合指數排名前十的省市中,除四川、湖南以外,其余省市都位于東部地區。從數值來看,全國省市文化產業的均值達到了74.10,比去年的73.71有一定增長,文化產業保持上升發展態勢。從增速來看,2017年指數增速略高于2016年指數增速。
三個分指數方面,首先是生產力指數,排名跟去年相比整體上變化浮動較小,前十名的省市中,除了四川、湖北、河南外,其它均來自東部地區。從增速看,北京、江蘇、湖南、湖北、浙江的得分增速分列生產力增長率前五名。
第二個分指數是影響力指數。從排名來看,跟去年相比整體上有一定的變化,東部地區文化產業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優勢比較明顯,前十名的省市中,有七個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從增速看,江蘇、湖南、山東、河北、北京分列影響力增長率前五名。
第三個分指數是驅動力指數。從排名來看,和去年相比,有較多的省份上升幅度較大,比如黑龍江、山東、湖北、陜西、廣西等。從增速看,黑龍江、海南、山東、重慶、云南分列增長率前五位。
從2010年到2017年指數的變化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平均值基本呈現正增長的態勢。在經歷了2010-2011年的高速增長、2012-2014年的穩步增長、2015-2016年的基本穩定之后,2017年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又再次呈現增長態勢。我國文化產業在鞏固前一階段的發展成果之后,繼續穩步向前發展。從區域指數排名的變化來看,今年東部省市依舊占據了前十名的大多數席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區不斷有新的省市進入綜合指數前十名。2016年江西、四川兩省進入榜單前十,今年四川、湖南兩省市進入前十,這樣交替進入榜單前十的狀況體現了中西部地區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
從增長率來看,今年增長前十名的省市,東部地區有河北、山東、海南,中部地區有吉林、黑龍江、安徽、湖南、河南,西部地區有陜西、云南,前十名的省市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比較均衡。這種情況表明:一是中西部地區各省市不斷挖掘利用文化資源,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潛力,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二是東部地區的文化產業仍有發展空間。
2010-2013年變異系數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說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日趨均衡;2014-2015年小幅上升,2015-2016年又出現了下降,到2017年又有小幅上升。大體上來看,全國各個省份的文化產業都呈現均衡化發展趨勢,但是目前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問題。隨著中西部地區文化產業持續發展,東部地區文化產業穩定升級,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會更加均衡。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本次為第8次發布,該指數反映了2016年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的排名情況。發布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助理倪寧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賀耀敏教授發表致辭,他倡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要緊緊抓住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文化業態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把握“跨界融合”、“科技引領”、“版權衍生”、“沉浸體驗”戰略方向,推動文化產業邁進高質量發展階段。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金元浦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教授、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教授、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教授等就新時代文化產業的新發展進行專題研討。
掃描下面海報二維碼觀看完整直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