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循環:心血管影像》近日刊發的一篇研究報告稱,飲用受砷污染的水會改變年輕人的心臟結構,從而增加其未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在該項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對砷污染較嚴重地區的1337名志愿者的尿液樣本進行了分析,并通過超聲心動圖評估他們心臟的大小、形狀及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尿液中的砷含量比正常高出兩倍時,他們心臟左心室肥大的幾率增加了47%。研究人員指出,左心室肥大雖然并非是一種疾病,但其往往是心臟病的先兆。
砷是最常見、對健康危害最嚴重的化學污染物之一。含砷金屬的開采、冶煉以及用砷或砷化合物作原料的生產活動,都可產生含砷廢棄物(廢水、廢氣和廢渣),對環境造成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至少有5000萬人面臨砷中毒的威脅。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他們還不知道這種心臟結構的變化在砷暴露程度降低后是否可逆,鑒于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全球成人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他們的新研究更具警示意義,砷和其他金屬污染物的危害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