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征是指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到卡壓的一種綜合征。因坐骨神經常在梨狀肌周圍受卡壓或刺激,而出現臀部及坐骨神經分布區(qū)域的疼痛或麻木等一系列綜合癥狀。
由于易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坐骨神經相混淆,故值得臨床注意,避免誤診誤治。
SN為坐骨神經,P為梨狀肌
患者多有臀部外傷或受涼史,女性多見,最典型的癥狀為臀深部疼痛(97.9%)和坐骨神經支配區(qū)的放射痛(81.9%),咳嗽、噴嚏或腹壓增加會加重疼痛,嚴重者,患肢不能伸直,自覺下肢短縮,步履跛行,病史較長者可伴有患肢肌肉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伴有性功能障礙或會陰部麻木,是因陰部神經受刺激導致的。由于中國人這方面比較隱晦,所以問病史時,應反復詢問確認。
陰部神經穿過梨狀肌下孔,支配生殖器和會陰部皮膚
梨狀肌綜合征的典型體位表現
梨狀肌綜合征多采用非手術治療,包括推拿、手法康復、理療、針灸等。
推拿手法治療是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患者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療時,首先要選準部位。患者可取俯臥位,雙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術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連線,連線中點直下2cm處即為坐骨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之部位,其兩側即為梨狀肌。
局部封閉對緩解疼痛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