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只知道修真小說里頭的韓立、蕭炎、張小凡,殊不知咱們國家歷史上確實有真人,哪四大真人?您聽一下,南華真人、沖虛真人、通玄真人和洞靈真人,相傳都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四位弟子了。我那說明的是真人的原意就是指什么,洞悉宇宙和人生本源,真真正正覺醒覺悟的人。
品級上來講,他高于一般的先人。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他其實就是一個榮譽稱號,大部分都是由封建帝王冊封的,不是修煉升級到一定程度啊,有什么樣的法術啊,有什么這樣的特異功能,而有這樣的級別待遇的榮譽稱號。
第一位我們要講講南華真人,他就是莊子,這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了,他是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揚者。莊子認為許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比如說地震了,海嘯了,對吧。日月星辰運轉了,所以我們要一切順其自然,做到物我兩忘,自然就是天地萬物啊,自然界本身的發展規律,而這個規律就叫做道。
莊子也就是莊周,他還說過所謂的貴與賤,官與民,大與小,是與非,甚至生與死都是一樣無差別的。
他講的是比較抽象的,不過他舉了一個著名的例子說有一回他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變成了一只飄飄蕩蕩的蝴蝶,醒來以后發現自己又變成了一個明明白白的莊周,所以他就說了我真不知道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
對于人生的生與死,他認為就像白晝和黑夜的更替一樣自然,也不值得歡喜和悲傷。所以當與他一起艱苦度日相依為命的愛妻去世以后,他可沒有像別人一樣,親人去世以后是哭哭啼啼的,反而是興高采烈敲著瓦盆唱著歌,所以他的行為被很多人都覺得不能理解很另類。
他在道家當中也算一個著名人物了,后人把老子和莊周的學說統稱為道家,莊周把自己的觀點寫成了書,這就是著名的莊子。
而第二位沖虛真人講的就是列子,列子他本名叫做圄寇,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是介于老子和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后的重要傳承人物,他思想特點就是貴虛,把宇宙的形成分為太始、太易、太初、太素四個發展階段,還著有列子一書主張虛靜無為,獨立處世之思想,概括起來就是貴虛和貴正。
簡單來講就是主張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這種羈絆,任其自然,把客觀存在看作不存在,一切無所作為。好,如果說莊子和列子大家是比較熟悉的話,那么后面兩位真人可能知道的人就不這么多了。
通玄真人是誰呢?歷史上的文子,文子,文采的文性,姓辛氏,號計然。生卒年不祥了,是老子的弟子了,與孔子是同時代,但是經考證比孔子小,他寫的一本書叫做《文子》,在書中認為世界本源的道就是氣,陰陽對立雙方可以相互轉化,他將自然之道引申為人事,要求統治者體道,實行無為而治,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目的。
那當年據說楚平王就是用了這個理論,使天下大治,文子歷史上學道早通游學于楚,后來又游學到了齊國,成為齊國的黃老之學的大師了。
當時越國有個大夫,歷史上很有名,叫做范蠡,也是尊他為師。文子是親授范蠡七計,后來范蠡是根據老師的指點,用第五計輔佐越王勾踐,最終滅了吳國。
最后一位叫洞靈真人。根據《列子.仲尼》中說,老聃之弟子有庚桑子者,老聃就是老子,也就是他也是老子的徒弟。相傳《庚桑子》一書是他寫的,主要講解了老子之言,闡發老子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道家的道德學說。他認為道乃萬物本根,保養生命需要做到全形保性,像嬰兒一樣天真無知,放棄一切利害得失,成為至人,要達到一種清靜無為的自然境界,超脫一切榮辱得失的思慮,容身于道中,從而獲得至真之道。也就是說世間的人熙熙攘攘皆為歷來,咱們不妨功名利祿全放下。
好,以上說的這四位真人,其實他們的人生的道路比起小說里的修真玄幻的描寫簡直是差太遠了。他們留給后世以及我們這些后人更多的是思想境界和理論學說的成就。而他們之所以成為真人,都得感謝他們之后,很多年以后的一位皇帝,那就是唐玄宗,他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追封莊子為南華真人,稱莊子這一書為南華真經,封列子為沖虛真人,號其書為沖虛真經,封文子為通玄真人,詔封其著為通玄真經,封庚桑子為洞靈真人。他寫的書被稱之為洞靈真經。
正是唐玄宗的這次冊封以及后代帝王的歷次追封,才使得這四位的地位在道教當中一直以來是非常的崇高,遠遠高于后頭出現的什么仙人真人了
喜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為防剽竊搬到今日頭條,歡迎留言點贊!
轉音頻、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后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