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賈寶玉送了林黛玉兩塊舊手帕,林黛玉感激于心,作了題帕三絕。
或許,第二天一大早,黛玉就因此又去探望賈寶玉了吧。
看看,那日早間寶釵睜開眼睛,也懶得梳洗,踏出蘅蕪苑,沒走幾步,就看見了林黛玉獨立花陰之下散心,享受著美好的清晨時光。
林黛玉也看到薛寶釵眼睛腫腫的,眼角留有淚痕,又比往日憔悴。黛玉問她話,她也懶得搭理的樣子。
薛寶釵這樣反常,當然會讓林黛玉覺得有意思。想著薛寶釵這幾日對于寶玉的關心,又是送藥,又是教育,如今還哭成這樣,林黛玉也就在寶釵后面打趣道:“姐姐也保重些兒。就是哭出兩缸眼淚來,也醫不好棒瘡。”
林黛玉這話語,也可謂是,再一次比刀子還尖,一下子就報了她上次為寶玉念佛,被薛寶釵無情取笑的一箭之仇。
薛寶釵昨天晚上,被她哥哥一語言中了心病,還傷心著呢。因此,雖然一大早就被林黛玉刻薄了,卻也無心理會,只好默默走開。畢竟,寶玉黛玉那么情投意合,她寶釵從中插一足,確實是一種罪過,被她哥哥點出來,自然是明擺著被降低了她的人格,她又怎么不傷心。
只不過,雖有寶玉的愛,林黛玉的悲劇依然無法改變。
那之后,林黛玉眼前的情景就是,大家一伙一伙地去探望寶玉,又一起一起地散盡。寶釵剛剛還有哭泣狀,轉眼她的母親就陪著她去了怡紅院。展現在黛玉面前的是家的溫馨。
她林黛玉卻始終只有她自己一個,孤身一人,客居在這萬里他鄉,身邊沒有一個人可讓她依靠,可以將心安放好。
觸景生情,林黛玉又怎會不再一次因思念父母,思念家鄉,而淚流滿面,不能自禁。
雖說五月天氣漸熱,清晨的濕氣,卻也容易侵襲一個人的身體。林黛玉就那么樣的在花陰之下不能自拔。設若,這個時候,她的母親能夠攜著她的手,一同去往怡紅院,她該是多么幸福,她所有病,在這一瞬間久能夠消除;她所有的心結,也都能在這一瞬間解開。
沒有母親,也就只有紫鵑會想起她。紫鵑最是知冷知熱,來到黛玉身邊就是一通責怪,讓她早點回去吃藥歇息。
黛玉這個時候方覺得自己腿酸,方慢慢扶著紫鵑會到了瀟湘館。
剛一踏進怡紅院,那滿地的竹影、蒼苔,正是那戲文中的場景——幽僻處可有行人,點蒼苔白露泠泠,又引發了她的無限遐思,不僅再次黯然傷神,暗暗感嘆:
雙文,雙文,誠為命薄人矣。然你雖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連孀母弱弟俱無。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勝于雙文哉!
此種悲苦,真是無法與他人訴說,也更得難得有人會懂得她這悲苦的內心。
或許是,在這種極度孤苦的時刻,作者曹雪芹也于心不忍吧,沒有人能夠為黛玉訴說半句心聲,于是瀟湘館里的一只鸚鵡立馬就承擔了這個角色。
鸚鵡先是扇翅膀,讓黛玉從悲戚中回過神來,繼而便叫雪雁掀簾子,喊姑娘回來了。就像怡紅院里的一個可愛的孩子。
更出人意料的是,林黛玉關心它說,添了食水不曾?它看著黛玉,聽得這句關心的話語,也仿佛一下子就通了人性,長嘆一聲,學著黛玉念起了詩: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盡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林黛玉作的詩,這鸚鵡就那么樣帶著黛玉特有的音韻讀了出來,是不是一下子就道出了林黛玉的心聲呢?
所以,黛玉紫鵑聽了,都一下子笑了出來。可見,世間的懂得從來都是那么美好。雖然那只鸚鵡不是真的懂得,但是那畢竟是對黛玉心聲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呈現,也就聊勝于無了。因為類似于此,所以,許多人對于某一物的依賴,往往勝過于對某一人。因為它們真的可能懂得你的憂傷與快樂。
鸚鵡的乖巧可愛,也越發激起了林黛玉的教它念詩的興致。悶悶不樂的黛玉,遂又將她素日喜愛的詩詞,教與那鸚鵡念。
我想,這一天,一定是林黛玉生命里最快的某一天吧。我們的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她就是這么樣的憐惜林黛玉。此一舉,讓林黛玉的生活有了快樂,更有了詩意。
品讀紅樓經典,感悟詩意人生
喜歡,就一同分享吧,也要記得關注我們哦
征稿郵箱: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