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層經理人,看似光鮮,卻在名利的光環下承擔難以言語的業績壓力、人際關系壓力、信任關系的壓力、客戶的壓力,凡此種種包袱,想放下卻難放下,心理的壓力往往會造成中高層經理人無法釋懷,繼而向下傳遞,這種壓力和包袱的傳遞效應會讓下屬感受到并且去傳遞和擴大,久而久之成為企業文化的負面力量,無形中抵消了企業的向上動力。
筆者試圖從多角度去闡釋中高層經理人肩上的包袱,并幫助中高層經理人從思維到執行上去減負。
老板的信任:“老有所依”
有沒有這么似曾相似的場景,老板走過來,拍拍你的肩,微微笑著,但又不容置疑的說:“這件事情就全靠你了”。惶恐、躊蹉還是自信滿滿?很多時候,中層管理人都會在面對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時帶有不同的心態,在崗位描述中,最重要的也是占用時間最多的可能就是這么一條描述:“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看似簡單,完成很難。完成的好是盡職盡責,完成不好是嚴苛的業績考核,怎么辦?
首先,去學會并理解老板的思維、舉措并理解、迅速的轉化為執行力。具體而言,在每次的經營分析會、計劃分析會、戰略研討會等等各類大小會議中,理解領導、高層、決策者對公司業務、公司發展、公司文化的想法與舉措,并迅速的轉化為本部門的工作任務、工作計劃、工作表單,實現高層的層層落地的思想。
其次,在業績面前不退縮、不猶豫,主動承擔給予的業績要求。中層經理人應該將業績包袱轉為財富,將業績壓力轉為動力。企業中曾經出現的經常性的現象是,年初的計劃會上,高層意氣風發、中層眉頭緊鎖,員工無所事事,會議在友好而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了。應該明確的是,中層是中堅力量,是中流砥柱,作為管理者的角色,中層經理人應該有主動承擔的意識,并積極倡導下屬與自己一同履行業績要求,樹立良好榜樣。
再次,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針對部門的乃至公司的發展、布局提出自己的想法,學會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思路決定出路,當思路開闊時,出路也就多了。
同事的協作:“執子之手”
在公司中,如何處理競爭部門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事情,就像人們經常所說的刺猬的故事,想相互擁抱取暖,卻又怕一再刺傷,想互助互愛,卻又不得不暗暗較勁,同是做業務的部門,同樣的業績指標之下,誰都想爭奪更好的人、財、物的資源支持,怎么辦?
首先,學會去定位。找到自己和其他部門在公司的定位,如果是公司的主營業務的核心部門,業績和發展是重中之重,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部門對自己的支持,如何協同其他部門是非常重要的。曾經在企業中看過這樣一位經理人,仰仗老板的賞識和部門的重要,對其他的部門頤指氣使,導致怨聲載道,灰溜溜下馬。其實,作為核心部門,在平時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業務交流上應該更多的是客觀、主動、實事求是,而不是想當然、惹是非。
下屬的期待:“助你成長”
是不是有這么一句名言:隊伍大了不好帶。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好學者有之,好事者有之,好逸者更有之,如何去帶領團隊,如何引導正向激勵,如何安排協調員工間的能力和工作,是中高層經理人在面對下屬時又一個心理包袱,怎么辦?
首先,幫助下屬成長。讓下屬從工作成長中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繼而繼續努力工作成長,形成良性循環。OJT(onjobtraining)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在職培訓的方式,通過工作中的不斷磨合、沖擊,形成工作中的默契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成長除了在工作能力上,還有思維和行為上,與下屬的互動、溝通,更多的工作環境之外的接觸,讓下屬了解部門乃至公司的想法、戰略,激勵員工成長。
其次,成為有領導魅力的人。在管理中,領導力的表現有兩種,一種是正式的,由管理者的職位所帶來的權力和權威,員工是被動的服從和程序上的遵循;另外一種則是非正式的,由管理者的技能、個性、態度等方面構成的,能夠成為員工的典范和榜樣,而這種非正式的領導力往往更為持久,能夠讓一群人集中在一起,發揮1+1>2的合力。而如何形成這樣的合力,除了經理人自身的技術和業務能力之外,如何開展部門的亞文化建設和良好工作氛圍營造也非常重要,這是成為有領導魅力的人必做功課之一。
再次,學會批評。一味的贊美和夸耀并不能帶給下屬足夠的成長,而反觀管理者隊伍中帶隊帶的好的,往往是賞罰分明、權責清晰的管理風格貫穿其中。業績考核的擔子不能不擔在中高層經理人身上,但也不能僅僅擔在中高層經理人身上,因此如何向下傳達業績的壓力,如何讓員工承擔績效考核的結果,也是幫助員工成長,減輕經理人負擔的重要舉措。當然,員工做的好的時候,表揚必不可少,而員工未完成既定業績目標時,如何跟員工進行績效的輔導和績效的溝通很重要。溝通中經理人應該告訴員工的是,你做了什么,產生了什么后果,用實際的例子,簡單、直接、客觀的描述員工的業績水平,并提出改進建議。
自我的困惑:“自我檢視”
中高層經理人往往的思想包袱還來自于自我本身,對公司發展的不確定性,對能力不足、精力不夠的感嘆,對自我職業發展規劃的清晰想法都會困擾經理人自我的效率提升,成為前進的包袱,怎么辦?
再次,需要中高層管理者成為能力發展的修煉者。能力的提升不同于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指在領導力、抗壓力等方面的提升,除了培訓和學習之外,在管理實踐中多去觀察和了解成功者的做法,除此之外,多對自我的個性進行時常的內省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提升和修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