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寧海縣深甽鎮龍宮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我去過三次,為的都是龍宮戲水。
龍宮村,這名字大有來頭。
《寧海縣志·龍潭》記載:“龍宮嶼竇在石鄙壁下,世傳龍于此出入,其輾轉挨擦處有痕,下為大湫,不知潭所從來,竇水瀉下,噴澈如飛練,崖上有 ‘石龍竇’三字。”
村后有溪,溪有深水潭,始稱石龍竇,后來改稱為龍潭,潭所在的溪,稱為龍溪,溪所在的村,始稱龍溪村。
龍宮村民主姓陳,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當政,治國無方,致使內憂外患,先有宋江、方臘起義,后有金軍南下,天下大亂。
新昌平湖人陳忡良,避短遷居,來到了鎮亭山下的龍溪村。
鎮亭山位于寧、紹、臺三地交界處,在權力的分界線,避世隱居的好地方。
陳氏家族近千年繁衍生息,遂成大村落。
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三年,即公元1448年,龍溪改稱為龍宮溪,龍溪村亦改為龍宮村。
龍宮村,以龍聞名,處處都彌漫著龍的氣息。
村前山巒起伏,如蛟龍盤踞,名為龍山;溪流蜿蜒,似蛟龍出出,名為龍宮溪;石潭的潭壁呈現龍臥痕跡,名為龍潭;村中溪畔400多年的楓楊樹,稱為龍樹;村中有橋,名為龍溪橋。
村民們還把形神俱似“龍”的樹根,圖騰一樣地保存在廳堂和宗祠。
村口的陳氏宗祠,南臨龍溪,北坐獅山,始建于明崇禎十六年,即1643年,基本上還保持著初建時的樣子。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村中還保留著一批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以訪古尋幽的好去處。
夏日到龍宮,爽莫過,龍宮戲水。
沿著龍宮溪,一路溯溪戲水,幽深清涼。
龍宮在懸崖峭壁之下,潭深無底,碧水輝映,猶如水晶宮。
龍宮戲水,歡樂多。
假日不知道去哪里?
不堵,不擠,去了還想去的地方,盡在:穎之星語。
歡迎關注,帶你一起發現世界之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