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史書上來看的話,關于上古,關于蚩尤的記載極少,短短幾句話而已,那么,我們更多的了解,是從一些傳說中,一些野史中,一些遠去的真相中。
讓我們把時間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也就是炎帝勢力見見衰微,軒轅黃帝乘云而起,取而代之的那個年代,《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從這段記載中看出,軒轅黃帝是奪權了炎帝,成為了天下共主,然而炎帝時期一個部落首領——蚩尤表示不服,軒轅黃帝只得與蚩尤開展,但是九戰九敗,元氣大傷,最終在逐鹿之野,憑借風后助戰,應龍重傷,才取得勝利。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逐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這一場戰爭史稱逐鹿之戰,打的是天昏地暗,而各路上古大神也加入到了戰爭中,《山海經》中有描述: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就隨后請風后助戰,風后以八方八風之法破解了風伯雨師的雨霧迷局,才得以擒殺蚩尤。最后,應龍氏擒獲了蚩尤。在這一次戰役中,風后本體受重創,應龍也受重傷。
蚩尤被擒后,雖然枷鎖鐵鏈鎖身,軒轅黃帝士兵卻仍不敢上前,可見蚩尤的生猛。被擒的蚩尤,結局相當的悲慘,黃帝怕蚩尤死后仍會作亂,最終將蚩尤身首異處,分埋在不同的地方。一代梟雄,落得如此下場。
這場戰爭中,從《山海經》的記載可以看出,風后、應龍歸屬于黃帝這邊,而蚩尤據說有八十個兄弟,除了會呼風喚雨的風伯、雨師,以夸父、刑天最為出名。刑天更是生猛異常,頭被砍掉后,居然以雙乳為目,肚臍為口,繼續戰斗,而民間有著“刑天舞干戚”的英雄事跡流傳至今。
夸父(對,就是傳說中追日的夸父)在蚩尤戰敗后,率族人一路潰逃,先是向東避居渭河地區,稍作緩息之后,一部分族人繼續向北遷移,歷經貝加爾湖、南北美洲等區域。而在潰逃中,夸父為了掩護族人撤退,被應龍氏擒殺,喋血關隘。